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养护服务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2

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养护服务浅谈

李寿才

李寿才

(广州市市政工程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广州510060)

摘要:污水排水管网埋设于地下,会因为施工质量、运行年代、酸碱腐蚀、基础沉降错位等原因,使管道产生破损而造成的污水泄漏,甚至造成路面的塌陷,出现事故。因此,加强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养护服务尤为重要。

关键词:污水管网巡查清疏维护

引言:随着城市建设和生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开始重视加强地下污水管网等基本设施的管理。由于排水管网埋设于地下,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因历史原因及方法技术的限制,使得排水管道的运行状况一直处于滞后和较为被动的局面。在其部分或完全丧失输水能力,甚至造成污水四溢,对正常的生产或生活产生不利影响时,才被引起注意;在部分管内流量大、流速高的地段,破损的管道带走大量泥土造成路面的塌陷,因而出现事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本文结合相关污水管网设施的巡查、清疏维护规范(标准、规程)要求,主要目的是用于指导污水系统管网及附属设施巡查、清疏维护。

一、管养服务特点

1、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养护服务一般地处繁华地区,交通繁忙,行人众多,车流量极大,对巡查养护造成一定的影响,养护期间必须做好交通疏导措施。

2、管网沿线两侧可能存在管线(供电、供水、排水及电信管网等),施工时必须加以保护,再者,在进行管网维护过程中,原有排水系统被破坏的须采取临时导水措施。

3、污水收集管网系统养护服务处于城镇繁华地段,对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

二、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巡查

本文所指的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巡查包括巡视和摸查。

1、巡视工作内容

(1)、及时发现污水冒溢、拍门溢水、拍门、闸阀外观、井盖和井环缺损、违章占压、违章排放及影响管道营运安全的异常或突发情。

(2)、雨天时,对污水设施进行加强性巡视,对排水阀门进行控。

(3)、巡视发现问题要书面记录,对可能存在即时危险的情况,须采取必要的安防护措施。

(4)、对缺失井盖的窨井进行井盖补。

2、巡视频率

每天24小时对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及其附属设施进行不间断的巡视。

3、摸查工作内容

(1)、摸查管网的运行状况,包括井底积淤、管内积淤、充满度、水位和流速等情况,并检查窨井挂牌挂网情况,以及填写管线摸查信息记录表。

(2)、摸查河涌倒灌点和管网封堵墙。

(3)、遇到窨井被埋、管道走向不明、连接关系不清(雨污混接、支管暗接)等情况须查明窨井位置、管道走向。

4、摸查频率

每年对污水处理系统管网及其附属设施完成2次的全范围摸查。

5、巡查制度

(1)、设置专门巡查组,实行统一指挥的原则。巡查组配备巡视车,巡视人员为专职人员,在巡视车中配备一般性抢修、维护的生产工具。

(2)、巡查组按计划对污水管网现场巡查,在重点区域重点巡查核定断点、盲点、遗漏点,同时进行现场标记。

(3)、对巡视检查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管道检查的基本技能,熟悉必要的业务知识。平时应加强对巡视人员的管理和专业知识教育。包括:

a、主管人员应经常检查、巡视、填好检查记录表,并指出重点的检查地段。

b、定期召开巡视检查人员会议,汇报工作和互相交流经验。

c、规定巡视检查人员每天检查行走路线,并指定与另一地段巡视员相会时间和地点。

(4)、装配专用受理投诉、举报电话,以受理市民对市政道路排水设施遭破坏、故障的举报投诉,该电话号码应醒目地公布于各主要路段上和喷印于巡视车辆上。

巡查组负责市政设施投诉电话的接听、投诉信的接收及上访的处理,并对投诉内容立即进行现场核实,如情况属实则上报给业主作维修计划。同时,要将投诉处理结果回复投诉人。发现有工程施工或其它损坏市政设施的行为,应询问和了解情况,如属违章要立即说服制止,并向业主报告。

(5)、建立项目档案,对巡查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归档,并及时将巡查结果汇总。

三、管网及其附属设施清疏维护

1、管网清疏维护内容

(1)、管道、渠箱清疏及和污泥清运。

(2)、清捞检查井、沉砂井、进水井、拍门井、进水口等附属设施及污泥清运;

(3)、清除管内封堵。

(4)、及时更换或修补损坏、下沉、翘动或被盗的各类井环、井盖,调整井面标高至规范要求。

(5)、检查井挂(更换)标识牌和防护网。

(6)、对污水设施损坏而造成的水浸、地陷等突发事件现场进行围蔽。

(7)、疏通清理钢筋砼园函和盖板函,清运污泥。

(8)、对蝶阀、拍门等进行除锈、加油、油漆和保洁以及拍门配重调校等维护工作。

2、管网清疏

施工砂浆、生活垃圾、建筑渣土、粪便等引起的堵塞,应及时组织力量清掏。清掏的方法有:人工清掏、吸污车清疏、抓斗车清疏、水冲汽车射水疏通及人工进入管道内等清疏工艺。

(1)、检查井机械化清掏技术

1)、采用抓斗车清理检查井

对于检查井内沉积较多固态或半固态淤泥或垃圾时,宜采用抓斗车清理。

采用抓斗车清疏沉砂井时,车辆应直线停放在井口处;作业时,操作者不得离开操作柜,并密切留意周围情况;抓斗提升时,抓斗和吊臂下严禁站人:抓斗抓取淤泥提升至井口时,应留意有无杂物卡住:抓斗将淤泥放入车厢时,应将抓斗放低至厢缘以下,以防淤泥溅起危及路人;淤泥的装载量不宜超过车厢高度的2/3。

