论服装艺术的慎思和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2-05
/ 2
内容摘要:中国缺乏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对其原因的慎思,在一定程度上是指出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弊端。在服装设计教育中我们应摆脱艺术至上或技术至上的偏颇观点,注重艺术与技术结合,注重艺术本身的文化蕴涵、理论基础,注重服装设计与社会实际需求的关系,及时调整教育培养模式,合理、科学地安排好教学体系,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创造型服装设计人才。
  关 键 词:慎思 教育 艺术特质 文化蕴涵 社会需求
  
  一、服装艺术的慎思
  
  我国的服装设计起步较晚,自改革开放至今,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其间出现了张肇达、王新元、吴海燕、刘洋等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他们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批服装设计师,因为他们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使得中国的服装设计逐渐走上正轨。他们开拓性的工作,为后来的设计师们树立了榜样,然而大师不能拯救一切,我国的服装设计行业虽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缺憾。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服装出口大国,但出口服装都是由中国制造而非中国设计,最为重要的是,国内服装设计大师的名字还远远不如伊夫·圣·洛朗、皮尔·卡丹、约翰·加利亚诺一般响亮,活跃在世界时装设计舞台上的中国设计师没有一人,是“零”的概念,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我们正处于一个次流的劣势上。
  同为亚洲国家,日本在这方面的作为却完全不一样,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就拥有了许多世界级服装设计大师,像高田贤三、三宅一生、三本耀司、川玖保玲等。80年代,日本的设计师更是成为欧洲时装设计的主流,对世界时装设计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他们的设计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将日本的传统民族文化精华与传统审美观念结合成现代设计意识,展示出一个带有浓郁大和风情的服装新世纪。这也印证了艺术界流行的一句话:传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可是当我们抛开一切宏观因素去片面理解这句话时,效果却不尽如此。2002年春,APPC会议在上海举行后,带有明显满族服饰特征的唐装在中国开始流行,唐装采用镶、滚、嵌、盘的工艺手法,面料图案纹样饱满,色泽鲜艳,装饰性强,本身蕴含着巨大的设计空间。但许多设计师为了迎合服装企业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在短时间内占领市场,几乎不在服装的面料、款式、色彩、花型搭配等方面的创新上下功夫,而一味重复设计,导致市面上看到的唐装几乎千篇一律,抄袭和模仿现象严重。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葬送了这一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的服装样式,使得唐装在很短时间内便销声匿迹、昙花一现。
  随着时装业的发展,我国许多大型服装展示会层出不穷,一些所谓的前卫设计展示,T台秀,往往与现实脱节,虽然具有一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却缺少回味的余地,缺乏艺术内涵,对于大众服装消费也不能产生有益的提示。
  以上种种从专业角度讲,说明设计师缺乏对于服装设计艺术特质的正确认识和理解,而这一切都直指我们的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因为它是培养服装设计师的摇篮,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都直接关系到设计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服装设计事业的发展,直接影响到中国设计师走出国门的速度。就目前来讲,我国服装设计教育存在着一些弊端,从而导致我们的服装设计现状堪忧。
  
