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急救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院前对急性心梗患者进行急救措施

谭尧

谭尧(德江县人民医院565200)

【摘要】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梗死患者106例,其中56例患者由我院出诊进行院前急救作为研究组,其余50例患者由家属或自行至我院急诊科进行救治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预后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入院前死亡和入院后死亡比率明显降低,存活率明显提高,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心源性休克、左心衰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适合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疾病的严重类型,发病早期患者便处于高危状态,病情变化急剧,患者死亡率较高[1]。发病早期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改善患者的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因此,本文对我院出诊进行院前急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情况预后情况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梗死患者106例,其中男59例,女47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为62.52±9.76岁;其中前壁梗死32例,侧壁梗死48例,下壁梗死17例,后壁梗死9例。上述入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3]。56例患者由我院出诊进行院前急救作为研究组,其余50例患者由家属或自行至我院急诊科进行救治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平均年龄以及梗死部分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发病后由家属护送或自行入院,入院前未进行医护人员的抢救干预,入院后进行常规的抢救治疗。研究组患者发病后由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急救前的准备:急救时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立即出车并携带好所需药品及急救器械,途中可通过车载电话与患者家属联系,指导其保持患者静卧休息、镇静,并尽量清除患者口咽部分泌物;②病情诊断:到达现场后立即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情况,常规进行心电图的检查,对于心律失常、室颤以及停搏等患者及时采取现场处理;③镇静止痛治疗:可采用硝酸甘油、哌替啶等药物缓解患者胸部的疼痛,患者一旦出现呼吸、心跳骤停症状,立即进行气管插管,并采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或电除颤等抢救措施;④现场予以适当的溶栓及对症治疗:对于症状明显,且无禁忌症的患者应迅速行溶栓治疗,必要时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预防冠状动脉再闭塞或缺血,为进一步的溶栓治疗赢得宝贵时间;⑤建立静脉通道:选择靠近心脏的大静脉建立通道予以防室颤治疗,尽早给予扩充血管药物以减轻心脏负荷,同时进行心率失常监测,以防止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⑥转运及监护: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应及时转送至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转运途中对患者进行全程监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随时做好除颤准备,同时与医院相关科室通报患者病情及到达时间,做好院内外急救的交接工作。

1.3评价指标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预后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临床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预后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比较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入院前死亡和入院后死亡比率明显降低,存活率明显提高,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预后情况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表示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心源性休克、左心衰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表示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由于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引起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导致心肌坏死疾病[4]。患者在发病1h内的病死率较高,约占死亡人数的50%左右。因此,对该病患者给予科学的院前急救及转运是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5]。院前急救人员在实施急救时应依据患者具体症状,做出准确地诊断,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入院前死亡和入院后死亡比率明显降低,存活率明显提高,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心源性休克、左心衰及室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取院前急救措施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存活率,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适合基层医院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秀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蛇志,2011,23(1):76-77.

[2]刘伟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对预后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11):39.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29(12):710.

[4]廖湘斌.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和转运对患者预后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15):3191-3192.

[5]陈碧.院前急救在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