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价值

刘国英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孕妇以及胎采取产前检查免疫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到我院接受体检的244例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选择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初筛(RPR)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等项目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确保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健康。结果:本组接受研究的244例孕妇中,HCV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1例(0.41%),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12例(4.92%),抗-HIV检验结果并无1例孕妇呈现阳性,RPR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1例(4.10%),上述检验结果显示,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几率最大,已经超出了其他检验项目的阳性发生几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以及胎儿给予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能够全面而又准确的了解孕妇以及胎儿的健康状况,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进而确保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孕妇;胎儿;临床价值

在孕妇分娩前利用免疫技术帮助其所潜在的疾病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分析,评估孕妇是否存在影响自身身体健康以及胎儿正常发育的相关疾病,进而使得医务人员能够结合免疫检验结果[1]。对于孕妇所存在的重大疾病采取及时的救治措施和干预手段,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预防胎儿遭受疾病的侵害和威胁,尽早发现合并症以及并发症[2]。本组研究通过对2019年1月~2019年3月到我院接受体检的孕妇给予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做到及时发现孕妇的潜在疾病,结合孕妇的实际情况给予纠正,进而确保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安全和正常发育。具体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均为孕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均得到伦理委员会同意,抽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到我院接受体检的244例孕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选择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初筛(RPR)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等项目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归纳和总结。其中,最大年龄为37岁,最小年龄为23岁,平均年龄(33.65±2.48)岁;最短孕周为37周,最长孕周为41周,平均孕周为(39.2±1.3)周。

1.2检验方法

随机抽取到我院接受体检的24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测试孕妇各种肝炎疾病、艾滋病等患病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测量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告知孕妇晨间起床后保持空腹状态,抽取静脉血,随后利用离心操作技术加工血液,将血清从其中分离出来,通过获取血清成分并进行检验,加强对于各种疾病的测定和分析,例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初筛(RPR)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等项目。检验全部结束后,对于各个病症的检验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实施统计,准确判定各个检验项目的阳性结果。

1.3临床观察指标

选择乙肝表面抗原(HBsAg)、艾滋病抗体(抗-HIV)、梅毒初筛(RPR)以及丙型肝炎病毒(HCV)等项目的测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而提高我国的生育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21.0软件进行临床研究展开统计学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通过百分比表示,选择x2检验,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详细分析本组HBsAg、抗-HIV、RPR以及HCV等项目的测量结果:本组接受研究的244例孕妇中,HCV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1例(0.41%),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12例(4.92%),抗-HIV检验结果并无1例孕妇呈现阳性,RPR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1例(4.10%),上述检验结果显示,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几率最大,已经超出了其他检验项目的阳性发生几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所有孕妇的检验结果和患病情况得到多次验证,并已经获取医务人员的及时处理,对于存在艾滋病或者其他难治性疾病的孕妇,医务人员需要得到孕妇本人同意后,酌情给予停止妊娠等相关操作。

表1 HBsAg、抗-HIV、RPR以及HCV的测量结果

分组

HBsAg

抗-HIV

RPR

HCV

例数

12例

0例

1例

1例

百分比

4.92%

0%

4.10%

0.41%

3讨论

目前,伴随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我国产生乙肝疾病、艾滋病以及其他等危害人们的传染性疾病,将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3]。临床研究认为,大部分传染疾病均凭借血液进行人体之间的传播,同时,性行为以及分娩形式均将会使得传染疾病得以传播,尤其是对于受孕分娩的孕妇而言,妊娠期间的孕妇将会直接将自身所含病症、病菌传输到胚胎[4]。若分娩前孕妇遭受不同程度的病毒侵害,将会导致孕妇的母乳以及血液在分娩后存在病菌,随之将存在病菌的母乳喂养给婴儿,病毒随其传播到婴儿体内,将会使得婴儿受到病菌的侵害,严重危害了婴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5]。目前,临床上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和出现,需要在孕妇分娩前采取免疫检验技术,进行产前免疫项目的一系列检查,进而准确判断孕妇体内的隐藏疾病,利于医务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6]

本组接受研究的244例孕妇中,HCV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1例(0.41%),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12例(4.92%),抗-HIV检验结果并无1例孕妇呈现阳性,RPR检验结果呈现阳性为1例(4.10%),上述检验结果显示,HBsAg检验结果呈现阳性几率最大,已经超出了其他检验项目的阳性发生几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妇经过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检测后,医务人员需要结合检验结果准确判断孕妇体内所隐藏的病症,并以此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手段,若孕妇存在艾滋病或者其他难治性的传染疾病,则需要根据孕妇的实际情况采取停止妊娠的方式。因此可见,产前检查主要是对妊娠期的孕妇以及胎儿进行免疫项目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孕妇是否存在病理变化以及高危妊娠风险等,做到及时发现合并症以及并发症,及时纠正了高危妊娠并采取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延误治疗的情况发生,更加利于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健康,极大程度提高了我国的生育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分娩前给予产前免疫检验项目的检查,能够及时而又全面的了解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并对于存在隐匿疾病的孕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和救治手段,进而有效控制病症的同时,确保孕妇以及胎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

【参考文献】

[1]王建红.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对孕妇和胎儿的临床价值分析[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6, 22(1):114-115.

[2]王小明, 钟丽, 黄永建,等. 孕产妇产前检测免疫学检验项目的价值分析[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7, 35(5):719-721.

[3]王孟燕, 刘纱. 产前免疫检验项目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 1(13):127-127.

[4]洪展桐. 孕产妇产前检测免疫学检验项目的价值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58-59.

[5]李艳, 黄云平, 聂晓辉,等.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 37(19):2795-2796.

[6]蒋翠霞, 曹汴英, 师勇. 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的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29):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