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景下的电能替代潜力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0-20
/ 1

多情景下的电能替代潜力分析

李慧玲任志丹贾婷婷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张家口供电公司河北张家口075000)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市雾霾问题愈发严重,严重危害了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影响了交通的正常运行,加快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刻不容缓。在这样的背景下,“电能替代”战略的提出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电能替代潜力分析模型构建入手,着重就其在多情境下的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期望为后续相关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情景;电能替代;分析模型构建

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之间的矛盾就一直存在,尤其是新时期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与日益短缺的能源之间矛盾不断激化,同时污染问题的愈发严峻,这促使电能这种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通过增加电能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不仅有助于减少终端化石能源消耗量,也有助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而为了实现电能替代工作,必须要对相关的终端能源消耗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电能替代在不同情况下的潜力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电能替代潜力分析模型构建

1.1电能替代潜力分析流程

在进行中长期分析的时候,需要将电能替代潜力分析对象进行量化处理,并进行相关基础模型构建。考虑到无法单纯地采用电力需求量来衡量电能替代潜力,此时可以先对电能替代量进行定义,借此来对电能替代进程进行量化处理。在定义电能替代量的基础上,要进行电能替代IPAT模型构建来综合评价电能替代情况。然后将所构建的电能替代脱钩理论模型作为多情景构建及参数设置的重要基础,采用计量分析法和情景分析法来对中长期条件下的电能替代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具体基本分析流程图如图1所示。

1.2分析模型构建

(1)电能替代量定义及IPAT模型。为了实现量化计算电能替代潜力,需要先对电能替代量进行定义。假定TB为基准年,如果终端的电能消耗量可以同基准年保持平衡,则电能在终端能源中所占比重和基准年保持一致,此时第t年的电能消耗比基准电能消耗量的增加值则可以定义为电能替代量。而在构建IPAT模型(电能替代模型)的时候,则采用环境压力评估公式I=P×A×T。然后将第t年的电能替代情况和基准年的相应情况进行比较(假定表示电能终端替代结构变化率;表示技术进步程度;β表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α表示人口增长率),结合基准年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综合之后可以求出第t年关于基准年的电能替代总量变化情况表达式为:

2多情景下电能替代潜力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地预测和分析中长期电能替代潜力,结合上文所提出的脱钩理论模型和IPAT模型,设定了A、B、C三种不同的替代情境来进行相应的潜力分析。其中的情景A基于现有电能替代发展,不考虑政策支撑和技术进步;情景B则是基于现有电能替代发展,引入技术进步这个电能替代推动因素;情景C则是充分引入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撑,这样可以实现经济发展和电能替代二者之间的三种脱钩状况,即:未脱钩(情景A)、基本脱钩(情景B)、完全脱钩(情景C)三个不同情景。根据上述分析,分别对三个情境下的政策扶持、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以及人口等相关参数进行预测,之后再带入到相应的计算公式中即可求出有关的结果。然后对各个情景之下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即可求得相应的电能替代潜力,这样可以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对策和措施。

总之,电能替代是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电力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可以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所引发的能源污染问题。但是考虑到政策支持以及技术进步程度也会对电能替代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可以通过调整电能替代政策、增加相关方面科研财政补贴等来进一步推动我国电能替代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王志梁,高建宏等.山东省电能替代潜力及相关政策建议[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4,21(6):111-112.

[2]单葆国.寻觅电能替代潜力之源[J].能源评论.2014,15(12):139-140.

[3]李作锋.江苏电能替代的研究与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6,24(5):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