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力培养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综合能力培养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彭云姝

沈阳大学音乐与传媒学院110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也不断深入人心,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音乐教学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为社会培养优秀专业音乐人才的关键课程。在当今时代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如果还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那么就不利于学生个人音乐路的发展。所以,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至为关键。本文将结合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探索综合能力培养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关键词:综合能力;高校;音乐教学;改革

有人说过所有艺术的形式表达,其最终目的就是音乐性,由此可见音乐在艺术中的地位有多重要。此外,音乐还能够为人类带来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带来美的享受,是一个人情感表达的有效途径。在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中,往往存在教学方法陈旧、教学理念落后等问题,这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已经完成不符合当下对于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所以进行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十分必要。在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应该着重注意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以往的只注重其音乐知识和音乐技巧的教学,综合音乐能力还应该包括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对于高校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学生音乐学习中的必要,更是其走向工作后的社会需要。

一、目前高校音乐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且落后

在很多高校的音乐教学中,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是限制学生提升个人音乐素养的一大阻碍。教师往往在教学中形成思维模式的僵化,沿用自己一直以来的教学方法,不结合当下时代的特点和学生的个人特点,这就导致了教学课堂的乏味沉闷,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遑论其综合能力的培养。在高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通常采用自己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法不仅仅效率低,而且由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所以教学质量也很难保证。

(二)理论知识教学比重大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知识理论的教学所占课程比重往往很大,虽然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是一个学生必须具备的,但是忽视了对于实践的教学,这就有些舍本逐末了。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综合音乐能力,并参与到音乐实践中去。所以,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也限制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综合能力培养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一)“互联网+音乐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互联网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传统行业中来。借助于“互联网+”的概念,高校音乐教学可以利用“互联网+音乐教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高校音乐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将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获取和筛选,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制定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课程。以往教师亲自演示带来的弊端也可以解决,通过录像的播放,大大降低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质量教学质量问题。而且,突破了以往单纯利用声音模式进行教学的局限,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能够根据音乐结合画面,类似于文学修辞中的“通感”,完成对于音乐的学习,更有助于学生培养其综合音乐素养。为了避免因为钢琴伴奏出现的节奏或者音准失准,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此外,通过“互联网+音乐教学”的方法,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获取资源进行学习,是培养其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1】。

(二)小组合作模式

在当下社会的发展中,越来越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集体意识,成了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中应该着重考虑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开创小组合作模式,将学生按照个性特点和学习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并分派任务,让每一个人都担负起完成任务的责任,在课堂中或者课下,通过集体协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不但能够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技巧的培养,更能够培养其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是培养其综合能力的一种途径【2】。

(三)体验式教学

音乐的特殊性在于,只有音乐表演者真正走入到音乐的世界中去,才能够完成技巧与情感皆完美地表演,否则只停留在形式上的表演不会打动人【3】。此外,体验式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在音乐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综合能力之一。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注重体验式教学的应用,体验式教学就是通过学生想象或者亲自感受的途径,完成音乐作品深入理解以增强其综合音乐素养的一种方式。比如在进行《黄河大合唱》的音乐鉴赏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观看影片的形式了解黄河边上人们的生活状况,或者到黄河岸边去感受其壮阔的魅力,对于学生增强自己的审美能力能够起到关键的作用。

(四)加强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音乐应用能力的一个关键教学方法,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所在。在目前我国的高校音乐教学中,由于缺乏实践教学的内容,所以导致学生在音乐表演中不能够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为此,教师可以积极联系合作单位,给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机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公益演出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够对于自己所学音乐知识、能力进行检验,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加以改正,还能够提前了解社会需求趋向,为自己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明确方向【4】。

结语

传统的高校音乐教学方法太过单一和落后,而且其注重理论大于实践的模式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符合当下时代发展对于综合型音乐人才的需求。所以,进行高效音乐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有利于学生个人音乐道路的发展,更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为此,需要建立顺应时代潮流采用“互联网+音乐教学”的方法改善教学质量,还应该建立小学合作模式提升学生合作能力。此外,体验式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共和应用能力上能够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荆嫄.高校音乐教学改革浅析[J].新西部,2018(09):154-155.

[2]张弛.综合能力培养视角下高校音乐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艺术评鉴,2018(01):101-103.

[3]黄慧.探讨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创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8):78-79.

[4]张艳.新课改下我国高校音乐教学改革的发展[J].黄河之声,2016(05):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