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左国花

石鼓区人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 衡阳 214000

摘要目的了解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将我院2016.12到2017.12的70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症状控制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并发症出现率。结果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满意度、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症状控制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并发症出现率对比常规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关键词】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应用效果;对比

在临床上,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程长。 对于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类型。目前,其发病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治疗同时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本研究将我院2016.12到2017.12的70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分析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6.12到2017.12的70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年龄61-83岁均(67.24±2.34)岁。男18例,女17例。常规护理组年龄62-82岁均(67.79±2.77)岁。男19例,女16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第一,诱发因素控制。对于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情绪刺激,运动性睡眠障碍和异常排泄都是诱发因素。因此,临床需要分析相关的诱发因素,强化诱因的控制,减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同时,指导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指导系统的深呼吸训练或保持冥想状态,以便有效缓解心理压力,使心脏尽可能放松,可以积极促进疾病的康复。第二,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护理。由于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病情严重,卧床时间较长,活动时间较短,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便秘,长期便秘可导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期对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腹部按摩促进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排便顺畅。第三,心理疏导。在正常情况下,大多数心肌梗死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突然改变,容易出现各种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加强沟通,以掌握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变化。根据实际的心理情绪,制定针对性的对策[1-2]。耐心地解决与其存在相关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关注,将建立积极治疗的信心,提高护理的协调性和依从性。消除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负面情绪,并鼓励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建立信心,促使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第四,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并发症预防护理。由于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护理人员应始终改变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位置,更换被套,以保持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皮肤清洁,避免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压疮发生;加强泌尿系统护理,预防泌尿感染;进行口腔漱口和清洁护理,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满意度;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症状控制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并发症出现率。

1.4统计学处理

SPSS12.0软件, t、卡方分析用于数据处理;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满意度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的满意度是35(100.00),常规护理组则是28(80.00),P<0.05。

2.2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

护理前两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接近,P>0.05;护理后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分析(`x±s)

组别

例数

时间

六分钟步行距离(m)

左心射血分数(%)

心功能等级(级)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

35

护理前

216.11±12.11

35.11±2.11

3.35±1.51

护理后

421.74±20.11

51.74±2.11

1.32±0.11

常规护理组

35

护理前

216.45±12.25

35.45±2.25

3.37±1.53

护理后

311.14±14.35

46.14±2.35

2.24±0.24

2.3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症状控制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症状控制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症状控制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是3.38±1.21天以及8.35±2.78天。常规护理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症状控制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分别是5.54±1.13天以及10.14±2.66天。

2.4并发症出现率

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并发症出现率更少,P<0.05。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出现1例,常规护理组出现了8例。

3讨论

 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在目前情况下,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不仅需要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案[3-4],还应该投入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护理模式。主要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个体情况,对疾病变化的风险程度进行系统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强化诱因控制和心理疏导,可改善患者的病情[5-6]

本研究中,常规护理组给予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干预组开展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显示预见性护理干预组满意度、六分钟步行距离、左心射血分数、心功能等级、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症状控制的时间、平均住院的时间、并发症出现率和常规护理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陈丽琼.常规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9(04):117-118.

[2]杨书平.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84-285.

[3]余娟,余丽娟,高娟.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9):13-15.

[4]彭福娟.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J].心理月刊,2018(08):115.

[5]马冬梅.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24):3370-3371.

[6]罗娟娟,张素云.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