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探究

郭强

郭强(新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洛阳471800)

【中图分类号】R74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181-02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78例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发作类型、发病时间、治疗效果等。结果78例癫痫患者中,有33例为早发性,经过治疗后,观察2-5周无复发现象,45例为晚发性,经过治疗后,出现6例复发,经过再次治疗后仍有4例患者停药后复发,且有2例因为持续状态用药下无效而死亡。结论为最大程度地降低癫痫患者的死亡率,在临床治疗时除了要明确病因并对症治疗,还应及时控制癫痫的发作。

【关键词】神经内科癫痫临床治疗疗效

癫痫病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疾病,多发于儿童与青年[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血管疾患的存活期也逐渐延长。临床治疗神经内科癫痫病,除了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之外,还应给予良好的护理,一旦治疗与护理不到位,容易造成患者癫痫的频发,最终导致生命危险。本院展开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8年3月-2012年7月收治的癫痫患者78例,均符合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皆无癫痫病的发病史,无其它疾病导致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表现有着共同的特征主要为:突发性、发生的时间短暂、间歇正常、重复发作等。其中男患37例,女患41例;年龄16-78岁,平均为52.1岁;早发性患者33例,晚发性患者45例。

1.2方法

1.2.1积极治疗原发病

在神经内科癫痫病患者中,常见的原发病包括了脑出血、脑梗死等,因此必须对这些原发病进行治疗,采取控制血压与血糖,以及降颅压等方式,充分改善患者脑部的血液循环及供氧,同时使得体内的水电得以平衡,也能维持内部的营养,最终也能起到对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的效果。

1.2.2迅速控制癫痫的发作

对患者行静脉注射10-20mg地西泮,当对癫痫的发作控制之后,应及时给予肌注0.1-0.2g苯巴比妥钠,平均8h进行一次,维持2d。若患者的癫痫频发,或者发作持续不断,则应行静脉滴注60-100mg地西泮+5%的葡萄糖,维持滴注12h,之后再根据前述的方式行肌注苯巴比妥钠。若采用前述方式治疗依然发作的患者,则应给予口服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进行治疗。

1.3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患者的癫痫发作类型、发病时间、原发病的情况、发作同脑血管疾患部位之间的联系、治疗效果等。

2结果

2.1发作类型

本研究78例患者中,单纯部位的发作有38例,复杂部位的发作有40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有13例,其中包括了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出血7例及3例大面积脑梗死。

2.2发病时间

其中早发性患者,即脑血管疾病发生后两周内便发作癫痫有33例,晚发性患者,即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大于两周发作癫痫有45例。

2.3原发病情况

78例癫痫发作患者中,有31例原发脑出血、39例原发脑梗死、8例原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2.4癫痫的发作同脑血管部位之间的联系

本组有54例为皮层病变,有18例为皮层下病变,有6例为并存皮层病变与皮层下病变。

2.5临床治疗效果

33例早发性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2~5周并无复发现象,而45例晚发性患者经过治疗后,出现6例复发,经过再次治疗后仍有4例患者停药后复发,且有2例因为持续状态用药下无效而死亡。具体的数据分析详见表1。

表178例癫痫患者治愈情况

癫痫类型例数治疗后复发再次治疗后复发死亡

早发性癫痫33000

晚发性癫痫45642

总计78642

3讨论

神经内科癫痫病属于脑血管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有着很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3,4]。当癫痫发作,若不及时处理,往往会引发大脑耗氧量与耗糖量的急剧增加,加之治疗不及时,那么就会引发电解质的紊乱,或者是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严重的会导致患者的脑部产生永久性损伤。

本研究采用的药物有地西泮与苯巴比妥钠等,其中及时采用地西泮静注,能迅速对癫痫的发作进行控制,随之给予肌注苯巴比妥钠,除了能使得药效得以维持之外,还能保护脑组织[5]。通过分析可知,在早期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及时控制癫痫病灶的形成,从而使得癫痫发作得以控制,此时不用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反之,晚发性癫痫的病灶已经形成,会对大脑皮层的运动产生影响,比如说异常神经放电,因此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以此防止复发。

参考文献

[1]赵琼,李翔.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分析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2,09(23):112-113.

[2]陈俊抛.神经内科癫痫病临床分析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6):526-527.

[3]张冀平.癫痫病的防治[J].人人健康,2011,(15):23.

[4]马丽雯.脑血管病后症状性癫痫54例临床分析[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5):89-93.

[5]樊春秋,贾建平,黄小钦,等.难治性癫痫60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