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代医院管理的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浅论新时代医院管理的趋势

王广代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卫生计生事业的发展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正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最近几年国家针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在“理事会负责制”、“县域一体化改革”、“中国民营医院发展机遇”等好政策面前,如何提高医院管理、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是摆在每一个新时代医院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医院管理研究

百度“医院管理”的定义,就是按照医院工作的客观规律,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医院工作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新时代医院管理的焦点在于医学人才和就医人群,而成败则在于医院的管理。

一、医院精神是新时代医院管理的灵魂

1、医院需要管理,管理需要精神,精神是管理的灵魂。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就是医院管理改革,是医院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在当前医疗环境下,医院管理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作为新时代医院管理,就是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通过持续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凝神聚力,达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目的。

2、新时代社会主义医院精神,是医院的灵魂与支柱,它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做指导,从根本上反映了社会主义医院内部成员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和主人翁地位,因此医院精神不仅是新时代医院和全体医务人员的精神支柱和活力的源泉,而且也是医院各级各类人员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心理趋向、文化定势以及意志的统一和行为准则的集中表现。

二、管理人员职业化是新时代医院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1、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医院管理职业化是管理现代医院建设的决定性因素。医院管理人员职业化是实现医院管理科学化的基础和前提。研究表明,在结构、人员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管理可以提高50%的效益。社会主义新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医学发展对医院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又是全球经济时代,面对医院组织既分工明细又交叉综合的管理特征,全球经济与知识经济对医院管理人员都是医院管理人员的非职业化模式难以胜任的。

2、自2012年始,我国一部分公立医院逐渐建立了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就要求负责医院日常运营管理的执行院长是个“多面手”,不但有医学背景和专业技术,而且还应该懂政治、懂经济、懂法律、掌握新时代医院管理知识和技能;合理控制运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把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最大限度地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三、调动职工积极性是现新时代医院管理的根本

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终动力。在新时代医院管理战略、策略的实施中,应强调人的观念,信任人、尊重人、培养人、开发人。既要把握医院群体知识密集、救死扶伤的职业共性,又要创造不同特色的医院管理,使每个成员个性的主体意识与其医院发展建设协调一致。尊重人才,培育人才,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是弘扬医院精神的主要工作。医院加快发展,在管理和业务两方面必须积极培养人才梯队,支持他们参与科研,参与决策。对于医学人才来说他们认为实现人生价值不仅是挣点工资,至少有三种要求,一是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改善生活条件,二是在医学领域施展自己的才华,在事业上获得成功,让社会给以公正的评价,三是希望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满足了他们这些起码的要求。人的最大特点是有思想、有感情,其行为受观念和情感驱动,医院管理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人们情感和社会需求,同时医院管理是从深层次把人作为整体的自由自主的全面发展的人去构建医院的各种制度、医院精神,创造出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人生价值的环境和气氛。始终如一地贯彻尊重每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并使其实实在在地转化为职工群众的主体意识,尊重他们的人格,发挥他们的才能,强化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把职工当作有自主能力的重要的人来对待,使职工能想主人事、干主人活、尽主人责、享主人乐,认真听取并积极采纳职工意见和建议,使职工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管理者能借群众智慧,从万策之中谋求上等,不把自己看作是高高在上的人,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给职工以体贴温暖,留住职工的心,让他们全心全意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时激发和保护职工的创造潜能,是实现职工自我价值的重要方面,在工作中发现生活意义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重要的途径。当职工使自己的工作超越谋生的需要而成为发现生活意义的途径时,以人为本便在极高层上实现了。

作为医院管理者,应树立现代管理意识,把增进医院员工的参与意识,增进医院民主的气氛作为培育、调动职工积极性的主要方法和途径。医疗活动及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决策,与职工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晋职、调资、奖金分配、医院改革等,都应强化职工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并使其实实在在地转化为职工的主体意识,形成层层都关心医院的命运,关心职工的利益,在职工心理、行为上造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在医院内部形成一个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运行机制和环境,要确立医院员工在医院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潜能得到最为有效的发挥,使他们努力地运用新的医疗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四、人的管理是新时代医院管理的根本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一所医院医疗水平、服务质量的优劣。技术和人才是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人才既不是天生就有,更不能临时造就,而是在长期的教育熏陶中培养的。其他什么都可以引进,惟有职工全员的素质不能引进,只能够自己培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很多,而岗位培养是最重要而且容易得到的。分级负责、分权管理,注重协调,既关心效率和效益,又注重创造性和发挥智慧。使他们努力运用新的医疗技术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所以医院管理的重点要放在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上,没有良好的专业技术素质作基础,一切方针政策、医疗计划、诊治方案、操作规程都难以落到实处或被扭曲,给工作和患者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五、塑造良好的医院形象是新时代医院管理的关键

医院形象的形成和建立是指医院的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医疗技术、公共关系在社会上和病人中的总的印象。医院形象的建立不只是医院领导的事情,而是包含着每一位员工的劳动,一个良好的医院既要有精湛的技术,还必须有良好的医德,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医院的目标不只是完成社区群众对医疗保健的需求而是要提供适宜的受人民群众欢迎的高质量的技术服务,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中,更应该高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主旋律,审时度势,抓住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制定相应的制度,重振廉洁行医,重塑白衣天使的形象。医院形象既要对医院负责,又要对社会负责,当良好的医院形象确立后,职工就会以院为家、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社会对医院就会做出加倍的报偿。医院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在大众健康教育、普及医疗保险知识方面,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现代传播媒体,在社会上树立医院良好形象,扩大知名度,更好地服务于病人。同时,也促进医院上水平出效益,增强在医疗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丁涵章,马骏,陈洁.现代医院管理全书.杭州出版社.

2、卜让吉戴秀英.以人为中心是现代医院管理的核心.

医院报.

3、阎惠中.医院应该怎么活.中国医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