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大学生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周琦

周琦(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体育军事教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25)

摘要:军训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训练意志品质;增强大学生组织纪律性等,军训蕴藏着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搞好军训,让军训为育人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是高校军训组织者的重大责任。

关键词:军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军训,作为高等学校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和实践课,其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赋予了该课程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军训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品质训练,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发挥着特殊的综合育人功能。深入挖掘军训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军训课程的全面育人功能,是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1军训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1.1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最高境界是人的全面发展。军训期间,大学生接受的不仅是国防知识、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的培养,他们还受到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受到军人高尚品德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通过军训,不但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增强大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和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品质,促进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1.2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始终是在对教育内容与所感知的现实环境的比照中来决定自己的接受态度的,军训中军营崇高精神文化的高度凝练,部队教育环境与教育内容的高度一致性,客观现实与理论说教的和谐统一,使得大学生对军营文化产生强烈的价值认同感和情感参与。通过军训,学生的思想受到洗礼,进一步认清了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肩负的历史重担,提升了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增强了抵制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侵蚀,树立了把个人前途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为国家的强盛作贡献的责任意识。同时,解放军的优良作风和品质,对大学生自觉养成诚实守信、勤劳敬业、尊敬师长、维护公共秩序的良好品质和抵制不良社会风气等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军训促进大学生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也进一步坚定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信念。

1.3培养大学生集体主义情感

军训,作为大学生活的第一课,使大学生一入校门即进军营,迅速融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集体中。军营紧张有序的生活促使大学生们在短期内迅速适应集体生活,从不习惯到以此为乐,从陌生到互相关心、鼓励。军训期间开展的各项竞赛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和集体荣誉感,使大学生主动地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珍惜集体荣誉,树立起团结协作意识。

1.4训练了意志品质

大学生处于从中学时代对父母家庭的半依赖走向基本独立的时期,特别是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从小缺少艰苦环境的锻炼,吃苦耐劳、抗挫能力、艰苦奋斗的品质较为缺失,而军训严格的要求、严格的训练、严明的纪律,则无异于学生意志品质形成的“磨砺器”,锤炼学生意志品质的“八卦炉”。集中军训一般安排在9~10月份恶劣天气进行,具有时间紧、内容多、强度大、要求高的特点,大学生要在烈日炎炎或风雨交加的天气下,每天长达8~10个小时的严格训练,对大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紧张、严肃、严格的训练,不仅使学生的体质得到锻炼,更有利于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磨练自己,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逐渐形成百折不挠的意志、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他们在这个过程失去的只是懦弱、娇气、稚嫩,获得的是坚强、勇敢以及吃苦耐劳、挑战自我的品质。

军训带给大学生的是意志品质的磨练和挑战困难勇气的锻造,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更有利于激发他们为祖国、为人民而奋斗不息、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

1.5增强大学生组织纪律性

军训是提高大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最佳课堂。军训,强调集中统一、整齐划一,强调雷厉风行、令行禁止。起床出操训练、熄灯就寝,要求统一行动,不允许拖沓掉队、我行我素;穿衣着装、整理内务,讲究整齐划一,不允许随随便便、杂乱无章。军训可以使大学生真正了解"铁"的纪律的内涵,从动作拖拉、自由散漫的学生,变成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纪律、令行禁止的战士。

2军训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2.1施教的时机性

根据笔者多年参与军训工作的经验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若要使军训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富有成效,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加以实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个阶段,是新奇兴奋阶段,约3~5天。一般军训都安排在大学入学初期,这个时期本身对大学生活充满着向往。再加上很多学生从小就渴望成为一名军人,当他们身着军装开始过军人生活。

活时感到非常新鲜,也十分兴奋。在这一时期思想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军训动员、军训内容介绍、组织纪律教育等。第二阶段,是挫折迷茫阶段,约5~7天。训练几天后身体疲劳,新鲜兴奋阶段过去,各种不良思想都会表现出来,在心理上或多或少表现出疲倦厌烦的特征。这一时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为艰难的时期,主要内容包括我军优良传统教育、部队典型先进事例分析、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针对个别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第三阶段,是激昂高潮阶段,约5~7天。经过一段时间苦练,训练初现成效,各类比赛和考核蜂拥而至,大家都希望取得优异成绩。这个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紧紧围绕增强集体主义荣誉感,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争先创优的活动。把军训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第四个阶段,是结束巩固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军训,绝大部分学生具备了军人的基本素质,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如何将这些好作风、好传统延续下去,为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打下基础。

2.2手段的艺术性

大学生求知欲望高、民主意识强、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因此,军训期间实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一是要正面引导、沟通交流。可以通过国防辩论赛、研讨会等方式让青年学生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对学生表达出来的思想、看法、观点、观念,我们要对其中正确的予以肯定、支持,对不正确的东西也要说明道理,以理服人,使学生分清是非,明白道理。二是自我教育和内化。任何形式的教育,只有内化威一种自我教育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分析、判断认识到军训的实际作用。对自己今后学习和生活的意义所在。把严格管理与启发自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军训中自觉地有意识地磨练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克服自已的弱点和偏见,调动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积极因素。实行有效的自我教育,使军训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最佳效果。三是注重教学方法和内容。军训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思想动态广泛结合,要与当前他们所关心的历史事件、时事政治广泛结合。教学的形式也不局限于队列训练和内务卫生,对于教学活动,应不拘一格,力求丰富多彩,要把理论学习和思想教育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彭芳,姚善桃.针对大学生军训心理特征的思想教育初探[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0):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