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四个关注”发挥生成资源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做好“四个关注”发挥生成资源作用

张海峰

邳州市邳城镇中心小学江苏徐州221000

叶澜教授指出,教学并非“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他告诉我们,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教学环节推进的过程中始终充满着变数,并非按着教师的课前预设顺利前行。

一、做好对学生需求的关注,让生成资源服务于数学教学

一堂数学的成功与否跟教师的课前预设是分不开的,倘若一堂课按部就班地依照预设的路径机械地推进,那么,这样的课堂又造成了灵动与活力的缺失。因此,教师要树立生成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不是仅仅关注教案的推进。教师要将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牢牢把握,将生成资源为我所用,适时调整之前的预设,让学生目前的需求成为教学的引领。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笔者先前预设的教学步骤是由两位数乘两位数迁移运用到三位数乘两位数,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来探究计算方法,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进一步加深理解。可是,正当笔者将要进入下一步骤时,一位学生举起了小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认为三位数乘三位数或者多位数相乘,方法也应当是这样的。请问老师我的想法对吗?”笔者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体现了学生思维发展的主动需求。笔者表扬了这位善于思考的同学并将该生所提出的问题抛给了所有学生:“是呀,这是一个值得所有同学思考的问题,感谢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探究发现的机会。我们能否通过自己的尝试来验证他的猜想呢?”于是,学生开始尝试运用竖式计算三位乘三位数、三位数乘四位数。通过尝试他们惊喜地发现算理完全一样,方法是相通的,都可以转化为多位乘一位数的乘法;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步计算结果的书写必须找准它的位置。

上述教学活动中,笔者根据学生此时此刻的需求,适时改变了课前的预设,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尝试、发现的时空,让生成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通过一番探究满足了学生的需求,使之体验到了探究的快乐。

二、做好对学生学情的关注,让生成资源服务于数学教学

学情,顾名思义就是学生的学习情况、状况,它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方法、过程、成果等。课堂教学不是教师在一意孤行地上演着“教案剧”,而要时刻将关注的目光投放到学情上,关注学生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及非智力因素对当前学情的影响,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并且努力追求“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艺术。

比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内容,笔者带领学生复习圆柱体积的知识,再让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跟圆柱体积是否存在什么关系,进而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任务刚布置下去,学生就纷纷举手说自己已经知道了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并且有的学生还说出了计算公式。这就是当前的学情,面对这一学情,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应该如何推进呢?笔者分析着、思忖着,马上意识到此时的学生多数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还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认识吧。笔者将“是不是所有的圆锥的体积都等于跟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这个结论正确与否,咱们还是借助实验来验证一下吧!”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学生对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获取了深刻的理解,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培养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与热情。

三、做好对课堂争议的关注,让生成资源服务于数学教学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对话与交往的过程。课堂,是允许学生争议与辩论的地方;没有争议与辩论,课堂学习将如同一潭死水,缺少生机与活力。这是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这一差异往往导致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当然争议与辩论有时也在所难免。而学生的争议与辩论恰好是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体现出思维的求异性,而此时教师若能关注学生争议与辩论,则能够让生成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

比如,对于“连乘”这个内容,笔者设计了序列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其中有一道是“算一算:14×6×5=。”结果出现两种算法,第一种是14×6×5=84×5=420;第二种是14×6×5=14×(6×5)=14第一种是14×30=420;对第二种算法有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宋算结果是对的,但运算顺序不对。于是,生生之间产生了争论。此时,笔者意识到这次争论是一个对学生初步渗透运算定律知识的好时机,就立刻让学生想办法证明第二种算法也是正确的。学生的兴趣与争胜心被激发,他们分别运用了举例法(列举了不同的数字)、调换法(调换数字的顺序)等方法进行验证,最后惊喜地发现两种算法结果完全一样。

上述教学活动中,假如笔者当时告诉学生第二种算法也是正确的,以后还要学习这方面的内容,那么学生就失去了一次自主探究与发展的大好时机;而此时组织学生进行初步的探索,将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四、做好对错误答案的关注,让生成资源服务于数学教学

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不出错的课堂是不真实的课堂。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由错误走向正确、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肤浅走向深刻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与经历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是刻骨铭心的。因此,课堂上教师要珍视与善待学生的错误,做好对错误资源的关注与运用,使之服务于课堂教学。错误,往往暴露了学生真实的思维,学生出错时教师不能担心错误会影响教学环节的推进,或对学生的错误予以简单、粗暴的批评,而要耐心地引导学生用心思考错在哪里,找出错误的根源所在,让学生产生“原来如此”的感觉,逐步引领学生进入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境界。

总之,有效的真实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生成,教师要善于摆脱预设的束缚,随时关注生成资源的出现,并为教学所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自己的教学步入一方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