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观察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患者情绪的影响

张蕾,修芹芹,王清,付晓莉

青岛海军九七一医院 2660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对其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126例,将其分为对比组(n=63,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和护理组(n=63,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分析两组护理后情绪状况及生命体征。结果:护理组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较对比组低,且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生命体征更稳定,组间差异可比(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其抑郁、焦虑情绪状况,稳定生命体征,提高手术效果,是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方式。

关键词】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情绪影响

手术室内的患者由于陌生的环境、医护人员和手术方式,往往会产生抑郁、焦虑、不安等各类负面情绪,其一方面会导致患者对手术行为不配合影响手术效果,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其生命体征升高,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会有巨大的风险[1]。因此,对该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提出采用人性化护理,探讨其对患者情绪的影响,现有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患者资料

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于我院行外科手术的126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比组和护理组。其中对比组63例,男性35例,女性28例,平均(41.47±6.82)岁;护理组63例,男性39例,女性24例,平均(42.63±7.09)岁,研究对象临床资料差异均行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P>0.05)。本研究实行自愿原则,相关方案均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实验方法

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包括病情普及、情绪控制、提供饮食、并发症监护等。护理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护理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具体操作为:

1.2.1术前护理

由于人性化护理将求为患者提供更具人情味的就医环境,因此需要对医护人员展开相应培训,加强其职业素质以及操作能力。同时设立医学小组,将经验、资历最丰富的医生和护理设为组长,定期开会评估小组成员工作态度和错误之处。

术前派遣相应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病情普及、手术方法介绍、术中可能产生的不适,让患者做好手术的心理准备,降低其对治疗的抵触,过程中需要做到语气亲切、语调柔和,可以适当播放纯音乐,舒缓其紧张的思绪。

1.2.2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人员应调整患者体位,保持其呼吸通畅,同时观测患者生命体征,准备好氧气管和应急药物,防止出现突发情况,若患者存在体温较低的情况,可以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加盖覆盖物。

护理人员在手术中需给予患者语言安慰,诉说“加油!”、“很快就结束了!”等鼓励性话语,与手术无关的话题切勿讨论,避免影响医生操作。患者若出现情绪波动,需及时安抚,确保其情绪平稳。

1.2.3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整理手术室环境,擦净遗留血液,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需要导尿管的患者要固定好管道,告知等候在外的患者家属手术情况,完成以上工作后将患者送回病房。

患者住院期间,提供其营养的饮食搭配,根据病情状况调整饮食结构和规律。此外对于肢体障碍的患者要调整其卧床体位,避免呼吸道堵塞,待状况好转后指导其进行恢复锻炼,根据恢复情况调整运动量。

观察指标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对其抑郁、焦虑情况评分,情绪状况与分值呈正比。同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收缩压、舒张压。

统计学方法

对所涉计量数据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4.0分析,以“x±s”表示,t检验,P<0.05则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评分分析

评估两组患者抑郁、焦虑状态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显示对比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均低于护理组,P=0.01<0.05,证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详细数据见表1:

1 护理组和对比组患者SDS抑郁评分、SAS焦虑评分分析5dd796c592188_html_83ba4077644d6121.gif

组别

例数

SDS评分

SAS评分

护理组

63

36.14±3.56

32.60±2.69

对比组

63

57.28±5.72

50.81±4.15

t

-

24.905

29.226

P

-

0.001

0.001

2.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分析

检测两组患者护理后生命体征,包括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显示护理组相关数据显著低于对比组,P=0.01<0.05,证明组间差异均显著,详细数据见表2:

2 护理组和对比组患者生命体征对比(5dd796c592188_html_83ba4077644d6121.gif

组别

例数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护理组

63

66.71±5.06

120.33±7.69

74.68±5.64

对比组

63

79.24±5.73

130.07±8.28

84.47±6.30

t

-

13.010

6.841

9.190

P

-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手术作为临床治疗常需要使用的治疗方式,手术室每年会收治众多的各类疾病患者[2]。由于患者心理素质差异,往往会产生担心、焦虑与抑郁、不耐烦和烦躁等情绪,此时,医护人员任何不当的言行都会导致其爆发,影响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医患纠纷,不利于其后续治疗,对此情况,临床常会对手术室患者实施护理干预[3]

常规护理措施是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针对患者不同反应采取相应措施,其方法包括病情普及、情绪控制、提供饮食、并发症监护[4]。需要注意的是,常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心理问题涉及较少,且由于患者医疗意识的提高,其对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常规护理措施显得捉襟见肘。

本研究提出采用人性化护理,其讲求以人为本,将患者树立为医疗过程的第一核心,具体操作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围绕患者开展相应的护理措施。研究显示,采用该方法的患者比常规护理的患者抑郁、焦虑心情得到了明显控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也更低,数据均行统计学检验有可比性(P<0.05)。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缓解不良情绪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控制患者的生命体征,提高预后质量,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李影婷, 劳丽姬, 梁少英.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4(14):99.

王巧丽, 马淑焕, 陈爱民, 等. 人性化护理对妊娠合并肺结核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15(1):94-96.

袁敏, 肖瑾. 个性化人文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73):14353-14353.

邓娜, 张月萍. 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4):10599-10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