  二、服装艺术的教育
  
  1.服装艺术教育存在“艺术至上论”的偏颇观点
  “艺术至上论”是把服装设计当作艺术活动来看,因受过去美术教育模式的影响,一般只重视其画得如何,效果图画得好就等于设计得好,误解了服装设计的真正含义,沿袭培养艺术家的方法和传统,更多地关注视觉领域的设计,机械地将绘画与工艺相加,虽然也学一些制作、打版方面的知识,但很不系统,所占比例也较少,离实际运用还差很远。作为服装设计师,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较高的审美情趣是不行的,但忽视工艺实践,忽视面料性能,人体结构特征,将艺术看成至高无上,一味强调纸面画稿和戏剧化效果,使得设计师即便有着很好的创意,但设计意图仍然无法真正得到实现。因为服装设计并非是画出设计效果图就完成整体设计,它最终要做成成品穿着在人的身上来检验其效果,所以说在“艺术至上论”观点下培养出的一批批“艺术功底很强”的设计人才走出“象牙塔”似的校门,但对我国的服装业发展却没有带来多大的改变。“艺术至上论”混淆了艺术与设计的概念,也混淆了艺术与设计的终极目的,把设计当作艺术,夸大精神功能,这样容易造成艺术表现形式代替设计内容本身,形式色彩斑斓,内蕴却苍白无力。 2.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忽视了艺术本身的文化蕴涵和理论基础
  服装设计涉及人体工程、艺术、哲学、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而不只是技术与衣片的简单叠加,服装设计强调的是创造性思维的再生能力而非模仿状态下的重复被动,服装设计师在对服装设计内涵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应结合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并在实践中予以充实,创造性地解决服装设计过程中的问题,服装设计师应是具有较深的艺术修养,鲜明的设计气质的社会实践者。这些直接引导学生发展方向的观念,在我们的服装设计教育中往往被忽视了,与“艺术至上论”观点相反的是某些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工作者更倾心于具体知识技能技法的传授,因为这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教学成效,而笔者认为传统的技艺与技能教学只能说是艺术教育的一小部分,它只是教师对于创造所需技巧的传授,它完全忽视了艺术史、艺术评论和美学等人文内容,导致学生在各种知识与技巧中迷失方向,而急于去实践充斥于市场的短浅的设计行为,或是面对市场时,容易在外界干扰下,不能坚持好的设计理念,不能保持自己的设计风格,陷入“技术至上论”的误区。这种教学体制,既不能激发学生制作出“独特的对象”,又不能促使学生“从时代、传统与风格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艺术作品”;既没有完善学生的“感知能力”,使他们作出“质性判断”,又没有使他们“澄清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它所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平庸的模仿者,而非伟大的创造者,只有给学生以全面的设计观,重视艺术本身的文化蕴涵和理论基础教育,学生才有可能在错综复杂的设计现象和问题中抛开亦步亦趋的模式,清醒而主动地进取与探索。

  
  3.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现象仍然严重
  近年来,设计领域国际发展潮流变化很快,与市场结合紧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一个日益开放的人才市场,人才流动全球化和人才标准国际化是人才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的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也更应具有国际化的色彩。然而,审慎我国的服装教育,可以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专业的覆盖面上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我国的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对于社会需求不作任何形式的调查研究,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变化较少,学生的作品缺乏市场意识,不会进行信息收集与市场开发,设计只停留在作品阶段,没有转化成市场需要的竞争产品,对于自己的作品是奇思妙想,还是奇思怪想,学生根本无法从市场的角度去进行衡量预测。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无法适应,经过不断地碰钉子,自己努力从头学起,才终于能跟上时代的要求。再者,很多服装院校都在培养设计人才,或以培养设计人才为主,其他如商品企划、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商业管理等课程则蜻蜓点水,这就导致设计人员对于品牌定位的方向及追求的全盘运筹能力出现困难,从而形成目前服装业界人才需求方面的诸多空洞。党中央的科教兴国战略决策召唤并鞭策我们这个应用型的教育领域,服装专业的教学应根据社会需求重新进行学科发展规划,通过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重新调整课程结构,加强实验室建设,鼓励学生进行市场开发和国际市场设计信息的搜集,如流行色彩、版行设计、价格行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市场的开发和研究是设计行业的重要课题。
  平心而论,近几年来我国的高校服装教育已经明显地跨出了改革之路,这从数年来服装设计大赛学生作品的参选和获奖率,以及服装企业对于作品的肯定及投入生产中能窥见一斑。然而较之西方现代服装教育,我们前进的步伐仍然不能停止,它们在艺术表现性、创作理论方面表现出很强的现代性。在创作方面,没有模式,没有约束,完全开放,把服装设计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一种媒体、一种形式,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西方设计艺术的发展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拥有庞大的不同层面的充满创作个性的创作群体。西方现代服装教育无疑值得我们学习,在教学中如果不及时调整高校的培养模式,未来的服装设计师仍然无法崛起,我们唯有合理、科学地安排好教学体系,在教学思路和课程设置上进行相应调查,课程设置遵循基础课导入专业课(由简到繁),理论课导入实践课(由浅入深),主题设计导入产品设计(由实验到市场)的原则,强调艺术与技术并重的原则,鼓励学生参与课题研究,鼓励学生进行服装设计企业战略经营的研究,并不忘对本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强化学生深刻了解中华民族这个千年古老文明国度的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将它与现代意识巧妙结合,创造出一种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服装风格,才可能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才可能培养未来优秀的服装设计师,闭关自守的欧洲时装界也渴望刮起一些异域来风,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视觉冲击的享受,也反映出艺术的无国度、兼容性。我们的设计师应借着这股世界民俗风劲吹的势头,带着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个性去努力,中国级的世界大师才可能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王珉著:《时尚·服装设计艺术》,河南教育出版社2004.6
  [2]周红著:《试论艺术教育结构的“失衡”》,摘自《设计艺术》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