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梗塞应该怎样正确护理

/ 1

老年人脑梗塞应该怎样正确护理

李平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社会救助福利服务中心 四川荣县 643100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脑梗塞发病率持续上涨,且发病人群越来越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脑梗塞由哪些因素引发?该如何进行护理?下面进行如下论述。

1.何为脑梗塞?

脑梗塞是由各因素所致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造成脑组织缺氧、缺血性坏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发病率占脑卒中疾病的70%。按发病机制可分为脑栓塞、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伴有失语、偏瘫、头痛、头晕、等症状。随着老龄化的深入,脑栓塞逐渐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具有致残率、致死率高的特征,且低龄化现象愈发严重。

2.脑梗塞的病因

引发该疾病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1)不良的生活习惯。熬夜、过度劳累、酗酒等不良的习惯,是导致脑梗塞发病的主要因素。酒精会造成脑血管痉挛、收缩,引发脑梗塞;吸烟可增加纤维蛋白原、脂质的含量,造成血液粘度升高。(2)血液病。当凝血机制障碍、红细胞增多时,也会引起脑梗塞。(3)高血压。高血压作用下,人体动脉壁变得透明,动脉内膜破裂,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阻塞的动脉使得相应组织缺氧、缺血,从而引发脑梗塞。(4)动脉炎。若患有动脉炎的患者出现症状改变,血管壁也会随之变化,形成血栓而诱发脑梗塞。

3.老年人脑梗塞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针对脑梗塞患者,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为:①动脉溶栓治疗。对于神经功能严重缺损、症状<6h的患者,可进行动脉溶栓治疗。②静脉溶栓治疗。公认的溶栓治疗时机为发病后的4.5h。采用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早日康复。③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溶栓治疗效果不理想,或无法溶栓治疗的患者,提倡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为阿司匹林。

(2)介入和手术治疗。脑梗塞病发后,若颅内动脉或颈动脉狭窄,可选用支架术、血管形成术治疗;使用半侧颅骨切除术,治疗引起脑干受压、颅内压升高的患者,若症状未改变,可给予部分额叶、颞叶切除术。

(3)综合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再活动;利用吞水实验了解吞咽功能,采用合适疗法补充营养和补液;控制和预防感染发生,严重者用预防性抗生素;对于出现低血压的患者,首先找寻发生原因,再用生理盐水纠正低血容量,改善心律失常;于急性期进行降脂治疗,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所致的脑梗塞,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4.老年人脑梗塞的护理方法

(1)环境护理。在布置居住环境时,尽量在室内放置防滑垫、软底鞋,不可让患者独自活动。保证室内安静、空气流通,让患者时刻感受自然风。叮嘱患者按时排便,定期更换污染的床单、衣服,保持自身清洁。带领患者参加社会活动,如下棋、体操等,满足身心需求。

(2)心理护理。脑梗塞发病突然,病痛折磨、生理状况改变,使得患者出现抑郁、悲观、烦躁等情绪,从而升高血压,引发胸闷、腹泻等不良反应。作为患者家属,需要为他们提供宣泄的场所或机会,做到充分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精神状态。而且,还要多鼓励和赞美患者,使其心情愉悦。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选用合适语言讲解脑梗塞的诱因、表现、治疗效果等,帮助患者重树治疗信心和生活态度。

(3)皮肤护理。为预防褥疮的发生,需要为长期卧床、肢体偏瘫患者提供海绵垫、气垫,来缓解皮肤压力。保持床面舒适、整洁和干燥,及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适当按摩受压部位,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肌肉活力。

(4)饮食护理。由于脑梗塞由不良的生活习惯所致,因此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为患者提供低脂、低盐的食物,不吃油类食品、动物内脏、无磷海产品等。男性患者禁烟酒,可适当饮用绿茶。若冬季天气干燥,可在晚睡前饮用温开水。对于绝对卧床休息患者,为预防便秘发生,可在饮食中增加高纤维素的蔬果、谷类食物,或食用蜂蜜、香蕉等有利于排便的食品。对于吞咽困难者,可为其提供流食,进食期间要预防呛咳。饮食结束后,适当按摩患者腹部,促进肠胃蠕动、食物消化。

(5)康复护理。脑梗塞患者可通过有效、合理的康复训练,改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实际训练中,家属应从旁协助,先进行肢体的功能锻炼,如抓握、喝水、行走、站立、翻身等。对于伴有失语的患者,家属可和其对话,或播放音乐、收音机等。在自理能力锻炼中,家属也要从协助进行,如大小便、步行、手腕取物、屈伸等,需注意,在大小便训练中,家属应告知患者不能过度用力。

(6)并发症防治。对于大面积梗死,且伴有吞咽、意识障碍的患者,易出现肺部感染。家属需要每天帮助其清洁口腔;按时拍打患者背部,保持通畅呼吸,这样可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时刻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降低感染发生率;对于出现心率加快、意识障碍加重的患者,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出现消化道出血后即刻处理。

综上所述,脑梗塞具有并发症多、起病急的特征,护理工作难度大且繁琐,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落实护理要求。加之每位患者的生理特点不同,要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做好环境、皮肤、饮食护理,避免情绪波动,保证生活合理;积极防治并发症,强化康复训练,有利于加快身体康复,预防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