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内容的开放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内容的开放性

刘之风

刘之风(河北省宁晋县西城管理区校区055550)

语文新课标告诉我们,语文的学习要面向生活,积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那么,我们在设计作业的内容时,就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既要注重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更要突出内容的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内容上扫描多生活领域,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接近他们的生活内容,吸引学生参与,说出心里话,克服作业对学生心理的压力,尽量避免学生粗制滥造甚至抄袭,增强作业效益。

一、课前扩展性作业。

此类作业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前,结合文章内容,查找并阅读相关资料。可以上网查寻、查阅参考书籍,向周围的人了解等。老师应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网址、查阅的书名,时间长了以后,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各种信息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况,阅读作者的一些作品,整理成"摘抄"笔记。如学习贾平凹的《月迹》之前,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认识作者和作品,并阅读其中你最感兴趣的一篇或与本文有关系的一篇文章;查找其它作家写的关于月亮的作品并阅读,试着发现其异同。课前扩展性作业,还让学生在初识课文后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这种问题可以在课上交流,也可放到课外共同找资料解决。因为这些是学生自己提出的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就有股热情,会想办法利用各种渠道来解决疑问。再如,学生在学《我躺在波浪上看书》一文前,通过课前预习,就很想知道死海到底有多大?海水的主要成分有些什么?据科学家估计,死海正面临死亡,这是怎么回事?当然儿童自发的探究会停留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探究方法也是粗糙的,但是对儿童来说,他能从中获得满足与快乐,这对儿童来说就十分有意义、有价值。

二、课后延伸性作业。

学习了课文,理解了相关内容,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延伸性的阅读有关资料、做一些探究,依然是语文作业的内容之一。学了《飞向月球》后,请学生去查找我国最新研制的宇宙飞船,了解最新航空技术,说说这种技术的先进之处及强大的威力。感兴趣的同学还可找找国外的最新航空动向,并与国内的作比较。让学生在这样的探究性寻找中真切感悟到航空技术的先进与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只有祖国实力强大了,才不会所受到外来力量的侵犯。再如,学了《赵州桥》后,让学生去找一找另外一些古老的有名桥梁,比较它们与赵州桥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同时也可让学生找一找现代城市的立交桥的有关资料。这样,学生不仅了解了古代桥梁的建筑特点,而且也知道了现代桥梁的先进性、多用性、科技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这样的作业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问题的提出,解决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答案,但学生在探究、在思考,这就是我们所要的。

三、积累性作业。

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知识的积累。新课程目标要求积累自己喜欢的各类成语、俗语、谚语、诗句、格言警句,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等。可以让学生建立几个本子,摘抄一些名句、古诗、成语、名家名篇等,以课本为主,以课外读物为辅。比如为了丰富学生的古诗句储存量,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增加文化积淀,可让学生积累各类古诗句,如描写花、鸟、山、水、雨、雪、风、月、春夏秋冬四季、别情、思乡情、亲情的诗句等。这类作业可以充实学生的语言素材,加厚文化底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从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老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还可举行一些优秀作业展览、名句接龙、说成语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积土成山,风雨生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积淀,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奠定能力。

四、练笔性作业。

要求学生养成写日记、周记的习惯,坚持每周写一篇周记。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周记的内容,要写所见、所思、所感,写读书心得、仿写、续写课文、编故事等等。老师还须作好指导和定期讲评,发现好文章及时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或推荐给各种刊物,,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让他们在练笔中获得乐趣,没有乐趣,是谈不上收获的。比如教学《珍珠鸟》时,可以布置学生仔细观察,写一写自己熟悉的或喜欢的小动物,并且要进行多角度、人性化描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写作能力得到培养,也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学了《师恩难忘》,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一写我回到故乡碰到老师会和老师说些什么?通过这种反映学生生活的小练笔,学生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而不感到枯燥无味。

五、综合探究类作业。

探究性作业的开放性,决定了其问题的设计并不拘泥于单学科,而是把视野放得更宽,强调多学科之间的综合。语文探究性作业与现有各门学科教学之间有着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可以结合学科教学,设计一些体现综合性学科特点的探究性作业。语文可与品德与社会、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结合,以最接近于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实际而设计问题,最大限度地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建立起丰富的知识体系。如在教完《第一场雪》后,让学生做一做实验,看看雪融化后里面有些什么样的杂物。了解雪其实并不像肉眼看上去那么干净,不能吃。让高年级学生独立阅读一种家电使用说明书,了解其功能,并且学会使用;让学生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小作品,介绍制作过程。这样,将语文学习与自然科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既能消化教学,又能积累读写素材,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