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探究

/ 2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探究

张娟1唐亮2

张娟1唐亮2

1.哈尔滨中药四厂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25;2.哈尔滨誉衡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2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变得更加迫切,对中医药品的需求和关注自然也随之增加,其中药品的质量安全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焦点之一,药品安全性符合相关标准是保证人们生命安全的基础,所以,对这方面的发展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本文结合目前我国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和市场上产品的现状,对我国中药制剂在某些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一些有效措施进行论述,期望能对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应用

前言:

我国的中药种类丰富,目前已知的有12772种,其中包括80种矿物,1581种动物,11146种植物。现在我国建设600多个药材生产基地,药材的种植面积达到1926万亩,每年收购的药材总量超过10亿公斤。所以,我国有很丰富的中药资源。但是,目前我国处理和加工中药的手段过于简单,技术含量十分低,中药的质量也得不到保证。在实际应用中新技术和新工艺得不到有效的推广,这对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十分不利。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使我国中药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科学化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化,要注重中药的质量,从质量监督开始,全方位的监控中药制剂生产工艺。

1.中药的生产工艺

中药生产工艺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保留药物的外形,或者本身的性质,也就是对于药品的初加工或者中药饮片;另一种是被加工厂胶囊、糖片等制品。不管是向着哪种方向发展都是一种良性的发展趋势,因为摆脱了出售药材原料的尴尬局面。通过产业的改革我国药品的经济利益得到提高,随之带来的就是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技术发展。一些高技术的中药生产工艺得到飞速的发展,比如:新的提炼技术、减压技术、压缩技术等。在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提取、造型、分离、干燥、包装等。一个优秀的企业包括在药品加工上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在药品的清洗中,在清洗中一般采用纯净水清洗,然后采用紫外线进行杀菌。然后对药品进行炮制,药品的炮制之后采用软化的手法进行药品的提取和收缩。通常采用低温的手段,把药品中的有效成分收缩在溶液或者固体物质中,然后对溶液和固体进行干燥,有些药物需要冷冻保存,再通过制片的工艺将药品制成饮片或胶囊等形式。对于一些容易腐烂、发霉的药片要进行真空包装,或者充保护气体,这样能很好的保护药片的质量,提高药品的药效,同时规模化的管理就是在保证药品生产的成本降低,质量的提高,在药品推广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药品生产企业的就是要重视中药制剂的作用,在中药的制剂中,应该采用高品质的中药作为发展的突破点,因为现在市场上的各类药品价格和质量参差不齐,对于这种现象,可以直接采用占领高端市场的战略,在药品原料产地,药品质量,生产工艺托更多方面都做到业内的顶尖水平然后在通过市场合理定价,这样既能实现利益的收获,也能收获口碑。

2.如何有效提升重要制剂的生产工艺

2.1完善制作工艺质量监控,提高各环节的生产质量

由于信息化发展快速,市场上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包括检测指标不明确,缺乏具体针对某一种产品的生产指标,甚至有些具有毒性药品的有毒成分含量标准规定不明确,还有一些中药中含有重金属,缺乏专门的检测依据。由此可见,对中药制剂生产工艺过程中质量的监控工作还要进一步落实,从中药制剂生产的各个环节抓起,规定质量标准,责任落实到个人,实现生产过程的严格监控措施。

2.2严格控制原药材的质量

强调制剂中多成分的复合作用,若将中药的成分进行纯化后,就会出现愈分离纯化,活性愈低,没有特定的单一有效成分。如:芍药甘草汤对疼痛的抑制率为48%,而单用芍药的抑制率为35%,单用甘草仅为9%。因此,汉方药颗粒剂的复合作用,对提高质量、确保疗效、减少不良反应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药材产地、采收季节、植物部位、干燥及C存方法等对各种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均有影响,加之中药制剂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对中药制剂进行的含量测定。所以,从栽培到采收至加工都应十分注意精选优质的原药材,选料前严格控制其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如:柴胡中的柴胡皂甙含量、芍药的芍药甙含量均随产地,采收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3完善中药技术的标准规范

中药质量标准的建立应该以自身特点为参照,不能只是单纯的向发达国家靠拢,要在中药自身特性的其础上,参考国际上已经建立的相关标准,建立起完善的中药质量控制标准,并逐步使国际社会对其给予认可。这些标准规范应该包括:中药材质量标准规范、中药饮片质量标准规范、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规范、中药有效部位提取物质量标准规范等。这些标准规范如果能够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将对促进中药国际化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凭借资源和技术优势,提高中药质量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使中医药走向世界。

2.4浓缩工序的改进

双效浓缩器弥补了单效浓缩器的缺点,由于其省时节能的优点,应用较广。双效浓缩器的这种蒸汽循环利用的方式,即可使一效蒸汽得到二次利用,又能使一效蒸汽在和二效药液进行热交换后,降低蒸汽热能,减少冷却水的消耗,达到节能的效果。经科学分析可知,它比单效浓缩器节省耗汽45%左右,冷却用水47%左右,对环境的污染少。根据双效浓缩器的工作原理及自动化程度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传统的双效浓缩器已有实施自动化系统改造,设计的系统主要关键控制点功能如下:进料控制、蒸汽控制、液位控制、真空度控制、泡沫控制、密度控制和冷凝溶媒控制等。实践证明,该自动化系统效率、收率及稳定性提高,成本和操作力度减少。在实际生产中,为了获得更高比重的稠膏便于与药粉的混合或达到工艺要求的密度,可将浓缩器排出来的浸膏转移至敞口夹层锅或小型浓缩器等设备中进行最终收膏,提高浓缩速度和效率。对浓缩设备内壁上残留的浓稠膏,可用清洗的方式先加少量的沸水进行清洗,再把清洗液转入小型浓缩器进行利用,从而提高得膏率,避免浪费。

结语

我国的中医能否快速发展造福人类,与中药制剂的品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无论是从我国中医发展的角度和保护人们使用的药品安全的角度,都要求着我国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发展壮大。中药制剂的优势在各类药品中很突出,所以在市场上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其生产工艺的提升是关键的步骤之一,相关企业单位一定要牢牢把握。

参考文献:

[1]韩磊,向云霞.中药提取工艺研究概述[J].新疆中医药,2011,29(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