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制度改革——营改增对企业税收和财务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3

税收制度改革——营改增对企业税收和财务的影响

刘春艳

刘春艳

(通化矿业(集团)道清选煤有限公司,吉林白山134309)

摘要:增值税和营业税双轨制的问题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凸显出来,两税并存对国内市场发展有弊端,直接妨碍了过诶企业的竞争公平。本文针对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多方面进行分析,从两税合并的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进行了论述,结论:营改增单轨制势在必行,。

关键词:营业税;增值税;税收;影响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11-0000-02

我国的现行税收制度中营业税和增值税是双轨制并存的,这两种税收制度相互依托,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营业税的征收范围是,把我国的销售不动产、转让无形资产以及提供劳务服务等多种行业纳入其中。增值税是对货物销售、货物加工、修理修配、进出口业务等方面活动的企业进行征税。不过在企业的经济业务里面,因为,企业的经济运行中有销售货物情况也提供劳务方面的业务,因此为对企业负责,避免征收增值税的同时还征收营业税情况的发生,我国的税法规定把企业经济业务范围依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目的是为企业的营和混合经营,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征税方式。只有在整体上转变我国税收体制,降低税收的重复性征收,才能带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一、我国“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一)营改增涉及行业划分。

结合营改增的规定,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是“营改增”的主要涉及行业,其具体分为:交通运输业(其中涵盖水路运输、陆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等;现代服务业(其中包括研发和技术、物流辅助、文化创意、信息技术、有形动产租赁和鉴证咨询。我国的《“营改增”方案》根据现有17%、13%税率的基础上,增加了6%、11%两档税率。

(二)营改增税率征收比例。

不一样的税率适用税目的具体内容是: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17%;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管道运输服务,税率为11%;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文化创意服务、物流辅助服务、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鉴证咨询服务,税率为6%;年应税服务销售额500万以下(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简易征收方式征收率为3%。

(三)营改增纳税人划分。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中的纳税人分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根据不同种类纳税人在应该纳税额的计算方式不一样的基础上,分为简易计税和一般计税两种方法。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法,分别按照17%、11%、6%三档税率计算销项税额,应纳税额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余额。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不含税销售额乘以3%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

(一)营改增有利经济结构调整。

在营业税和增值税中虽然两者都是流转税,不过两者的形式是完全分开的。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一般是第三产业中进行征收的,缴纳营业税的企业,在现今执行的税收计算方式里面税负负担是比较重的,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如果完成了营业税改增值税,就能够转化和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结构,保证我国的经济有序及合理发展。

(二)营改增能够体现增值税链条不断裂。

我国的现在执行的税制划分为:营业税和增值税两种征收范围,不过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纳税企业存在着不同但他们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增值税的管理原则是链条的完整性,不过营业税的运行违反了平衡并且破坏了原则。当前,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一点成功,就能够确保增值税链条的完整性,充分发挥增值税在经济调控和我国财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营改增能够缓解征管中的矛盾。

在税务征收机构中营业税和增值税属于不同的机构负责,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了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税收矛盾的产生,增加了征管中的困难。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分工,造成了税种征收范围产生了模糊化,给征收机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许多企业利用这种弊端进行偷逃税款。不过营改增完成后,这样的矛盾和弊端就会不复存在,我国的税收就能够进入正轨。

三、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分析

(一)企业税率和税基变化明显。

在试点的行业中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是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主要改革方向,它的税率调整是非常大的。在以往的税收体系里面,增值税占据17%的标准税率和13%的低税税率,我国在这次的营业税改增值税方案中,增加了11%以及6%两档更低的税率,这样一来我国的税收政策更具人性化和合理性,已经政策性和引领性,国家就能够根据税率进行合理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与此同时,企业的负担也在降低和减少,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将适用11%的税率,其他的现代服务业和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更低为6%,企业也要结合产品在这些环节增值的部分纳税,杜绝重复纳税情况的出现。

(二)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

1.税收制度改革及税制衔接的风险。

新税收制度的变革,对企业来讲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企业的税收也要随之变化。这就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具备专业化的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完整的理解我国的税收改革制度变化的意义和政策解读,在实际的运行中严把财务管理这条主线和行业操守,用新的税收制度去开展工作。

