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对比

姚应鹏

宁乡市中医医院 骨伤一科 湖南宁乡 410600

【摘要】目的:研究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9年2月期间收治的114例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抽签的形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7例;实验组给予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参照组给予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价值。结果:实验组在手术指标及并发症上,均要好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运用,效果好于解剖型锁定钢板,此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解剖型锁定钢板;临床效果

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致死率,外力撞击、强力内收均会引发此病[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开始追求优质的医疗服务,希望取得优质的效果。临床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但手术方法有很多种,对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解剖型锁定钢板两种方式,临床效果还有待研究。本文以我院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例,探讨上述两种手术方案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具体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基础资料

研究定于2016年10月~2019年2月进行,抽取此阶段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4例,按照抽签法,划分为两组:实验组(57例)与参照组(57例);资料显示,实验组中,男(n=32),女(n=25),最大年龄值为84岁,最小年龄值为62岁,平均年龄值为(73.16±0.25)岁;其中,坠伤患者23例,摔伤患者15例,交通事故患者19例;参照组中,男(n=35),女(n=22),最大年龄值为83岁,最小年龄值为64岁,平均年龄值为(73.12±0.31)岁;其中,坠伤患者20例,摔伤患者16例,交通事故患者21例。两组数据计算,得知统计学不存在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进行了审核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与医院签署了同意书。纳入:经临床诊断,确认为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者;自愿接受手术治疗者。排除不愿意接受手术者;精神疾病者;恶性肿瘤者。

研究方法

参照组运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法进行手术,患者麻醉处理后,平躺于床上,将其髋部垫高,于大腿近端做切口,将患者大粗隆与骨折位置显露出来,运用拉力螺钉进行固定与复位,在股骨外粗隆与股骨干外侧置入解剖型锁定钢板,用克氏钉将其固定,然后在其股骨头颈内,将3枚松质骨螺钉置入,拧紧后将克氏钉拔除,经C臂X光机确认情况,满意后在骨折远端将皮质骨螺钉置入,进行固定。实验组运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法进行手术,麻醉后,闭合复位,在X线机透视下确认情况,对其皮肤进行消毒,铺巾后,做手术切口。切口于股骨粗隆顶点上向近端延伸,大约为3-5厘米,置入导针。在C臂X光下,正位为大粗隆顶点,侧位为大粗隆前三分之一,打开股骨皮质扩髓,选择主钉组装[3],沿着导诊,将主钉插入髓腔之中,然后将导针打入股骨颈偏下15度的位置,要与关节面距离为5厘米,导针位置确认后,再将螺旋刀片置入,确认后,安装装置器,将空心钻钻头置入螺旋刀片,锁好刀片,安装主钉尾帽,髓内钉要依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髓内钉,使其长度与直径均要符合患者要求,固定后,清洗伤口,逐层关闭。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观察指标

(1)手术指标: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出血量;(2)并发症:内固定松动、肺部感染与褥疮。

统计学意义

研究数据经SPSS17.0软件计算,(`x±s)表示计量,进行t检验;(n,%)表示计数,进行X2检验;P<0.05时,代表统计学存在意义。

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情况

表1显示,实验组手术指标得以优化,与参照组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

1:两组手术指标分析(5dd4b5eb42635_html_2730280bdeb2e04e.gif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切口长度(cm)

术中出血量(ml)

实验组

57

58.16±1.62

7.02±0.53

72.96±1.84

参照组

57

81.61±1.75

10.63±0.95

102.83±2.02

t值

74.2407

25.0541

82.5331

P值

0.0000

0.0000

0.0000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

见表2,不同手术后,实验组发生并发症患者少,组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n%]

组别

例数

肺部感染

内固定松动

褥疮

并发症发生率

实验组

57

0(0.00%)

1(1.75%)

2(3.51%)

3(5.25%)

参照组

57

6(10.53%)

2(3.51%)

2(3.51%)

10(17.54%)

X2

4.2544

P值

0.0391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常见疾病,其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由于患者粗隆部血运丰富,其骨折后,伤口很难愈合,还容易发生髋内翻的症状。而患者长期卧床休养[4],会发生褥疮等并发症,影响预后效果。对于不稳定型患者,其复位困难,粉粹程度重,会加大治疗难度。对于此类患者,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是一种有效方法,其可以依据患者耐受程度进行治疗,但在长期实践中发现,此技术具有局限性,其要将患者骨质情况考虑其中,否则在锁定钢板时,容易出现移位的情况,给患者身体带来伤害,甚至在其术后,引发一系列不良事件,比如断钉、断板、骨折不愈合等,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复,也延缓了其病情康复速度。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的实施,可以预防髋内翻的出现,并防止患者股骨头旋转[5-6];可以支持整个长骨,降低了内置物断裂的风险;内固定的伤口小,属于微创手术,可以减轻会患者身体的伤害,减小对骨膜血运的破坏,更快的帮助患者愈合骨折位置,增强其肌肉收缩能力。另外,髓内钉的实施,具有弹性固定的特点,应力分散,可以避免再骨折情况发生,安全性比较高。此技术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比较,会优化手术指标,减少术中出血量,会控制风险事件的发生,受到患者的认可,广泛运用于临床中。另外,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也间接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其家庭经济压力[7],有利于让患者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治疗。

本次研究中,患者在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后,其效果很好,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上,其指标均比参照组好,显示了此方法的优势,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在术后并发症上,实验组的概率为5.25%,远远低于参照组的17.54%,说明此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会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减轻其痛苦。

综上所述,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好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效果,其可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患者病情,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吴智涛,雷正亮,江祖新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8,35(4):323-325,329.

[2]周跃江,包洪卫,王海红等.小切口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4):344-346.

[3]杨承建,柳惠江,夏良平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结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36(11):74-76.

[4]刘建民,戚荣富,孙文建等.老年粗隆间骨折治疗选择解剖型锁定钢板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 钉的疗效对比[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6):117-118.

[5]柴瑞宝.PFNA与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6):1481-1484.

[6]屈波,伍红桦,邓少林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应用DHS与PFNA的疗效比较[J].军事医学,2014(1):67-69.

[7]林锦秀,孙东升,郑潇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静脉应用蔗糖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6(1):8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