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医脾生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论中医脾生血

姜涛1陈钢2刘秀华2刘建1王巧利1

姜涛1陈钢2刘秀华2刘建1王巧利1

(1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621000)

(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摘要】脾生血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本文从脾生血主要为血液生成提供原料、脾主运化以化生气血,脾生血的现代中医学认识三方面论述了中医学的脾生血理论。

【关键词】脾生血;《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R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299-02

脾生血的理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决气篇》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这里的中焦即指脾胃。《灵枢》认为“五谷之精液,和合而为血”、“血者,水谷之精也”。《灵枢·决气》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即营气是生成血液的物质之一。《名医指掌·诸血证》云:“血者,水谷之精也,生化于脾。”由上可知,脾主司运化水谷,生成精微,而水谷精微又可化生营气,营气生成血液,所以血来源于水谷之精,血的生成依赖脾运化水谷,生成水谷精微,化而为血。张景岳在继承前人有关脾生血理论的思想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提出血生化于脾。正如《景岳全书·传忠录·脏象别论》中所云:“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而实生化于脾”。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治疗阴血亏损之证,常以脾胃为主要环节进行治疗,凡阳气虚弱不能生阴血者,每用六君子汤补脾气而生阴血,阳气虚寒者,则加炮姜等,他认为:“血虚者,多因脾气衰弱,不能生血,皆当调补脾胃之气。”清代武之望也说:“大抵血生于脾土…。”明·孙一奎《赤水玄珠全集·调经门》亦曰:“夫血者,水谷之精气也,…补脾和胃,血自生矣。”明代薛己认为“脾胃为气血之本”(《明医杂著·丹溪治病不出乎气血痰郁》)。《明医杂著·痰饮》中有:“血虚者,多因脾气衰弱不能生血也”。《类经》有:“言营血化于中焦,随气流行以奉生身,如沤处浮沉之间,故曰中焦如沤也。”即言气血化生于脾。

《医法圆通》曰:“阳明为五脏六腑之海,生精生血,化气行水之源也”。血的生成也离不开胃、小肠与脾共同作用,胃又称“水谷气血之海”,其与脾相为表里,同属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明周慎斋《周慎斋遗书》云“人以血为主!胃乃生血之源……”《明医杂著·附方补中益气汤》中记载:“胃为五脏之本源,人身之根蒂。”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血液的化生,离不开胃和脾的共同作用。胃与脾在中医藏象理论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素问·五藏别论》说:“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源也。”《素问·玉机真藏论》又认为脾为“中央土,以灌四傍。”脾与胃同属五行之土,同居中州,一脏一腑,一阴一阳;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二者纳运相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共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精微的运输、布散,同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共同承载生血的功能,即脾胃生血。脾胃能够生血,其实也涉及了小肠的部分功能,小肠能够化物,将水谷进一步化为精微物质以供血的生成。

黄世林[1]认为,中医学的脾并非单指解剖脾,其内涵更为丰富、是一个功能的集合,中医脾的生理功能涵盖了现代医学研究中胃、大小肠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据此,黄氏在脾胃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血液病发病及治疗特点,将包括脾、胃、小肠在内的具有受纳腐熟传输水谷、促进化生血液的脏腑统一归纳称为广义的“脾”,即“脾系统”。将其共同完成的消化吸收、化生血液等过程统称为“脾生血”,并由此确立了应用“脾生血”理论进行相关血液病辨证治疗的学术思想。

1.脾生血主要为血液生成提供原料

血液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二者都来自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脾胃消化吸收而生成的水谷精微,脾胃健则气血生化有源。《灵枢·决气篇》言“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若脾胃有疾,尤其是脾胃虚衰,饮食受纳减少,转输运化失常,水谷精微不足,气血失其化源,必致气血虚损。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胃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明孙文胤《丹台玉案》曰“盖人身之血,皆资于饮食以生者也…胃能化饮食,饮食能生血。”喻嘉言《医门法律》曰“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

2.脾主运化以化生气血

脾生血的关键是脾主运化功能。运,《康熙字典》谓:“转也,动也”,“行也,用也”,“行之不息也”,“转输也”。故运可表述为运转不息、转输;化,《康熙字典》谓:“天地阴阳运行,自有而无,自无而有,万物生息,则为化。又泛言改易,亦曰变化”,又“能生非类曰化”。故化可表述为物质的生成、消散、转化等。脾主运化指脾气将饮食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化生气血津液濡养全身,从而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素问·经脉别论篇》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脾的运化功能旺盛,才能保证将水谷转化为精微,再运输、布散全身,化生为精气血津液。脾的运化功能是脾生血的前提和基础。

3.脾生血的现代中医学认识

现代研究已证实,脾在胚胎期可造全血细胞,出生后仅造无粒白细胞,在机体处于某些病理状态下可恢复造全血细胞功能。衰老的红细胞可被脾内巨噬细胞吞噬分解而清除。脾通过酶、线粒体等微观介质的参与完成其运化、生血的功能。线粒体作为“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ATP的生产基地”、“细胞的动力站”之称,可见,从现代医学认识的角度,脾是一个造血器官,尤其在胚胎时期,它更是一个重要的造血器官。这与中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有着密切的联系。

罗梅宏[2]认为食物中的铁在小肠上皮细胞首先转化为可吸收的二价铁,再由脾“受气取汁”以三价铁形式进入血液循环(体内贮存之铁依靠脾运之功,转输至血液,再与小肠吸收之铁一并经脾之升清,布散于肾,经肾之命火温煦,变化而赤“生成血液”多余的铁被转运至肝和脾贮存起来)如此,脾通过“中焦受气取汁”这一主动转运环节,对铁按需利用,反馈性调控小肠的吸收和肝、脾贮存铁的释放,实现铁在小肠、骨髓、肝和脾间的循环往复、周流不息的动态平衡。

对脾虚、脾不统血患者血小板功能及超微结构进行研究,发现这类病人血小板数基本正常,但血小板之膜糖蛋白结构发生变异,导致血小板黏附、收缩功能下降。另外,脾虚证患者的血液流变表现为高黏状态,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压积明显降低,血流速度减慢等改变,说明在脾虚状态下,存在明显的微循环障碍,机体处于缺血缺氧状态,这可能是脾虚患者出现倦怠懒动、面色无华等症状的原因。

脾脏是体内最大的淋巴器官,含有大量的免疫活性细胞,这些活性细胞可以释放大量造血因子,因此在机体防御和造血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脾虚小鼠模型单核细胞的吞噬指数及校正吞噬指数均降低,碳粒廓清指数下降。在免疫细胞因子的研究中,脾气虚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抑制IL-2介导的免疫反应)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外周血单核细胞经LPS刺激后产生的IL-15的活性及经PHA刺激后产生的IFN-γ的活性均低于正常。

【参考文献】

[1]孙锋.黄世林教授运用“脾生血”理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5:14.

[2]罗梅宏.从“脾主运化”和“运脾生血”理论探讨慢性病贫血的中医病机和治疗[J].中医杂志,2013,54(18):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