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 2

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

朱文博竹赢

蚌埠市气象局

引言: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虽然不能操控自然,但是也不会对气象灾害束手无策,而能借助于相关的科技手段影响天气变化状况,做好防灾和减灾工作。美国在20世纪初期就研制成功相关的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干预降雨状况,但是前期的使用手段较为简陋,主要是向空中发射碘化银等颗粒,影响云层的降雨量,但这也使人们干预了天气状况,是人工影响天气的一次进步。人工影响天气不仅仅能够影响降雨量的多少,也能减少和增加冰雹或者雨雪天气的状况,从而服务气象减灾。我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发展,人口数量也得到了控制,所以为更好的兼顾生态可持续发展,我国就要使用人工影响天气的技术,通过适当的气候干预减少灾害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1、人工影响天气对防灾减灾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频繁发生,尤其是干旱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气候逐渐趋于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水资源匮乏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工影响天气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局部大气层施加影响,实现增雨增雪、消雨消雾、防雹防霜等活动,达到趋利避害的没目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开展,不仅是农业抗旱和防雹减灾的需要,也是保障水资源安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等需要,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人工增雨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

人工增雨是采用人为的方法对一个地区上空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影响,开发云中潜在的降水资源,通过人工在云中增加足够数量的冰晶,因为冰面上的饱和水气压比水面要低,因此在云内的水滴中增加冰晶时,水滴中的水会自动蒸发并凝集到冰晶上去,使冰晶不断长大,大到空气的浮力不足以支持它们的时候,便会落到地面上形成雨(或雪)。有人又把云中的水喻为一座水库中的水,闸门开启的小,流出的水量就少,当通过人工向云中撒播催化剂以后,就如同把这座"小水库"的闸门开大,水便会多流出来一些,增大云的降水效率,以达到人工增雨的目的。

目前。人工增雨使用的催化剂通常分为三类,一类是可以大量产生凝结核或凝华核的碘化银等成核剂;第二类是可以使云中的水分形成大量冰晶的干冰等制冷剂,第三类是可以吸附云中水分变成较大水滴的盐粒等吸湿剂。碘化银、干冰等是适用于温度低于0℃冷云的催化剂;目前我国主要是对冷云实施人工增雨。

飞机、高炮、火箭是把催化剂播撒到云中的常用人工增雨作业工具。高炮和火箭是在弹头和弹体内装填适量的碘化银,从地面发射到云中适当部位后爆炸播撒或沿火箭弹道喷撒。人工制造冰晶或大水滴,促使更多的云水转化为降水。

3、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3.1人工降雨降雪

干旱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繁的一种自然灾害,而且旱灾对于农业发展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农产品会因此严重减产,也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干旱在我国北方发生的几率很大,我国北方的水资源也是相对比较匮乏,而且降水量不均匀,通过人工降雨和降雪能够缓解旱灾造成的危害。人工降雨或降雪的方式是通过各种先进的技术完成的。

(1)利用飞机进行人工降雨,通过选用小型的飞机,结合地区的天气情况,选用催化剂进行合理催化。该种方式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和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而且效果明显,使用范围灵活,催化的范围较广。

(2)利用高炮和火箭的方式进行催化,该种方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3.2人工消雹

冰雹对于农作物的危害很大,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需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消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冰雹灾害造成的影响,减少经济损失。在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人工消雹的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而且起到很大的效果,提升了经济效益,我国当前应用到的人工消雹的方式是通过过量撒播催化剂,能够有效抑制冰雹的生长和灾害的形成。还有一种是通过云中爆破的方式,在爆炸发生之后,会产生一种冲击波,能够上升到气流中,会组织冰雹云的增加,促使空气中的冷水滴冰晶化,也就会限制冰雹的形成,减轻冰雹对农作物的伤害。

4、对人工影响天气发展的建议

4.1完善气象观测体系建设

人工影响天气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为更好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可通过完善气象观测体系建设,加大气候观测系统、天气雷达、雷电监测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增强气象保障能力,提高灾害天气的检测和预报能力,寻找最佳人工影响天气的作业时机,改善气候预演变化情况,使其朝着有利的气候发展。另外,充分利用各观测设备和作业设备,购置新应用设施,更好地服务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提高人工增雨、防雹等作业效果。

3.2增强后备力量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需要在现代化科技的基础上,依赖一批高素质技能人群,才能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效益。因此,要增强该方面的后备力量,加快研发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条件预测、催化及效果检验技术。同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在不断进行创新的同时,加强对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人员的培训,使其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知识,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服务于人工影响天气事业。

3.3增强防灾减灾的意识

对于防灾减灾工作,各个地区政府能够加强重视,将抗灾减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事情来做,加大防灾减灾力度,能够将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对于防灾减灾工作,需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增加各种各样的设施设备,能够充分保证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每一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都有各自的特色和方法,需要抓住区域之间的不同之处,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3.4健全法规制度

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确保各项科技措施正常运行的前提,对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要对作业点进行考察,确保作业点的安全性、有效性,做好全面安全防患体系,制定应急对策,严格要求工作人员遵守作业规则进行作业,确保安全、有效地开展技术活动。

结语:综上所述,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威胁,因此,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始终是我国气象部门工作的重点。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不仅能够有效的起到气象防灾与减灾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害。所以,在未来的发展中,务必要从法制、气象观测体系以及后备力量储备入手,提高我国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水平,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柳青,郭鑫宇,曾江.关于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公告发布的思考[J].资源与环境科学,2014(15):274-275

[2]王松虎,李天宇.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资源环境,2017(18):167

[3]李润飞,纪园明,黄金福.人工影响天气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J].农业资源与环境,2011(2):214-215

[4]邓敏.浅谈人工影响天气在气象防灾减灾中的作用[J].资源环境,201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