2.营改增会造成企业财务处理的复杂化。

使用营业税计税,要严格依照企业运行中的营业额来计提税收,运行流程和方法简便易操作。营改增的体制改革以后一定要先计算企业的销项税,然后在减去进项税以此来确定计提的税收金额,计算过程和办理流程比较复杂。但是其中还可能致使报表披露、报税系统以及税额缴纳、抵扣等操作方面的一系列新问题的出现。

3.财税管理风险以及税负增加风险。

我国的税收体制变形前,企业的税收计算比较简单及容易计算,而且企业税收的筹划方式和策略较少。但是税收改革以后,我国就会出产生很多税率水平和易于变化的税基,给企业在保税的时候埋下了易于操作的余地,与此同时也给企业的税务管理,留下了不可预见的风险。不过营业税改增值税并不代表所有企业的一切税负都在减少,本文以交通运输企业举例,营改增以前交通运输企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但是在营改增以后增值税的税率为11%,比如企业在当期采购的固定资产少,可作抵扣的进项税额就会少,企业税的负担不减少反而增加。

(三)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以及财务分析有影响。

当前我国的营业税改增值税试行方案试点在逐步展开,试行地区的企业计税方法和税务账目记录也在悄然的发生着变化,这个过程中给企业的财务分析和财务报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企业就必须要根据实际的税务政策转变进行财务报表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还要改变以往的财务分析方法。比如营改增以前财务报表里面“主营业务收入”核算,其中的内容是“含税收入”,但是在营改增以后就不在宝库增值税的“税后收入额”,因此影响了企业的利润率。

(四)对企业发票管理带来的影响。

营业税改增值税证明了企业也要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增值税发票能够影响企业在对外提供服务产生过程中的销项税额,其中包括企业的日常采购、在服务过程中产生的进项税额,这样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增值税缴纳的金额增加。所以比普通发票付出的税额就要多,因此,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四、企业应对营业税改增值税策略

(一)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通过以上的论述得出,营改增的目的比较明确,主要是规范和引导我国的所有服务业能够正常、合理的发展,降低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税收负担,但是营改增虽形成了比较完备和正规的税率体系,但是在某些方面上降低了企业的税率,其中税基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为能够适应这样的变化,企业要加强对外部供应商的全面管理,确定能够开具增值税发票的供应商,一是能够确保供应商的供货质量和合法的交易过程;二是能够获取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保证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的财务压力,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企业要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

营改增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的一些企业的正常发展有促进作用,但是也应该看到它对企业可能带来的财务危机,为能够适应营改增所产生的弊端,企业也应采用相应的策略应对。

1.加大对财会人员的管理和培训。

我国的税收体制的改革,带动了企业财务的管理和运营也要发生变化,企业也要加大对财会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和管理,在试点区域内确保企业的财会人员完全掌握新税收政策的意义,依照新税收政策的规定完成财务业务的报送工作,严防违规操作所产生的风险。

2.确保企业财务操作流程规范。

随着我国税收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财务业务必然会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企业还要规范和加强企业的财务操作过程,制定详细的财务操作制度和规范,确保财务业务的操作不出现问题,一切工作有法可依。

(三)加强企业的发票管理。

我国的税收体制改革任务艰巨,对降低企业税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也给企业带来新的压力和要求。在旧有的税收体制中,营业税主要是服务业的缴纳税种,企业的税负与增值税发票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在新试行的税收体制里面,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就会影响到到企业税负的增长和降低,因此,企业就要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和使用,严格规范增值税发票的开具和使用。

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我国的税收体制的改革必然要适应经济的发展;以此来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平衡我国的国库收支,我国税制的发展和改革适应了当今世界的变化需求,在税制改革以后,能够有效的遏制重复征税情况的产生和恶化,防止企业利用模糊的税制界定进行逃税、漏税。

参考文献:

[1]黄友高.《“营改增”新收编企业的财税商机与风险》[J]《上海国资》2012.03。

[2]刘昌荣.《“营改增”行业扫描》[J]《上海国资》2011.12。

[3]李魏晏子.《借“营改增”契机挺进生产性服务业》[J]《上海国资》2012.04。

[4]龚辉文.关于增值税、营业税合并问题的思考[J].税务研究,2010(5):41-43。

[5]岳树民,李建清.优化税制结构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3-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