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

李建强

江苏省溧阳市溧城镇卫生院内科 213300

【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2005dd26564641f1_html_af93e647c591eebd.gif ,每天3次;观察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1005dd26564641f1_html_af93e647c591eebd.gif 加氨茶碱0.05-0.1g,每天3次。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3.68%,高于对照组的60.52%;其不良反应率为13.2%;较对照组的39.5%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氨茶碱;轻中度哮喘

哮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对公众健康有着较大的威胁。虽然吸入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对于治疗哮喘而言具有显著作用,但是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尽量减少使用糖皮质激素成为了临床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通过选取76例轻中度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严格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76例,年龄18-52岁,平均(33.35dd26564641f1_html_45cb0134b6d03c31.gif 3.5)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男21例,女17例;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

对照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2005dd26564641f1_html_af93e647c591eebd.gif ,每天3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减少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1005dd26564641f1_html_af93e647c591eebd.gif ,加用氨茶碱0.05-0.1g,每天3次。76例患者在有必要时,均需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即喘乐宁。12周为1个疗程。

1.3疗效评定标准

1个疗程后按以下标准判定疗效:控制,治疗后患者哮喘症状完全缓解,PEF不低于预计值的80%;显效:哮喘症状相比之前明显减轻,PEF不低于预计值60%,不高于80%;好转:患者哮喘症状相对减轻,PEF有所改善,但仍旧需要采用糖皮质激素以及支气管扩张剂进行治疗;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PEF测定值无改善。总有效率=控制率+显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病期、治疗前临床症状和身体特征比较用t检验,2组间疗效比较用5dd26564641f1_html_d4b04d53ec633f90.gif 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组别

n

控制

有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8

13(34.2)

15(39.5)

10(26.3)

0(0)

73.7%*

对照组

38

10(26.3)

13(34.2)

14(36.8)

1(2.6)

6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在对照组38例患者中,出现恶心4例、声嘶3例、咽干7例、咽部念珠菌感染1例,不良反应率为39.5%。在观察组38例患者中,出现恶心2例、声嘶1例,心悸1例、咽干1例,不良反应率为13.2%。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现代医学将嗜酸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病患定义为支气管哮喘,即为哮喘患者[2]。哮喘属于呼吸道疾病,药物治疗该病种已有多年历史,关于哮喘的发病原因假说包括细胞因子机制机制、炎性细胞介质、内分泌紊乱机制、炎症介质、多基因遗传机制、环境-神经调节机制等。针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主要是为了控制疾病发作和缓解症状等。

现阶段,哮喘治疗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为吸入糖皮质激素,可有效缓解和抑制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相互结合,从而形成有活性受体类固醇复合物,进而移行至细胞核,并与特异核算序列结合,全面参与到岩性基因转录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可有效抑制炎性细胞渗出,还可防止基底膜增厚、上皮细胞增生或损伤等现象产生。针对我国目前的哮喘治疗情况来看,肺部吸入激素,激素会由肺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摄入激素剂量过大,会加剧患者的不良反应症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手段,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激素使用量。氨茶碱在治疗哮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可有效控制哮喘夜间发作率,进而抑制夜间中性粒细胞、凌晨嗜酸性粒细胞的渗出现象;针对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药物仍然无法控制的哮喘患者,氨茶碱更可增强糖皮质的抗炎效果;氨茶碱还可全面控制持续发作性哮喘,并与

5dd26564641f1_html_f4ee455ad7d3a6b3.gif -受体激动剂相互配合,使药效增强;采用茶碱治疗哮喘有舒张痉挛呼吸道平滑肌的作用。

本文通过对76例中度哮喘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且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在治疗中度哮喘过程中,实现了哮喘发作次数和症状的有效控制,使药物不良反应明显降低,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哮喘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在各医院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国佺.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28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2):2216-2218

[2]田丽.小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量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评价[J].中外医疗,2012,31(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