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的临床疗效观察

汪芮禾

四川省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400

【摘要】目的:探析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胺碘酮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压、心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慢性心衰;心律失常;胺碘酮

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effectofamiodaroneinthetreatmentofchronicheartfailurecombinedwitharrhythmia.Methods:thechoiceof2014may2015duringthemonthofMaywasadmittedtoourhospitalwith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ombinedwitharrhythmiainpatientswith80casesastheobjectofstudy,andwererandomlyassignedtotwogroups,whichweregivento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routinetreatment,observationgroupinthecontrolgroupbasedonthegivenamiodaroneinthetreatmentofanalysisofthetherapeuticeffectofthetwogroups.Results:treatmentintheobservationgroup,thetotalefficiencyisobviouslysuperiortothecontrolgroup,andcomparedwiththecontrolgroup,bloodpressureandheartrateintheobservationgroupimprovedsignificantly,the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have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theclinicaluseofamiodaroneinthetreatmentofchronicheartfailurecombinedwitharrhythmia,notonlycanimprovethetreatmenteffect,butalsocaneasethesymptoms,controlthedisease,promotetherehabilitationofpatients.

[Keywords]chronicheartfailure,arrhythmia,amiodarone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病后,治疗不及时,出现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尤其是心律失常,不仅会使患者的心衰症状加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直接猝死[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时,通常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效果较差。因此,本文重点探讨了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胺碘酮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25例为男性,15例为女性,年龄44~84岁,平均年龄为(63.1±1.9)岁,病程0.6~2.2年,平均病程为(1.3±0.6)年;对照组中26例为男性,14例为女性,年龄45~86岁,平均年龄为(63.4±2.2)岁,病程0.7~2.4年,平均病程为(1.4±0.7)年。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等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1.2.1对照组

临床上主要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即患者入院后,全面检查患者的各项身体状况,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进行检测,根据患者的病情,运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碘胺酮联合治疗。通常情况下,初次剂量控制在150mg左右,运用生理盐水20ml对150mg碘胺酮进行混合稀释,给予10min的静脉注射后,将滴注量控制在1.0~1.5mg/min左右,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后,可以适当降低滴注量,控制在0.5mg/min左右,并将药物用量控制在800mg/d。治疗期间,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对静脉注射时间进行适当调整,增加或者减少药物剂量,直到口服治疗。

1.3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上在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通常依据以下3个标准:(1)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心率稳定,心跳恢复正常速度,经心电图检查,患者的心功能较治疗前上升2级或2级以上;(2)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有所改善,心跳基本恢复正常速度,经心电图检查,患者的心功能较治疗前上升1级或2级;(3)无效。治疗后,患者的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心功能、心率以及心跳速度没有出现任何变化,甚至病情进一步发展恶化[2]。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心衰是比较严重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心脏出现病理性或者结构改变,损伤心室充盈能力和射血能力,影响机体的正常体循环和肺循环,出现淤血,从而诱发该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3]。心律失常是慢性心衰比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指的是由于心率起源、冲动传导以及心搏频率异常等诱发的一种疾病,容易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碘胺酮是呋喃类结构的一种含碘化合物,可以对L钙通道进行抑制,使患者的AV传导窦率和速度减慢,并且不会带来负性肌力影响。同时,临床研究资料表明,碘胺酮还具有非竞争性阻滞α-受体和β-受体作用,对外周动脉和冠状动脉的扩张产生促进作用,使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调节神经内分泌激素,促进心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4]。此外,碘胺酮还能使患者的猝死率降低,是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比较有效的一种药物。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并且血压、心率改善情况良好,治疗效果显著。因此,临床上运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还能缓解症状、控制病情,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董金祥.应用胺碘酮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26:24-25.

[2]李中华.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20:188-189.

[3]李小卫.胺碘酮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0:308-309.

[4]邱伟林.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7: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