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茵糖浆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 1

紫茵糖浆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王友川

王友川(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药剂科257034)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365-02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消化道急性传染病。病人和无症状的甲肝病毒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经粪-口传染,甲肝病毒由病人粪便排出,直接或间接污染手、水、食物和餐具,健康人吃进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后便可受到感染。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的传播途径。通常为散发,但在水源和蛤蜊、牡蛎等生食的水产品受到严重污染时可造成暴发流行。任何人都能被传染,儿童易感,孕妇与体弱者传染后病情重。已患过或感染过甲肝的人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胜利油田地处黄河入海口,盛产蛤蜊,但水质污染严重,是甲肝的高发区。1995年以来,我院自制紫茵糖浆治疗甲型肝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为了使这一方法得以推广,现将其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报告如下。

1药物组成及制备方法

【处方】茵陈18000g丹参31000g板蓝根5000g红糖18000g尼泊金乙脂适量

【制法】取茵陈、丹参、板蓝根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煮沸1小时,过滤取汁,第二次煎煮45分钟过滤取汁。两次滤液合并沉淀,取上清液浓缩至适量加红糖溶解,使总体积为60000ml,加尼泊金乙脂0.5‰,搅匀,五号筛过滤,趁热分装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棕色粘稠液体,味甜、苦。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50ml,每日2次,小儿酌减。

2临床应用范围

紫茵糖浆是我院一位名老中医治疗甲型肝炎的有效组方,几乎用于所有的黄疸疾病和无黄疸型肝炎,以及某些肝胆疾病和传染病。

2.1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用本方治疗该病973例,大多单用本方,治愈率82.62~100%,平均黄疸消退时间6.7~17.2天,平均住院9.4~41天。并认为疗效较西药为优,但必须符合中医的辩证论治精神。即认为本方对湿热型黄疸有特效。因为本方有很好的利胆作用,可将肝脏内郁结的胆汁外排,使黄疸早日消退,并能由此减轻消化道症状,有利于肝功的恢复。

2.2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以本方治疗100例小儿传染性肝炎无黄疸型者,结果均取得满意的效果。其机制与本方的利胆、保肝等作用有关。

2.3肝昏迷:用紫茵糖浆配合西药常规治疗小儿传染性肝炎并发肝昏迷42例,并与单纯西药组10例对比,结果治疗组42例中治愈21例,死亡21例;西药组10例中治愈2例,死亡8例。动物实验观察,本方对四氯化碳致成大白鼠的急性肝损伤的肝细胞肿胀、气球样变性、坏死均有改善,并有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活力等作用。为本方治疗肝昏迷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3体会

临床上治疗甲肝方法颇多,但中医药治疗甲肝有其独特的优势。甲肝在急性黄疸期,主要症状是身黄如橘色。用中医理论解释,湿与热并,湿热交蒸,使热不得外越,湿不得下泄,阻于中焦,脾失健运,肝失疏泄,胆热胆汁外溢于肌肤,则发为黄疸。方中茵陈为治黄疸的要药,能清热、利湿、退黄,为主药。板蓝根为辅药可以清热解毒,是中药中治疗各型肝炎的要药。丹参为佐药,可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肝郁胁痛。本方法简便易行,制备简单,药源丰富,疗效确切,易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