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疏水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王福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汽轮机疏水系统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王福宽

王福宽

王福宽

(内蒙古大板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赤峰市025150)

摘要:本文介绍了汽轮机疏水系统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并就疏水系统设计及运行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又对疏水系统问题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汽轮机;疏水系统;问题;对策

一、汽轮机疏水系统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1冷蒸汽

回流导致汽缸上下温差大某电厂1号、2号机组系300MW引进型亚临界机组,机组空转或停机后中压缸上下温差一般在50℃~60℃,最大达到86℃;另一电厂1号机组为300MW机组,首次启动停机后高压内缸上下温差达110℃,高压外缸上下以及中压缸上下温差均达到150℃,严重超出运行规范要求,影响机组再次启动。分析原因为:高压缸、中压缸的疏水与其它高压管道的疏水连接到同一疏水集管,在停机后或机组空转时汽缸处于真空状态,而疏水集管内因其它高压管道疏水形成压力,造成冷蒸汽通过汽缸疏水管回流到汽缸,引起汽缸上下温差大。

1.2疏水回流导致

中压调门后扩散器裂纹采用西门子技术的超超临界汽轮机,中压调门后的扩散器在底部疏水孔位置普遍出现纵向裂纹,造成再热蒸汽泄漏到中压内外缸夹层,影响机组经济性和安全性。检查某电厂1000MW汽轮机中压调门后扩散器的疏水管设计,左右两根疏水管各自从中压调门后扩散器的底部疏水孔引出,向下布置后合并到一起,再通过一个靠近疏水集管的疏水阀连接到疏水集管,同时,高压缸系统的6路疏水管也连接到该疏水集管。按照疏水控制逻辑,在机组负荷低于20%或者跳闸时,汽轮机疏水阀自动打开,其它工况运行时,这些疏水阀关闭,也可以手动打开。由于中压调门后的疏水管较长,在疏水阀关闭时,疏水管内部蒸汽因冷却而积有凝结水,此时若机组跳闸,因高压缸内部压力较高,6路疏水同时排放会使疏水集管内的压力迅速升高,而中压缸与低压缸(凝汽器)相通,压力快速下降到真空,当中压调门后的疏水阀打开时,因疏水集管内的压力高于中压缸内压力,造成疏水管内的凝结水倒流,直接回流到中压调门后扩散器底部的疏水孔,引起底部材料温度激变,造成极高的温度应力。如果机组经常发生高负荷跳闸,极易造成扩散器底部材料应力疲劳而产生裂纹。

1.3暖管内部冷凝水回流导致管接座泄漏

某电厂3号机组系600MW亚临界汽轮机,设计有50%容量高压和低压2级旁路。为了给低压旁路暖管,从再热热段上游引出一根小管连接到低压旁路阀前,高温蒸汽经这根小管流到低压旁路阀前,再经低压旁路进口管返回到再热热段。机组投运半年后发现再热热段上的管接座焊缝发生泄漏,出现多条裂纹。经分析,由于再热热段管径大,从暖管引出点至低旁叉管处压差很小,造成暖管内部的蒸汽流量非常小,由于暖管本身的散热作用,管内蒸汽会冷却形成少量凝结水。由于暖管布置在主管道上方,凝结水倒流回再热热段上的管接座后被蒸干,引起管接座焊缝温度交变,产生应力疲劳。现场测量暖管外壁温度,发现低于相应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证实了管道内部存在冷凝水。

1.4疏水罐底部积水引起简体泄漏

某电厂2号机组系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左右两侧再热热段管道的底部设置有疏水罐,其筒体直径担03×15.09mm,长度920mm,每个疏水罐配有2个浮球式液位开关。机组运行1年半后B侧管道的疏水罐筒体下部发生泄漏,泄漏点位于液位开关下引出管正下方约l00mm处。

