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的心理护理

于桂蓉

于桂蓉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产科(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聋哑精神病孕产妇这类生理残疾的病人,其异常的思维情感不能通过语言途径反映和交流,在观察整个产程过程中,使其症状变复杂而难以理解,本人介绍了采用语言交流的方法:①应用首因效应,沟通护患感情;②掌握体语特点,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③注意环境对心理的影响;④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⑤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等心身护理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健词聋哑精神病孕产妇心理护理

聋哑精神病孕产妇在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异常一般是通过语言表露出来的,然而聋哑精神病孕产妇这类生理残疾人患精神病,其异常的思维、情感不能通过语言反映出来,在观察整个产程过程中,因而使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的怪异行为表现更加复杂化,我们应用非语言交流的方法实施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⒈一般资料

自2008年以来,我科收治聋哑精神病孕产妇47例,年龄是20-35岁,其中精神分裂病12例,反应性精神病10例,躯体感染所致的精神障碍24例,癔症1例,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⑴

⒉护理措施

2.1应用首因效应,沟通护患感情

首因效应是人们首次接触某一事物所获得的情感,由此而形成的第一印象。⑵良好的首因效应是我们接触此类孕产妇病人的重要条件,病人由于先天性聋哑,文化水平低,社会接触面小,一般存在恐惧、自卑心理。他们常通过观察别人的表情,护士与家属谈话的语气、表情来判断自己的处境。我们认为“微笑”是一种表达美好感情的语言,所以首先用“微笑”接待新入院病人及其家属,并向家属请教病人常用的手势,如进食、睡眠、排泄、索要物品等。我们用热情的语言加体语向病人介绍卫生间、开水房、餐厅等,并请家属用手势做“翻译”。病人看到我们的热情态度,解除了由于初来这个陌生环境而产生的陌生感、不安全感和孤独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产程实施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2.2掌握体语特点,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

体语是聋哑人的主要交流方式,是以目光、面部表情、头部、手、躯体各部分姿势动作传达信息,并以仪表举止、神态、情感、气质等表现传达某种思想意识。⑶他们常用手语来表达感情。手语有规范性和不规范性两种。本组病人均未进过聋哑学校,其手势大都属于不规范性的手语。由于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的思维紊乱,其手势更是复杂难懂,因此,更增加了病人的焦躁情绪,影响我们对产程,病情的了解,使治疗难以顺利进行。为此,我们向市聋哑学校的老师了解聋哑人常具备的心理及性格特点,学习生活中常用的规范及不规范的手语,结合精神病专业知识耐心分析,收到较好的效果。我们分析根据病人的产程进展,在子宫口未开全之前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用手语表示我们是朋友,不会伤害你,并轻轻握住病人的手,拍其手背,给她理顺头发,擦擦汗,抚摸产妇的腹部等随意的交流方式。病人紧张恐惧明显好转。病人手指腹部示痛苦状,我们分析可能是子宫收缩疼痛,及时嘱其张口呼吸,产房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充分评估,全程陪护直至分娩结束,没有发现并发征,。

2.3注意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虽然感受不到声音的信息,但可通过其他器官,如皮肤、眼、鼻、舌与外界交流信息。因此,病室及产房环境、温度、空气、光线及病人之间相互影响都能左右病人的心理变化。病室及产房清洁整齐,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光线柔和,使病人感到温馨,可减轻病人的烦躁情绪,如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看到重病人躁动或者我们护理此类病人时的行为动作,可给其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我们为1例躁动病人实行保护性约束时,被1例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看见,即大吵大叫,狂躁不安,并示意将病人的约束带解除。我们将约束带解下将此病人安置在隔离间保护,又让这例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看着我们将约束带从窗口扔出去,病人才安静下来。因此我们安排床位时注意不将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与重危病人及躁动病人安排在同一房间,以免相互影响。在医疗护理过程中还注意形体表现,以熟练的动作、和蔼可亲的态度,通过病人的视觉影响病人情绪。大部分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是否认患有精神病,对治疗不理解而拒绝。为防止由于强行治疗造成病人的恐惧,影响其对我们的信任,影响护患情感沟通,我们进行注射时,先让她看我们给其他病人熟练敏捷的操作,注射后让病人用手语告诉她:不痛。这样病人一般可以顺利地接受治疗。

2.4满足病人的需要

需要是人类为了生活所必须的事物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类行为的动力,个性积极性的源泉。⑷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的需要层次一般是生理需要上升,安全需要突出,爱和所属感迫切、自尊和自我价值感受挫与维持,自我实现的需要被压抑。即高层次需要受挫,低层次需要相当突出。根据病人这一特点,我们注意在生活上给予关心,体贴和帮助,并争取家属及社会对病人的支持、照顾和理解,尽量满足孕产妇病人的需要,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

2.5严密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因思维、情感、行为的异常及本身的生理缺陷,常缺少主诉或主诉不确切,加上抗精神病药物的作用,使机体皮肤、消化、呼吸、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受到影响,易发生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因此,严密观察病情才能了解病人及家属不能确切表述的症状。对新入院病人应观察全身有无我伤及由于躁动引起的内伤,以免贻误治疗。如1例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入院时发现手腕部、头面部外伤,后发现病人有时手捂胸部不敢咳嗽,X光片示肋骨骨折,给予及时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其接受治疗的态度,治疗效果及副作用。通过病人异常表情、动作、作为,从中分析可能发生的问题。对于病人微小的体语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早处理。

⒊体会

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以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焦虑人际关系等较敏感。护理聋哑精神病孕产妇病人时应具备全心合意为病人服务的品德,高度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精神,尊重、关心病人,对病人的生理缺陷不嘲弄、不讥笑、相互理解、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准确掌握精神症状,应根据其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原则有步骤得进行护理。此外,妇产科护士还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及社会知识、学会哑语,以便掌握病人的心理变化,实施有效的心身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德森主编。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案例。长沙:湖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89.525—530。

2.王社芬,王春英。人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1994,29:168。

3.陈淑清,刘静芬,宋文良主编。精神科临床护理。长春出版社,1992.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