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研究

苏红日

衡南县人民医院 湖南 衡阳 4212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9年2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88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探究组(n=44)与对比组(n=44),分别实施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指标(手术时长、出血量、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手术时长、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探究组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 将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均具一定疗效,但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术中出血量更低,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保障治疗安全,临床广泛运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成人腹股沟疝;并发症

腹股沟疝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包括传统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等。目前无张力疝修补术虽仍在临床中广泛运用,但伴随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腹腔镜疝修补术成为主要治疗方式之一[1]。手术方式存在差异,故手术效果亦存在一定不同。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现将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4年11月-2018年2月我院接收并实施治疗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88例,按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为探究组(n=44)与对比组(n=44),探究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49.50±25.50)岁,疾病类型:斜疝18例、直疝26例;对比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0.50±25.50)岁,疾病类型:斜疝19例、直疝25例;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全身性器质性疾病,且不属于股疝、嵌顿疝。在统计学中对两组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予以比较分析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可作临床比较分析。

1.2方法

对比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并于腹股沟韧带上方作手术切口,长度不超过6cm,并且开腹外斜肌腱膜,游离精索明确疝囊位置,后续将疝囊游离至内环口。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聚丙烯补片材料,在网片对应位置作小孔以便精索通过,后续固定网片,将其缝合至患者耻骨关节处[2]。在缝合期间注意避免影响髂腹股沟神经及生殖股神经。且在缝合完成后需保障血管钳可有效通过,固定并缝合完成后可放回精索,并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膜。

探究组实施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接受全身麻醉,并在脐上做手术切口,长度为1cm左右,经由手术切口置入腹腔镜及Trocar,建立气腹。压力值一般在1.60-2.00ka之间,基于直视状态置入两个5mm的Trocar于腹直肌外缘及双侧髂嵴连线的交点位置,采用电沟游离内环处的腹膜,充分分离并显露腹股沟韧带、耻骨结节,若患者属于斜疝则需将疝囊撕离,若疝囊较大则需剥离腹部与疝囊[3]。后续放置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大号补片,以完全覆盖耻骨肌孔,注意边缘不应超出疝环口,补片固定采用医用蛋白胶,腹膜缝合时采用可吸收的线进行。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指标(手术时长、出血量、初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发症主要含括:血肿、疼痛、尿潴留、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等。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21.0统计软件中算出本次研究所有数据,(x2)(%)分别表示计数资料,(t)(`x±s)分别表示计量资料,(P<0.05)则表示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情况

经组间比较显示探究组手术时长、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比较价值;两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比较价值。(详见表)

表 两组临床治疗指标情况(5dd2581007c89_html_b3e538a9267bc7db.gif±s

组别

例数(n)

手术时长(h)

出血量(ml)

下床时间(h)

住院时间(d)

探究组

对比组

t

P

44

44

-

-

5.24±1.23

22.04±1.60

55.218

0.000

12.27±1.20

12.06±1.17

0.831

0.408

5.47±1.40

17.66±2.35

29.560

0.000

5.20±1.24

8.97±1.43

13.212

0.000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

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探究组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存在统计学比较价值。(详见表2)

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价[n(%)]

组别

血肿

疼痛

尿潴留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

并发症率(%)

探究组(n=44)

对比组(n=44)

t

P

1(2.27)

3(6.82)

2.386

0.122

3(6.82)

4(9.09)

0.352

0.553

0(0.00)

2(4.55)

4.656

0.031

0(0.00)

1(2.27)

2.296

0.130

4(9.09)

10(22.73)

6.953

0.008

3讨论

腹股沟疝一般采用手术修补治疗,现阶段临床认为患者发生腹股沟疝的主要原因为耻骨肌孔薄弱,故在治疗期间也以耻骨肌孔修补为主。本研究对比所应用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具备操作简便、无张力等优点,同时患者不宜复发,在临床中应用范围较广[4]。伴随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经腹腔镜疝修补术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其具备手术创口小、术后患者为可及时回复、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等优点,同时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治疗效果已被医务人员及广大患者认可及支持。就该手术方式而言,其可在最大程度上对患者耻骨肌孔进行修补,其在保障手术效果的同时可确保美观性,可降低对患者腹壁的损伤,更加符合人体机体组织功能,故可加快术后恢复时间,更易被患者所接受。但腹腔镜手术操作难度较大,且器材相对昂贵,患者的住院成本也较高,部分患者考虑到手术及住院费用等问题,可能更倾向于无张力疝修补术[5]。相关研究显示,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在术后可诱发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血肿等并发症,故在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病情及机体状态,为患者选择最为适宜的治疗方式,保障治疗效果。本研究探究组实施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相较于对比组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而言优势更为显著,且最终治疗指标及并发症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综上所述,将经腹腔腹膜前腹腔镜疝修补术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成人腹股沟疝患者中均具明显疗效,相较而言腹腔镜疝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故具有广泛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元岩, 王业增, 钟俊新.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创伤反应的对比研究[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 23(10):36-38+42.

[2].王辉, 孙杰, 陈先志. 腹腔镜下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8, 21(02):135-138.

[3].王迎春, 曹斌. 用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传统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对比[J]. 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22):141-142.

[4].姬俊成. 比较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95):83-84.

[5].吴军. 腹腔镜经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疝气治疗中的价值分析[J]. 世界临床医学, 2017, 11(7):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