2)、采用吸泥车清理检查井

对于检查井内沉积较多液态垃圾时,宜采用吸泥车清理检查井。

停车作业前首先安放反光筒,揭开沙井盖,用竹杆试探井内污泥情况;

放吸泥管下井,加大油门开始抽吸,作业时一人操作阀门开关,一人合作用竹杆帮带吸泥管;

从水位窗观察水位,水满后打开排水阀门排水,检查井清理完毕后,收好吸泥管,清扫井边积泥,盖上沙井盖,收回安全标志。

(2)、管道清疏机械化施工技术

在管道清疏方面已实现机械化施工,采用先进的高压水冲车,只需配以少量人工作业。

1)、工作程序

将高压水冲车停靠在距井边0.8米左右的位置,安放反光筒。

揭开沙井盖与井口顺马路纵向放置,视管径大小,选择喷头并安装。

放下喷管进井内,利用喷射水压把泥拖回井边。

当喷头冲洗至上游井位,加大油门缓慢地卷收胶管。

将胶管卷回原位后,用泥钩子清理井内渠泥,用箩筐装运到泥斗,或采用吸泥车清理井内淤泥。清扫井面余泥砂粒,收回反光筒。

管道清疏

2)、注意事项

采用高压水冲车射水疏通管道时,应先检查电动机、水罐水置、射水胶管、喷头等。操作者不得离开操作柜;不得靠近喷头,以免伤人,同时要有专人指挥,与司机配合,做好防护措施;冲洗时,先将井口井璧快速冲洗干挣,用泥钩将喷头托入管道300mm后,才用高速水流冲洗管道;输水、洗车、清洗井环井璧严禁采用高压喷头:操作时,车辆应直线停放在井口处,当停车有困难时,胶管在井内进入管道的转角处,必须使用转向滑轮,防止胶管擦伤损坏。高压水冲车射水疏通管道适用于城市主、次于道,管径宜为Ф250mm~Ф800mm。

(3)、人工清疏

当疏通管径≥Ф800mm管道时,也可以采用人工进入管道内清疏。清疏前,必须查清管径,水深以及附近单位排放情况等。清疏时,作业现场严禁明火;作业点的井盖及其前后的井盖必须打开,经气体安全探测仪器或生物测试无善后,才能下井;严禁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和隔离式供氧面具,必须使用供压缩空气的隔离式防毒面具:严禁单独下井,井上应有两人监护:起吊渠泥时,吊物下严禁站人;渠泥及时清运,不得直接在道路上堆放,应放在密闭的容器申,避免污染环镜;清疏完毕。清点下井作业人员、用具。盖好井盖,清扫现场,恢复交通。

3、倒虹管的疏通

(1)、疏通双倒虹管时,可采用关闭其中一道,放水疏通另一道的方法。疏通直径小于或等于D=1000mm的倒虹管直线段时也可采用疏管机疏通、射水疏通等方法。疏通直径大于D=1000mm的倒虹管可采用人工加疏管机疏通、射水疏通的方法;

(2)、在通航河道上设置的倒虹管保护标志牌应定期油漆、养护,保持清晰完好。

4、排放口的清疏

(1)、应经常巡视,及时制止向排放口倾倒垃圾和在其附近堆物占压。

(2)、排放口标志牌应定期油漆,保持清晰完。

(3)、因河床淤积而导致水流受阻的排放口应定期清疏,保持水流畅通。

四、巡查、清疏维护安全措施

1、巡查安全保护措施

(1)、巡查作业人员必须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好反光衣,严禁穿拖鞋。

(2)、在巡查过程中,设置专职交协管员指挥交通。

(3)、巡查作业人员严禁在道路范围内戏逐打闹。

(4)、在实施巡查工作时,必须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在来车方向提前设置锥形警示筒及警示灯并用钢护栏密扣围蔽,并设置导向标志和施工标志,引导车辆通行

(5)、在模查井段起点及终点处设提醒标志,告知过往车辆减速慢行。

2、管渠清疏安全措施

(1)、工地前后或来车方向以及主要交通交汇处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注意事项或告示牌。操作人员必须穿带反光衣、反光服。夜间作业必须设置照明灯和警示灯。

(2)、检查井井盖开启后。必须立即加盖安全网或设置护栏。管渠维修或清疏的施工现场应设置护栏或反光锋简,实施围蔽作业,交通繁忙地段应设专人疏导交通。

(3)、作业现场严禁明火:车辆行人不得进入作业范围。

(4)、清疏管、井内部时,必须保持管、井内空气流通并达到规定要求,下井人员必须穿防水胶裤、防护服和鞋,戴防护手套及安全帽。

(5)、凡井深不超过3m,在穿竹片牵引钢丝绳和掏挖污泥时,不宜下井操作。

(6)、河涌清疏前必须对作业范围的管线进行摸底,必要时做好保护。并必须为清疏作业人员配备救生设备,且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熟悉其性能与使用。

(7)、渠箱清疏宜采用清疏船等机具;管道清疏宜采用电动或气动引绳器、机动绞车、高压冲洗车及吸泥车等机具。

参考文献:[1]《城镇排水管渠与泵站维护技术规程》(CJJ68-2007)

[2]《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CJJ6-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