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替利嗪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慢性湿疹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西替利嗪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慢性湿疹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施纯琪邓列华(通讯作者)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广东广州510630)

【摘要】目的:探讨西替利嗪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诊断确诊的慢性湿疹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行西替利嗪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对照组单纯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外用治疗。统计比较两组用药4周后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痊愈7例(23.3%),显效12例(40.0%);对照组痊愈3例(10.0%),显效8例(26.6%);治疗组总有效率(83.3%)高于对照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近期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医生选用。

【关键词】西替利嗪;复方氟米松软膏;慢性湿疹

【中图分类号】R758.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6-0020-02

ClinicalobservationonthetherapeuticeffectincombinationofcetirizineandFlumetasoneointmentinthetreatmentofchroniceczemaShiChunqi,DengLiehua(Correspondingauthor).

DepartmentofDermat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Jin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3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short-termclinicaleffectofcetirizinecombinedwithcompoundflumisoneointmentinthetreatmentofchroniceczema.MethodsFromDecember2016toDecember2017,60patientswithchroniceczema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treatmentgroupandthecontrolgroup.Thetreatmentgroupwastreatedwithcetirizinecombinedwithcompoundflumisoneointment.Thecontrolgroupwastreatedwithcompoundflumisoneointment.Thetherapeuticeffectandadversereaction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after4weeks.Results7cases(23.3%)werecured,12cases(40.0%)werecuredinthetreatmentgroupand3cases(10.0%)inthecontrol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inthetreatmentgroup(83.3%)washigherthanthatinthecontrolgroup(60.0%),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etirizinecombinedwithcompoundflumisoneointmentiseffectiveandsafeinthetreatmentofchroniceczema.

【Keywords】Cetirizine;Compoundflumetasoneointment;Chroniceczema

慢性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真皮浅层、表皮炎症性皮肤病,患者自觉瘙痒剧烈,临床上可见多种皮疹皮损表现,症状容易反复发作为皮肤科门诊中就诊的常见疾病,因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屬的生活质量,经常困扰着患者本身。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入选: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年龄18岁~65岁;性别不限,临床表现符合赵辩《临床皮肤病学》2010年第一版慢性湿疹的诊断;(2)征得患者同意,并能坚持至随访结束;(3)2周内无使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4)对皮质类固醇及西替利嗪无过敏史患者。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疾患的患者;(2)皮疹部位有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者;(3)伴有其他皮肤感染,必须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的患者;(4)孕妇或正值哺乳的妇女。

入选病例均来自本院皮肤科门诊,共60例,随机分为西替利嗪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组,复方氟米松软膏对照组。治疗组共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4.8岁~42.8岁),病程时间6个月~12年,对照组共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37.13岁~38.5岁),病程时间为6个月~10年,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贝分,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379),联合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奥深,香港澳美制药厂,HC20100009),每日早、晚各1次以薄层涂于患处,按摩1分钟使药物吸收;对照组复方氟米松软膏(奥深,香港澳美制药厂,HC20100009),每日早、晚各1次以薄层涂于患处,按摩1分钟使药物吸收。两组每周随访1次,观察两组用药4周后的临床疗效,回访记录皮疹情况。

1.3疗效判定的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肤厚度及皮损炎症程度4个方面。

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按无、轻、中、重分别计0、1、2、3分。各项指标的分值相加为疾病积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痊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60%~<90%,好转为疗效指数20%~<60%,无效为疗效指数<2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不良反应评估

若出现不良反应,给以相应处理并且退出试验。记录其发生时间、表现及转归等,并分析原因。

1.5统计学分析

治疗后评分变化采用计数资料组间率的差异性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60例患者经西替利嗪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组治疗后,痊愈7例(23.3%),显效12例(40.0%),总有效率83.3%;对照组单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后,痊愈3例(10.0%),显效8例(26.6%),总有效率6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慢性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患者自觉瘙痒剧烈,过度瘙抓可加重皮损,临床上可见皮损有多形性、红疹、丘疱疹、渗出,鳞屑及浸润,局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不同程度的苔藓样变,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表皮增生、棘层增厚,伴角化不全或角化过度,真皮浅层淋巴细胞浸润。内因主要与情绪变化、消化系统病症、过度疲劳、感染、内分泌失调、新陈代谢等因素有关;外因主要与食物、气候变化、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1]。

慢性湿疹多是由于Thl/Th2作用不平衡导致的,H1抗组胺药物在整个免疫反应的多个环节均可发挥其免疫调节的作用,通过调节T细胞相关炎症分子(如黏附分子、趋化因子以及炎症因子)发挥其抗炎的作用[2],盐酸西替利嗪为选择性组胺H1受体阻断剂,服药后,其可达到抑制组胺传递的效果,减少了炎症细胞的移动,抑制皮肤变态反应的发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皮肤瘙痒感受,在有效剂量下西替利嗪不易通过血脑屏障,且不会影响中枢神经而产生副作用[3-4]。

目前,对于慢性湿疹的治疗主要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但是,反复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后,其疗效随着时间而逐渐降低,且在治疗的同时,易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毛细血管扩张、多毛、局部萎缩、色素沉着等。含0.02%氟米松及3%水杨酸的复方氟米松软膏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复方制剂,其中氟米松作为一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3%的水杨酸可促成角质剥脱和脱屑等效果,利于稳定皮肤中保护性酸性皮层,特别是针对角质肥厚部位及慢性肥厚的皮损,也有轻度的抗细菌及抗真菌作用,水杨酸的加入可以促进糖皮质激素穿透到皮肤的深层部位,以增强其疗效[5]。

本文中60例患者经西替利嗪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皮肤厚度及皮损炎症程度四个方面的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系统性不良反应,是治疗慢性湿疹较好疗法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9-114.

[2]温禾,姚煦.抗组胺药物的抗炎特性[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7,11(1):69-73.

[3]李金平.观察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J].医药,2015,(2):10.

[4]高彦炜,王贵涛,钱中央,等.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13(7):644-646.

[5]曾招林,卢井发,陈晓明,叶小英,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86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4,28(12):1309-1310

[6]颜艳,鞠梅,于建斌,等.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2):l16-1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