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薄浮法电子玻璃的成型与退火工艺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关于超薄浮法电子玻璃的成型与退火工艺探讨

袁伟

清远南玻节能新材料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超薄浮法肋电子玻璃加工成型控制,进而研究了其主要是退火工艺。从而能够更好地把握超薄浮法肋电子玻璃加工成型及退火工艺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加工成型及退火工艺的各项功能优势,加工制造出高质量的超薄浮法肋电子玻璃,促进我国玻璃加工制造企业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超薄;浮法电子玻璃;成型;退火工艺;

前言

超薄浮法玻璃(Ultrathinfloatglass),主要是指运用浮法的工艺所生产出的一种超薄玻璃。该项工艺当前最薄可达到0.1mm的厚度,属于一项玻璃加工制造最为先进的工艺技术。超薄的浮法玻璃,其有着较为稳定的化学性能、较高的硬度、较为平整的表面、较高的透光率等功能优势。电子玻璃(Electronicglass),通常指0.1mm-2mm厚度超薄的浮法玻璃,可广泛应用于光电子、微电子等领域,用于磁光、声光、热电、光电等各类功能性元器件玻璃材料的加工制造。那么,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持续性发展,带动了玻璃加工制造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传统的玻璃加工成型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于当下的发展需求,超薄化的玻璃必将是众多玻璃加工制造企业未来的发展主流。那么,我国的玻璃加工制造企业若想把握住这一发展主流实现突破性发展,就需以超薄浮法的电子玻璃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工成型及退火工艺予以深度的研究。从而能够探索到最佳的加工成型控制方法,充分发挥退火工艺各项功能优势,加工制造出最具客户满意度的超薄浮法性电子玻璃,为我国璃加工制造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助力。

1、成型控制分析

1.1合理设定锡槽成型的温度场

如图1所示,该图为0.7mm普通的钠钙超薄式电子玻璃锡槽的温度场所设定的典型模式。那么,从图中即可看出该玻璃液在进入至锡槽之后,在其拉边机的区域之内,在经过该拉边机展薄作用之后,温度逐渐下降,经过锡槽的出口进入到退火窑内。超薄玻璃成型过程,其与其它塑性的材料较为相似,主要分为成型与定型两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虽超薄玻璃成型基本原理与普通类型浮法玻璃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超薄玻璃其厚度分布、微观的波纹度、边部的翘曲等各方面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化。因而,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合理设定锡槽成型的温度场。

图10.7mm普通的钠钙类超薄电子的玻璃锡槽温度场设定的典型模式示图

1.1.1拉引量匹配的确定

普通的浮法玻璃,其锡槽的温度场一般由玻璃液自身所带入热量予以维持的,为确保锡槽的高温区域内温度,需在其前区域内增加高温区域水包,以起到降温的作用。针对于较低的拉引量条件下所生产的超薄类电子玻璃锡槽,则情况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基于超薄玻璃实际生产期间会受拉引速度限制作用,并不适宜在较大吨位拉引量条件下实施生产。因此,需先将拉引的最适宜速度确定好,利用该拉引速度来进行拉引量的推算分析。而所推送出的拉引量可作为生产线的初始设计基础性依据,有助于其与熔窑之间的匹配程度,伴随着玻璃厚度逐渐降低,该拉引量也会随之降低。

1.1.2流道温度的科学确定

在确定好拉引量之后,就需进行流道温度的科学确定。若流动的温度过高,则就会对玻璃其在锡槽内部摊平及成型产生不利影响,缩短了流量闸板的使用寿命。若流动的温度过低,则会出现锡槽内部温度场处于较低的状态之中,需开启大量锡槽的电加热来保持着适宜的温度,足以表明其会对于节能与成型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需相关技术人员需综合地平衡,建立一个可满足于实际生产需求的一个流道的温度指标,以维持流道温度场处于正常范围之中,保证超薄浮法的电子玻璃成型质量及效率。

