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改良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体位改良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张亚男

哈尔滨市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1505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体位改良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90°正侧卧位手术体位,观察组采用支腿架摆放侧卧位的改良手术体位,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气道压的变化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野质量、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采用支腿架摆放侧卧位的改良体位,可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体位改良;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7)03-094-01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随着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且已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临床实践发现,手术时采取的90°正侧卧位常规手术体位可以影响施术者的站位和手术操作,给手术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影响[1]。为此,我们根据临床的实际经验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体位进行了改良,以期为其临床手术操作及护理干预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11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1.4±10.7)岁;左肺22例,右肺3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47-78岁,平均年龄(61.1±10.2)岁;左肺24例,右肺31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于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采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90°正侧卧位,即患侧在上,双手臂向前伸直,自然放于双层托手架上,约腋下5cm处垫一垫子,双侧用骨盆固定器固定,内放置小海绵垫保护下体器官(会阴或阴茎等),再在双腿之间放置1个垫子,采用约束带约束。观察组采用改良体位,即支腿架摆放侧卧位,患侧在上,健侧卧位90°,将单层搁手板于腋窝平行固定于手术床边,再于搁手板上方10cm处用固定器固定支腿架,用来代替传统的双层托手架,让健侧上肢自然放于单层搁手板上,患侧上肢自然屈肘,上举并自然放于支腿架上,双手臂似抱球状,具体高度视情况而定,以患者舒适、方便手术为原则,其他情况同对照组。

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气道压的变化。采用标准Fromme量表评价术野质量,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评价患者的舒适度以及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压疮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分析所有的数据,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中SBP、DBP以及气道压变化比较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SBP、DBP以及气道压的变化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者术中SBP、DBP以及气道压变化比较(x±s)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微创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凭借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完善的医疗设备以及娴熟的手术操作等优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备受医患青睐,而得以广泛应用。然而,随着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不断推广,临床发现,胸腔镜下开展肺癌根治术时,常规90°正侧卧位双层托手架会影响施术者的站位和手术操作,从而导致输液暴露质量较差,进而增加手术时间和手术风险,且患者舒适度较差、应激反应较大,不利于手术的进行[2]。为了解决这种常规手术体位的缺点,避免使用双层托手架,本研究采用改良手术体位,即“支腿架摆放侧卧位”,让患者将患侧上肢放于支腿架上,由于支腿架高度和角度可以任意调整,不会影响施术者的操作,且能够让患者更加舒适,应激性较小,故能够更好地契合手术的需求,从而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促进预后[3]。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气道压的变化较小(P<0.05);观察组术野质量、舒适度以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采用支腿架摆放侧卧位的改良体位,可以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亚红,朱海棠,丁晓兰.十字交叉改良侧卧位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2016,6(26):100-101.

[2]卢秀英,江小芳,金海龙.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体位改良与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1):38-40.

[3]邹美萍.体位改良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