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配网改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2

电力配网改造分析

顾朝峰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登封市供电公司河南登封452470)

摘要:电力配网改造对电力配网的功能的提高起重要的推进作用,有利于提高供电质量和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随着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电力配网随之不断的发展,目前来说已颇具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而需要进行电力配网改造,建立在一定的原则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改造电力配网工作,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就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电力配网改造的相关问题,提出了配网结构的总体规划及相应解决策略,为我国在电力配网改造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电力配网改造;发展现状;解决策略

1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力配网改造需要基于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现电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目的,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电力配网改造对于电力配网的功能提高有很大的影响,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和电力企业的服务水平。电力配网进行改造的目的是实现配网自动化,使之满足当前经济的发展需要。下文针对我国电力配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配电网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2现阶段电力配网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在电力配网方面的发展速度与规模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在电力配网方面仍有部分问题需要提出并解决。我国在电力配网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

2.1电源布点不合理,供电半径过长,线损相对高

现阶段,我国在电力配网方面出现的电源布点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其主要与早期规划不合理有关。早期规划不合理,使得我国电力布点不足、分布不合理,致使供电半径过长而导致电线破损高问题。

同时,早期规划的不合理也相应增加了我国在电力配网方面的材料和资金投入,降低了我国电力配网整体的运行水平,甚至使有些地方出现电力负荷不均匀的现象。因此,加强电力配网的早期规划十分重要。

2.2网络结构不合理,运行方式不灵活

网络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电力配网问题发生的重要方面之一,网络结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给故障复电和检修工作带来了困难。同时,因电网运行方式安排的不灵活,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电站移址工作的进行带来了不便。如:当变电站移址或变电站停电时,只有通过新出线或新增加联络线的方法,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因此,增加网络结构的合理性与改善其运行方式对网电站的整体运行有重要的作用。

2.3线路故障率相对高,供电可靠性不高

现阶段,我国城市供电的输电线路多采用架空线的方式进行,从而使得线路故障频率高发,因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电的可靠性。需要在供电输电线路方面进行创新。

2.4电网建设用地紧张

近几年,随着各地用电量的增加,我国电力负荷增长速度一直呈直线上升趋势,有些城市电力负荷增长控制在12%--18%间,但有些大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电力负荷增长速度已超过25%。由于城市建设越来越复杂,城市建筑越来越密集,导致了电网建设用地紧张的问题出现。电网建设用地紧张,无法建设足够的变电站,因而导致电力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为电网建设需要留出足够空地,进而对缓解城市电力需求矛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电力配网改造的原则分析

电力配网的改造工作是需要建立在一定原则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开展。在开展过程中,一般遵循的原则有:

3.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在电力配网在改造之前,根据城乡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来决定,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居民和企业对电力的需求会较大,因此,在这些地区可以加大电力配网改造的力度。而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在农村,需要以客观条件和居民需求为前提,进行适当的电力配网改造。

3.2逐步完善的原则

电力配网改造是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改造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在电力改造中,涉及到设备选择、电网规划、城市建设等多项工程,因此,在改造时要采取逐步完善的方法,一步一步分期进行,实现改造的目的。电力配网改造的逐步完善原则主要是避免在工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并对后期规划建设起到引导作用。

3.3采用电流控制式原则

利用配电开关控制电力配网存在一定的弊端,其质量容易出现问题,加之其频繁的操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采用电流控制式,能够克服配电开关控制的弊端和不足,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同时电流控制式操作较为简单,有利于提高供电的连续性。

3.4智能化原则

智能化电网建设在我国已逐步开展起来,配网的发展相比于传统的电力配网,智能配网能够充分实现信息的全面集成,双向通信等。

4电力配网线路改造措施分析

4.1配网线路结构的改造

随着辐射状的电源结构弊端的逐渐显露,双电源结构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其造价很高,改造起来工程量相对巨大,对于县城和乡镇的配网改造来说不太合适。因此,选择在电源点引出两条配线,在结尾处通过联络开关连接,在中间段,采用分段开关。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关闭分段开关,断开联络开关;当系统中出现故障时,分段开关能够将故障切除,非故障段依然可以正常工作。可以自由控制分段开关的数量。数量越多,在故障情况下保证更少的用户停电,但此时切除故障所需的时间更长,而其造价更高。

4.2有关线路走廊的改造

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廊位置,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与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后决定。一般而言,线路走廊都安排在人行道的附近,或绿化带的位置。分线线路设计在东西方向道路的北侧,主干线设计在南北方向道路的西侧,从而满足视觉要求,具有美观的优点,不会对通信线路造成干扰;选择杆塔位置,一般设置在与路口和房门口距离较远的地方,在建设线路走廊过程中,而对供电量大负荷高的地方,则应采用双回同杆架设方法。

4.3输电线路改造

现阶段,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越来越多的采用电缆,其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但同时存在造价高,检修较为复杂等不足,因此,可以将其应用于繁华的路段;采用架空输电线路,便于施工和检修。架空输电线路有轻型和普通型两种,其中,前者具有很薄的绝缘层,不会与树木产生频繁的接触;后者的绝缘层相对较厚,会与树木产生频繁接触,遭遇雷击后,绝缘线易断裂,因此,一般将其应用于市区中。就当前来看,节能型的金具前期投资较大,但如果从其长远经济利益进行分析,采用这种金具是非常有利的,应该将节能型金具作为首选。另外,绝缘子的选择应该与金具相配合,复合绝缘子重量轻,便于施工。

4.4建立自动化通信系统

优化网络结构,灵活运营方式,提高电力运用效率、降低重建成本有重要意义。如:供电局调度中心与110kV变电站间建成光纤通信网络,传输速率实现2•5Gbps(即4×622Mbps)。因为2•5Gbps远大于120Mbps,有能力实现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与子站的通信,配电网自动化主站与子站之间的信息传输由县市区光纤环网承载。

4.5采用高端设备,智能化发展

现阶段,电力配网的发展趋势朝向智能化方向优化。与传统的电力配网相比,智能化电力配网业务流程贯穿于多个部门,实现信息全面集成,高速双向对等通信。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配网改造有利于电网正常运行,对于电力发展而言,意义重大。提高供电可靠性,电力配网改造则是设备可靠性的最佳保障。根据我国电力配网的现状,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以便顺利进行改造,能进一步提高配网的可靠性,为电力企业和社会带来良好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任娴婷.简论加强县级配网无功管理的重要性[J].浙江电力,2010(03).

[2]康智瑞.配网典型故障分析与预防[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01).

[3]何宇红.浅谈城市配网规划与建设[J].科技信息,2010(31).

作者简介:

顾朝峰,男,河南登封人,本科,2007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