1.2合理控制锡槽的内板形

如图2所示,为超薄电子类玻璃其在锡槽内部大致的板形。通常情况下,锡槽腰部可达到最宽,而后逐渐收缩,借助拉边机作用对玻璃板的收缩率予以合理控制,伴随着其温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玻璃板以其所设定的厚度与宽度予以定型处理,逐渐进入到退火窑当中。在该加工工艺之下,必须严格把控锡槽纵向的温降梯队及横向的温差等,以实现最适宜纵向的温降梯度及横向的温度来分布至锡槽的出口处,有利于对切割、波纹度及翘曲的有效控制。

图2不同锡槽的电加热性分为环境之下0.55mm超薄的电子玻璃实际厚度分布比较示图

1.3科学设置拉边机的参数

拉边机的参数,其主要的设置原则为:前区必须保持着缓慢的速度,后区则速度逐渐加快。如图3所示,为0.33mm厚度的超薄电子类玻璃的拉边机实际速度图。通常,首对的拉边机其速度可确保锡槽前端的最为适宜的宽度。该拉边机头实际的压入深度以主要拉薄区域为最深,在15-25mm范围,而后部区域逐渐变浅,为避免玻璃板出现摆动情况,就需控制边部的应力,科学设置拉边机的参数。

图30.33mm厚度的超薄电子类玻璃的拉边机实际速度示图

2.退火工艺研究

2.1严格把控玻璃边部的光边宽度及厚度

如图所示,为超薄浮法的电子玻璃板光边的区域示图。超薄浮法的电子玻璃其生产工艺的基本特点,就决定了其玻璃光边区域相对较厚,玻璃净板区域则相对较薄,例如0.7mm超薄浮法的电子玻璃,其净板区域厚度在0.7mm左右,光边最厚部分的厚度通常在2.2mm。基于玻璃板为一个整体结构,需同时进行净板部分的玻璃与光边部分的退火处理,以实现对超薄玻璃的退火控制。那么,在这一过程中,需相关技术人员先进行锡槽的温度场科学设定,对拉边机的各项参数予以优化配置,以做到玻璃光边的宽度与厚度有效降低,创设最佳的退火环境。

2.2控制好退火横向及纵向的温度制度

退火的操作工艺,其对于玻璃最终残余的应力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横向的温度对于玻璃板应力的分布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那么,为了能够更好地处理净板的厚度与玻璃光边存在较大差异性而诱发退火问题,就需从退火横向及纵向的温度入手,控制好退火横向及纵向的温度制度。在设计退火窑期间,必须优先考虑其精细化的分区,以确保玻璃板区域处于相对应状态。同时,需对光边的对应部分进行特殊化处理,科学设定其两侧的移动电加热受,以实现净板与边部退火的有效性衔接及平稳性的过渡,达到最佳退火横向及纵向的温度制度控制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能够生产出高品质的玻璃产品,就需广大玻璃生产企业从超薄浮法的电子玻璃入手,对其实际的加工成型及退火工艺,进行综合性分析及研究,切实地依据超薄浮法肋电子玻璃实际的生产要求,更为规范性地运用超薄浮法肋电子玻璃加工成型及退火工艺技术,以生产出质量最佳的超薄浮法肋电子玻璃产品,为我国众多玻璃生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仁民,余泽磊,王一珂,刘海滨,欧文斌,袁洪伟,等.超薄浮法电子玻璃的成型与退火工艺探讨[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7(30):923-925.

[2]Lixinfa,Liuxinming,continuedcoresuchas,RenHongcan,Jiangjiahong,Nizhisen,etc..Discussiononformingtechnologyofultra-thinfloatingglassonsmallfloatingline[J].SeminaronOptoelectronicGlassTechnology,ChinaSiliconSocietyElectronicGlassBranch,2016,38(12):279-281.

[3]Lixiaoqing,ZhangYuandong,Liuzhigang,RenHongcan,WangJun,WangNizhisen,Liuhaibin,Chenxuedong,LiGuoxian,andsoon.Anultra-thinfloatingglassformingtingrooveoutletdevice:CN106145620A[P].Nationalfloatingglassanddeepprocessingglasstechnologyseminar.2016,19(10):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