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

高艳艳

高艳艳(身份证号:320722197609260025)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各类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出现,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建筑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搞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首要的前提与任务,就是要不断的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本文在这里就分析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和当前建筑工程人员安全意识现状,并探讨了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一、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据建筑行业相关统计研究,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发事故占到事故原因的大多数。具体表现为,有章不循、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粗心大意不及时发现或处理异常情况;注意力不集中,操作过程中喧哗、交头接耳;随意拆卸设备上的安全附件;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缺乏或违章指挥,冒险作业;各部门之间不能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资料等。

人的行为是由意识控制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往往是由人的安全意识差造成的。也就是说,在工程施工当中,是要先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会有他们的安全行为;有了他们的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所以,在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当中,如何提高安全意识,使施工管理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都具有对施工安全的自觉能动性,就变的尤为重要。

二、建筑工程人员安全意识现状

(一)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安全知识缺乏作业人员文化水平低,在施工企业是一个普遍现象。当前工程建设工作量大,为满足施工任务的需要,大量招收临时工。而临时工文化素质是目前一线施工队伍的普遍特点。较低的文化水平,较窄的知识面,决定了他们对安全科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对新安全技术和方法的接受、理解较差,甚至拒绝接受。落后的安全观念,贫乏的安全知识,导致他们对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很难正确理解,对科学技术的应用不能主动学习、接受,安全技能也不全面、不过硬。

(二)管理人员存在“等、靠、要”的习惯有些一线管理人员把“安全”看作是安全监督的“事”,凡事无论大小,只要与“安全”拉上边的,都由安全监督“管”,主要表现在安全检查和整改是安全监督的份内事;安全检查查出的问题,你安全监督提出整改方案后我才去整改;或者查出了事故隐患,又舍不得花钱进行彻底整改;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也全由安全监督负责制订;从来不主动组织班组长进行岗位安全检查和整改。这种“要我安全”的意识,直接地影响了一线员工的安全观念,使他们也误认为安全是安全监督的事,与自己无关,使他们不会主动地关心安全。

三、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

(一)班组安全活动要如期进行班组安全活动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的手段。安全活动的内容主要是学习上级有关安全施工的文件,针对近期的工作重点学习规程的有关部分,对本班组一周来的安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要想保证安全活动的有效开展,首先必须从管理入手,必须监督检查到位,严格要求。一要有明确的规定,二要做细致的检查,促使班组必须正常开展活动,三是必须发挥好班组的管理者班长的作用。在安全活动的开展上,要求班组长对活动要有周密的组织,对班组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有全面的了解,并能总结的好,讲的清楚,使本班员工既能通过学习了解安全施工形势,又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在施工一线工作中,班组长与班组人员接触最多,了解的情况最详细,掌握的各种风险因素也最全面,对能不能执行好安全制度,是最有发言权的。因此,加强班组长的安全责任培养尤为重要。在加强班组长安全责任培养中,一是应该彻底消除班组长对安全工作的麻痹思想,增强“违章可耻,遵章光荣”的意识;二是注重班组长的选配工作,把那些懂技术、会管理、责任心强、善于发现问题的人,选配到班组长的岗位上;三是加强班组长的安全监督意识,让他们在岗位操作中充分发挥好安全监督作用。

(二)对全体员工普及安全知识当员工对安全的重要性认识后,要向员工灌输一些最基本的安全知识,要采取张贴安全标语、开办安全讲座、张贴宣传画等简单的方式向员工传授一些安全常识:如安全生产“三不伤害”、“四不放过”以及员工平时怎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把一些常用的、贴近生活的安全知识传授给员工,这些容易理解和接受,对提高安全意识有很好的作用。另外,要加强员工责任意识教育,作为企业领导人要履行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职责,克服做老好人、官僚、对工作不敢管、怕得罪人的错误意识。各级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加强安全生产督查和检查,真正使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下去。作为员工工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办事、去操作,如果一味地按自己的经验去办事,可能操作了99次不出事,到第100次出问题了。同时,作为员工还要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再先进的设备,如果岗位责任制没有落实到实处,等于摆设,还是不能解决安全问题。

(三)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力度做好安全培宣传是先导,通过宣传可以提高企业经营者、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安全文化的建设、增强控制事故和预防事故的能力。安全施工的宣传是多方面的,要不断地对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不断使施工人员认识到安全不仅是企业的事,也是自己的事,好的会受到表彰,不好就会受到制度的约束,从而在工作中做到自觉注意安全。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抓住每年‘安全生产月’的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向工作人员广泛宣传,采用宣传标语口号,也可以采取普及安全知识,知识竞赛、答题活动等形式,来检验安全生产宣传的效果。例如工地打出了“亲爱的工友们:在外打工,注意安全,一旦发生事故:别人睡你媳妇,打你孩子,花你的抚恤金!

打工安全,为你自己。”的安全教育标语,被大家称为史上最“狠”安全教育广告。

(四)营造安全氛围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的安全行为、安全意识与施工现场的安全氛围有很大的关系,个体的安全行为离不开现场的大环境,施工现场的安全氛围、安全文明施工条件对施工行为有很强的感染性,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条件差,施工电源不规范、脚手架私搭乱设、材料设备随意堆放、安全标识缺乏、孔洞盖板缺失,很轻易的削弱好容易建立起来的安全意识、助长施工人员对安全施工的淡漠,助长现场的违章行为;反之,现场材料设备堆放整洁、脚手架规范、整齐,电源布设安全合理、安全标识齐全、孔洞盖板规范,有利于降低安全隐患和违章行为,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这就是安全氛围与安全意识的互动性。

(五)运用风险管理做到超前控制要防止“心理失衡产生抵触情绪”,就要组织好班前会,工作负责人在分工时,应主动和班组成员沟通,着重培养员工“心理自我调适”的能力。分析每一位班组成员的情绪及精神表现,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带有特殊情绪者,主动让其休息,并重点监护新上岗人员的工作行为,严禁其独立工作。心理关怀是最好的沟通,班组成员之间应该互相照应,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管理者应擅于洞察其难,力求及早发现造成员工“心理失衡”的施工环境,一方面关心成员疾苦,努力解除其后顾之忧,调动其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找出根源,化解愤怒,以理服人,让当事人明白将怨气带入工作中的危害。使工作现场的每一位成员都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从而杜绝习惯性安全问题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1]李国臣.论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建立与培养[J].黑龙江科学,2014年2期.[2]韩守信,罗志雄.浅谈如何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J].能源与环境,2009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