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践与思考

刘其全

(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934)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基础与具体实施措施,便是根据PDCA循环来展开应用。其主要可被分为计划安排、具体执行、过程检查与最终处理等四个阶段过程。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对各项工作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并通过实践执行与检查后留下成功部分,将不成功的遗留问题留到下一循环解决,此为质量管理的基础理念。本文将对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应用中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关键词】PDCA循环法;医疗;质量管理;运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335-02

PDCA循环法是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实践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大量的事实表明,它是一种高效化的质量管理方式,其所具备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价值也越来越被医院管理人员所重视。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过程中引入PDCA循环法,实现了医疗质量管理水平与医疗安全的显著提升,各项指标都有所下降,最为明显的体现在住院床日下降。

本文就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状况及影响讨论如下。

1.PDCA循环法的应用

1.1计划安排

在计划阶段当中主要可分为以下几部分内容来依次实施:

(1)信息搜集。及时检查出日常工作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隐患是开展PDCA循环应用的必备前提,同时也是循环执行的起点,具体实施路径包括:①患者向医院发出投诉,由此揭露出医院管理及临床诊疗活动中存在着的问题或隐患;②医院内部检查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如科室协调、后勤协作等问题情况;③在开展PDCA循环工作之时所产生出的新问题情况。这当中的任何一项问题都有可能被视作为是PDCA循环管理所必须予以重点考虑的内容。

(2)确定目标。持续质量改进的整体目标应该是:依据医疗质量形成的规律及特征,构建出合理且规范的质量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反馈、决策及预估策略,创建出适时适量的医疗控制系统,促使从终末质量控制转为过程阶段质量控制,持续提升医疗质量及服务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使我们患者提供的医疗服务,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提升患者满意度。在这一过程中所建立的各项问题的细致分化目标,均应当能够着眼于系统的总目标,有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

(3)制定对策。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对于具体问题的解决策略通常可概括为以下3个方面,即:①制度在执行阶段有可能存在着的缺陷与不足,这一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预先的计划安排并未能够得以有效落实,为确保PDCA循环能的有效运转,需针对医院原有的制度规范加以全面整理并予以改进,将新整理出的质量管理及控制规范下发至医院各科室、部门,统一制度规范便于落实执行;②和同级别医疗单位进行参照对比,互相吸取有益经验及教训,弥补自身短板,这一方式也是应对某些问题隐患较为方便且高效化的处理方法;③为了适应现代医院管理的需要,应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参考近年来国内有关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法律、法规和医疗质量评价体系与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制定出符合我院实际情况的新型管理方法与策略。

1.2具体执行

在具体执行PDCA循环的首先一点便是要做到对医院内部管理制度的改进与完善,确保医疗质量管理能够得到持续性的稳定保障;其次,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深入研究,从日常的工作细节着手,从每一件小事上抓起,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出现;最后,需从院领导到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全体员工落实相应的岗位职责,只有确保职责得到充分落实,才能够做到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医疗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也才能够得到充分落实。

1.3过程检查

这一阶段环节是落实PDCA循环管理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需要将日常的检查工作,落实到具体的制度层面当中。医院内部的质量管理小组必须定期针对目前所实行的制度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全面检查,针对重点科室、环节、人员开展长期跟踪,保障制度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应杜绝不切合实际的形式主义作法。这一工作中,应当充分发挥院科两级质控组织的作用,院级检查与科室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指导相结合,检查与适时整改相结合,最大程度地确保检查工作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实效性好。

1.4处理过程

PDCA是一个持续性的质量监管过程,绝不是一次循环就能够一劳永逸。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是永远没有止境的,只有开展长期性的持续性改进工作,方可促使医疗质量水平得以稳步提升。对此,便需采用统计学理论对每一循环内容都做出科学化的评价与分析,及时解决其中所存在着的问题、隐患,重点巩固薄弱环节的整改成效。在处理过程中必须始终把握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内容:①始终坚持严格管理,注重教育与惩处,确保制度规范能够得以准确、充分落实;②基于每一轮的分析,及时找出问题所在,从而确定出下一轮循环的质量管理重点;③针对所检查出的问题,要不断加以分析识别、规范完善,确保PDCA循环中的系统方法和过程方法得到持续优化。

2.应用体会

我院在医疗质量管理的实践中体会到,要成功组织和运作PDCA循环,取得预期成效,需要目标清晰、措施有力,系统和透明的管理模式。要求管理者对为实现目标而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各重要环节,识别研究,综合分析、统筹考虑,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以提高管理成效,提高实现管理目标的效率。

在上述工作中,我们有如下体会:

2.1PDCA循环作为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目标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一种管理工具和手段,科学准确地设定基于事实的管理目标是其正确运作的前提。明确实现总体目标的全过程,认真研究其中的重要分过程并设定分目标(过程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达成分目标的实现,以促成总体目标的实现。

2.2应突出全员参与意识,参与到这一管理中的医务人员和部门应理解为实现共同的总体目标,自身的责任及应发挥的作用。通过明确职责、沟通了解、协作共事,消除内耗,形成合力,精准施策,为总体目标的圆满实现创造条件。

2.3随着传统医学模式向为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转变,患者在医疗机构就医的满意度已成为衡量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因此,PDCA循环中,管理目标的设定,既要尊重医学科学的科学性、严谨性,也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体察患者的诉求,要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有良好就医感受的医疗服务。

2.4PDCA循环管理中,将管控位点提前,注重预防性管理,能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有利于分目标(过程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被动型管理向主动型管理的管理模式转变,以实现更大程度上地消除医疗隐患,保障医疗安全,促成PDCA循环的有效运转。

2.5通过对PDCA循环中医疗质量的监测、评估,真实客观地再现PDCA循环中未解决的遗留问题,研究遗留问题的产生机制、存在条件及负面影响,制定管控措施,使之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提升医院内涵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顾掌生,吴巍.医疗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运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4,(8):35-38.

[2]解凌云,李成玉.PDCA循环在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96-97.

[3]邓彰恂.基于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5):128-129.

[4]马勇波,朱妍.运用PDCA循环实施门诊质量管理初探[J].现代医院,2013,13(11):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