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笔下的世界更精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让笔下的世界更精彩

黄坤明

广东云浮市云安县高村镇中学黄坤明

“写作文难,写出好的文章更难。”不少学生都有相同的感叹。目前初中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不是文不对题的毛病,就是作文中心不够突出、选材立意不够新颖等。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协作能力是现在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也是当前写作教学的主要任务。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让学生笔下的世界能更精彩呢?笔者认为,必须抓好下面几个环节: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整个作文教学中,写作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英国教育学家洛克说过:“一切教育都归纳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写作教学的实践证明,培养写作习惯,不仅关系到一个人写作起步,而且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写作。良好的写作习惯,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不良写作习惯,则会阻碍写作才华的发挥。况且,与待人接物的习惯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良好的写作习惯的养成不仅与学会作文有关,而且与学会做人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要十分重视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

培养写作习惯。首要的问题,就是把正确的写作指导思想和写作的规范化要求贯穿到写作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去,在指导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写作态度和写作行为。目前,在作文教学中,知识技巧习惯训练的现象相当普遍,但许多学生都没有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的习惯,对周围发生的新鲜事缺乏敏感,甚至熟视无睹,因而到写作时就感叹“没有什么好写”,于是就胡乱瞎写一通,久而久之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等恶习也就逐渐养成了。因此,我从写观察日记抓起,让学生去感知生活,发现生活的浪花和闪光点,并从中接受教育,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把正确的指导思想变成学生稳定的学习行为。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让其下笔时能感到有事可写、有话可写。同时,平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精心构思、正确书写等方面的良好习惯。

二、训练学生审题与把握中心的能力

审题与把握中心,是写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入口”。正确地理解题目与确定中心则是写好此类作文的“通行证”。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相当数量的学生正是由于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与确定中心,而导致写作失败。由此可见,训练学生正确审题与把握中心,是写作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如何训练学生审题和把握中心?我在帮助学生端正写作态度的前提下,强化训练,将指导学生提高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和养成学生严谨的学风结合起来抓。帮助学生学生端正写作态度是首要的一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审题与把握中心上写好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前提,在训练学生写作前必须舍得在这方面花时间、下功夫。为了达到这方面的目的,我在正面讲道理的前提下,还注意利用学生写作中因忽视审题与把握中心而导致写作失败的典型事例进行“活”的教育,指导学生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即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审题与把握中心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题目或材料而构思写作的过程。解决好这个问题,最根本的还是靠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为了准确地审题,我教育学生:第一、要抓住“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眼”则是题目中的带关键性的词语。如《神圣的爱》这道题目的“题眼”就是“爱”,写作时,从开头到结尾,都要在字词中洋溢着爱的热浪。第二、不要放过修饰性限制性的词语。虽然说,分析一个标题的题眼,最重要的要从中心词入手,但是也要注意标题中的修饰性限制性的词语所给予我们的各方面的启示,因为这些修饰性限制性词语的作用有时是十分重要的。如《童年的一件趣事》这个题目,其“题眼”是“趣事”,写作文一定要突出一个“趣”字,但题目还限定了两个条件,一上时间必须是童年时代,而是数量限制,必须是只写一件事,而不是两件、三件。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正确的审题方法。

三、引导学生学会选材

作文难写,难在哪里?是不是根本不懂写作知识?情况往往不是这样。不少学生写作知识掌握得不错,可就是写不生动感人的作文。我认为作文的选材也是学生的一大难关。由于选材陈旧,使作文缺乏新意,或者使作文感情做作,这是学生作文的常见毛病。怎样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我的做法,首先引导学生写那些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作文是感情的流露,要使作文感动别人,作文的材料必须首先感动作者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感动不了,那就不可能感动别人。其次,引导学生写新人、新事、新感受。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开始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使其在选择材料时,目光不仅能注视校园生活这块小天地,同时也能注意社会生活这块大天地。这样,不仅可以写校园,还可以写家庭、写社会,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自己要写的材料,适当引导学生写能够反映社会现实的题材,可使学生作文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总之,只有重视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才能使作文达到题材新颖,内容丰富,生动感人。

四、强调学生读写结合,多读多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它说明了读书和写作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因此,我经常强调学生多读好书,精读范文,坚持读写结合,从仿到创,多读多写。

毛泽东、鲁迅等名人的文章博大精深,当然有许多因素形成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我常常启发学生,为什么我们读毛主席、鲁迅的文章,会有这样的一种感觉,他们好象通晓天文、地理、古往今来,国内国外的事情,一句古人的名句,一则历史典故,信手拈来,放之文内就能够使文章生动而深刻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勤于读书、见多识广,日积月累,融会贯通。此外,我还用世界著名的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的事例来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高尔基能成此大业是由于他从小酷爱读书,在当学徒、做苦工的那些日子里,他经常劳累一整天,夜里还趁着月光看书。平时,经常偷空看书,刚满十五岁时他已经读过很多世界名著,成了一个博学的少年。这对他后来的写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中,我会借许多关于名作家的典故来启迪学生认识多读确实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怎样阅读才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呢?我要求学生把泛览和精读结合起来。我校地处山区,学生视野狭窄,通过博览群书,可以弥补这天然的缺陷。因此,我经常推荐一写好的散文、小说、论文和诗歌让学生读。借此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我用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名言,启发学生处理好泛览和精读的关系。要求学生把选入课本的范文,一定要精读,有的甚至要熟读成诵,并要求学生作些必要的摘录,写读书心得体会。

要提高学生的协作水平,除了强调多读之外,还要强调多写。只有多写多练,才会熟能生巧、得心应手。我除了要求学生要完策划能够学期的作文计划之外,还要求学生练习写日记或周记,模仿范文,练习一则小景、一个任务外貌、一次对话等小写作,让学生从仿到创,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五、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有人说,文章是改出来的。这句话说明一个道理,精心修改自己的作文是十分重要的。对学生的作文,除了教师修改之外,还教学会自己去修改,让学生养成自己的文章自己修改的习惯。学生明白,在作文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草率成文,不加修改,语句不通,错字连篇就交给老师。待作文发回来了,只看看分数,也不思考评语,就往书包一放,再等下次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老师辛苦,学生马虎,效果当然不会显著。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我强调要反复修改才能最后定稿。在课堂上,我还组织学生互相修改,作文发回来后再改,自己也亲自参与到学生中去谈论手上的文章应该怎样修改。由此让学生相信,好文章确实是改出来的。

以上是我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些做法,虽然这些都是老生常谈,但我坚信,只要师生肯下苦功,持之以恒,学生笔下的世界一定能越来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