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用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用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研究

陈志锐

陈志锐

(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脊柱外科一区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目的:研究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用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方法:60例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18年1月—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结果:试验组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的效果较好,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9-008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椎疾病,其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导致髓核突出与后方或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出现腰部疼痛和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的情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其通常在患者腰椎间盘受到外伤或发生其它病变时引起。本研究对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用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8年1月—6月期间收治的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8岁,平均(60.28±5.49)岁。试验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0~79岁,平均(60.39±5.2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处理,让其驳斥俯卧位并将腹部悬空,对病变椎间隙进行定位后,以病变位置为中点开后正中纵向切口,长度控制在5cm作用,将患者的皮肤和皮下组织逐层切开,然后于棘突肌止切开骶棘肌并将其与骨膜分离后向两侧牵开,对切口部位的软组织进行清除,让椎板充分暴露。之后借助C臂机分别将4枚椎弓根钉置入双侧椎弓根,对其位置进行调整后完成对全椎板切除以起到减压作用,将硬脊膜牵开并找到突出的椎间盘,在保护好神经根的基础上将椎间盘突出部位十字形切开,完成螺钉连接棒的安装,之后完成切口的清洗并防止引流管,缝合后完成手术。

试验组实施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同样实施全身麻醉,让患者保持俯卧位并将腹部悬空,对病变的椎间隙进行定为后,将其作为重点并开后正中纵向切口,长度控制在5cm作用,将患者的皮肤、皮下组织和筋膜等逐层切开,并暴露横突,分别将4枚椎弓根钉在C臂机下置入两侧椎弓根部位,之后进行螺钉连接棒的安装,对患侧下关节突与部分上关节突进行咬除,对部分黄韧带进行清除,对硬膜囊和神经根进行保护,然后充分暴露纤维环,对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进行清除,完成对椎间隙的处理后将融合器和碎骨置入,适当加压后完成治疗,之后对患者的切口进行清理并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后完成手术。

1.3评价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指标,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追功能评分。治疗指标主要是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用VAS量表完成,分值越高代表疼痛越严重。椎功能评分用Oswestry评分完成,分值越高代表椎功能受损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t检验计量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指标

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后引起的腰椎疾病,患者发病后的临床症状以腰部疼痛和下肢麻木等为主,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因此在发病后生活质量将严重下降。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方式,其通常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2]。

后路椎间融合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式,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病情。但根据临床实践,后路椎间融合术操作过程中可能对患者神经根和马尾神经造成损伤,导致其术后恢复受到影响[3]。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一种新方式,其相对于后路椎间融合术而言操作更加简单,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并且手术后患者的恢复速度较快,对患者的腰椎功能恢复有很大帮助[4]。

本研究对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用于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试验组各项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两组治疗前疼痛和椎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试验组治疗后评分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

综上所述,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向辉,马文辉,刘芳宏.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0):141-142.

[2]高辉,李超,费丹.椎弓根螺钉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4):30-32.

[3]成东亮.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05):117-118.

[4]杨益宏,贺西京.PLF及PLIF两种术式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的临床对比[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