二、汽轮机疏水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1疏水合并

对于汽轮机疏水系统,安全性重于经济性。以往由于疏水阀质量、管道施工质量等原因,经常发生疏水阀泄漏,为了减少漏汽提高经济性,对同类管道的疏水进行优化合并,合并的原则是:必须是同一台机组的同类疏水,疏水压力在不同工况下要求一致,疏水口标高要求一致等。对于疏水合并,不但要考虑疏水阀开启时的疏水情况,更要考虑在疏水阀关闭时,各疏水口的压力是否一致,否则管内凝结水会窜流到压力较低的一侧,造成该侧疏水口周围金属出现交变应力。对于不同疏水接入同一疏水集管,也必须是同一压力等级,最好是完全相等,即使这样,还要考虑一些特殊运行工况,如汽轮机跳闸、热态启动等,这时设备及管道内部可能处于真空状态,当疏水排放口存在压力时,一旦打开疏水阀就会引起积水回流及冷蒸汽回流。不管是疏水阀前的疏水合并,或者是在疏水阀后合并到同一疏水集管,都应仔细研究,以防止疏水窜流、积水回流及冷蒸汽回流。疏水不合并或少合并,是防止疏水窜流及冷蒸汽回流的有效措施。疏水转注是管内疏水合并的一种形式,由于疏水温度一般低于被注入管道的金属温度,少量转注过来的疏水会被蒸干,容易造成疏水口附近金属产生温度交变应力,设计时应尽量避免。

2.2疏水阀控制逻辑

汽轮机启停阶段疏水阀一般是按机组负荷来控制,当机组负荷小于一定值(如20%)时疏水阀自动打开,其它工况下还根据疏水罐液位、管道上下温差等来控制。当汽轮机在冷态启动时,因金属温度低,蒸汽被冷却而产生凝结水,需要进行疏水;但在热态启动、停机或者跳闸时,汽缸、汽门的金属温度较高,且汽轮机本体与凝汽器相通,处于真空状态,内部不会产生凝结水,而疏水集管及疏水扩容器因为其它管道的疏水往往会形成一定压力,从而存在冷蒸汽回流到汽轮机的风险。因此,汽轮机疏水阀不能简单地由机组负荷来控制,对不同地点的疏水应分不同工况进行控制。建议疏水阀仅在冷态启动时按负荷来控制,其它工况下不按负荷控制,内部无积水时不需要开启;汽缸的疏水阀在确认排放口无压力后才能打开;对于能检测到疏水口温度和压力的地方,可以按温度是否低于相应蒸汽压力下饱和温度+10℃,来控制疏水阀开关。

2.3积水及冷蒸汽回流监测

监测管道积水常用的方法有:在管道低点设置疏水罐,通过液位开关或筒壁上下温度来监测;在管道顶部和底部布置温度测点,根据温差来监测。对于汽缸底部、主汽阀阀座、管道疏水罐及其他蒸汽管道可能积水的部位,也可仅根据这些部位已有的温度测点或增加温度测点,结合内部蒸汽压力,根据温度是否达到相应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来判断内部有无积水。监测有无冷蒸汽通过疏水管回流,可以根据相应疏水阀是否开启,疏水管进出口压力、温度及温度变化情况来判断。如果疏水管存在压力倒挂,则会引起蒸汽回流;如果疏水阀关闭,肯定不存在蒸汽回流;如果存在冷蒸汽回流,会使这些部位的温度下降,且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其它部位,布置在管道底部、疏水集管、设备疏水口附近、管道和设备上下对称部位的温度测点均可用来监测有无冷蒸汽回流。

2.4汽轮机疏水或冷蒸汽回流控制

汽轮机停机后如果冷蒸汽回流到汽缸,会造成汽缸上下温差高,出现汽缸变形,严重时影响汽轮机盘车和再次启动。由于汽轮机停机后内部与凝汽器相通,处于真空状态,当汽轮机内部温度还较高(大于150℃)时,内部不会出现凝结水,可以隔离汽轮机疏水阀,防止冷蒸汽回流。对于汽轮机本体疏水管的布置,不应与其它疏水管合并,应独立地排放到凝汽器,确保排放口处压力最低。对于汽轮机本体疏水阀的布置,还可考虑尽量接近于疏水口,以便通过高温热传导,使疏水阀前的疏水管温度高于相应蒸汽压力下的饱和温度,避免出现蒸汽冷凝积水,杜绝积水回流风险。

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电厂汽轮机疏水系统的对策,可从多方面来着手实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延长了机组的寿命,同时简化了系统、节省了成本、减少了厂用电消耗和检修、运行维护工作量,以此保证了机组的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李庆功.135MW机组启动调试中暴露问题的分析及处理[J].江苏电机工程,2013(2).

[2]吴唯质,肖凌涛,妈湾电厂2号汽轮机热力系统综合改造[J].中国电力,2014(10).

[3]王连成,张文忠.妈湾发电厂300MW汽轮机疏水系统的改造[J].广东电力,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