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 3

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刘亚卓1,王晓云1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论述了创新的意义与作用,通过对创新实质和创新思维特点的分析与阐述,结合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提出了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创新;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当今世界,人类的创新已成为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时尚、一种行为方式,它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3]。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创新精神,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创新的意义与作用

(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题

知识经济是指直接依靠知识和信息进行生产、分配和使用的经济。知识经济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经济发展可持续化;二是资产投入无形化;三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在这种新型的经济形式中,生产要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知识,而不是资本或劳力。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就是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一切发展的先导,是衡量发展水平的根本指标,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的前提条件。

(二)创新是各行业发展和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中华民族要强盛起来必须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尤其是民族的创新能力。江泽民曾经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紧迫性。他在一次接见两院院士时说:“迎接未来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事实越来越证明我们的劳动者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能力增强的一个主要因素”;“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到关系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江泽民同志的论述向我们道出了一个真理:知识经济时代,如果离开了创新,民族和国家的经济发展将失去动力之源;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创新。

(三)创新是世界教育训练的主流

在创新的大潮中,各国首先对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日本提出:“面对21世纪,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就是创新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法国政府在关于教育目标的文件中提出:“要使受教育者最大的发挥本身的潜在能力并创造出来。”韩国出台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方案》,提出要“减少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面对诸多国家各行业的创新思维的浪潮,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该报告着重地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由此可见,以开发人的创新能力为首要目标的创新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主流。

二、创新的实质与思维创新的特点

(一)创新的实质

创新作为一种能力,具有敏锐性、变通性和原则性的特性。创新能力的发展依托于个性的充分发展。个性即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核心是主体性与创造性。创新作为一种人格特征的表现是:具有开放性和好奇心,挑战性和自信心,不满已有结论,不相信惟一正确的解释,不迷信权威的独裁,不屈服于任何外在的压力而放弃自己的主张。创新作为一种精神则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态度、创新情感、创新意志等。

(二)思维创新的特点

思维创新作为创新的源泉,为人类提供了思维观点、科学知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行动计划和未来预见等,因而是实现与提高人的活动、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实践目的的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思维创新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

第一,观念的生产,是主体从观念上把握客体,以观念形式再现和构建客体,以达到满足人的精神生产之需要的目的。

第二,思维创新是特殊的创造性生产。一般地说,人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创造性,然而对于思维创新来说,创新则是它的本质特征。思维创新必须是在消化、吸收、借鉴前人成果的过程中,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创新,而非照抄照搬,完全重复。

第三,思维创新具有社会共享性。与物质产品不同,精神产品不因共享而使个体分享的价值减少,反而带来个体分享价值的增加。

第四,思维创新活动具有自身相对独立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不完全受物质生产规律的支配,思维创新水平经常会出现高于或低于物质生产水平的状况。

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创新是继承的目的和发展。否定继承,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创新,则就没有科学的发展。

(一)继承是对以往科学知识积累的接受和保留

科学的发展都是从已经获得的科学水平出发的,它每前进一步都要以前一步为基础,也就是说,它必须继承前人和同时代人积累起来的科学成果。学习和运用前人和同时代人科学成果是继承的一般形式。继承是对以往科学知识积累的接受和保留,继承性表明科学的发展与以往科学成就相互连续的特性。科学的继承主要包括科学成就的继承和科学问题的继承两方面。前者主要包括科学理论和科学实验所取得的成果的继承;后者主要包括在理论层次上和实验层次上以及实验和理论相互矛盾所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疑难问题的继承。科学的发展必须以前人的成就为基础,也就是说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离开了前人所奠定的基础,就不可能有科学的发展和创新,但科学的继承并不是消极的前后相继和兼容并蓄,而是充满着批判的、革命的精神。批判地继承就是辨证的扬弃,科学继承的目的在于发展和创新。

(二)创新是科学的变革和新发展

继承可以使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延续、扩大和加深,但不能使科学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突破、创新,才能使科学出现新的飞跃。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根本目的,对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科学创新主要表现在理论和实验两个层次上。从理论层次上看,创新主要表现为:(1)科学理论的创新。在扬弃错误理论的基础上创立新的理论。(2)科学理论的拓广。包括在功能上的拓广和在范围上的拓广,前者是以较全面的理论代替较片面的理论,如波粒二象性就是对光的波动性和光的微粒说的辨证否定;后者是以普遍的理论代替局部的理论,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把经典力学作为一种特殊情形包括在自己的理论体系中,大大拓展了理论体系。(3)科学理论的完善。包括在内容上的综合和在形式上的精确。从实验层次上看,创新主要表现为:(1)实验仪器的更新。现代科学的发展和创新越来越依赖精密的实验设备。(2)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方法的改进与提高对于科学实验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具有决定性作用。

四、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思维的方法

创新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五种:

1.垂直思维法

垂直思维法,又称直接思维法和逻辑思维法。即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路线,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对问题进行一定范围的纵深挖掘的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优点是比较稳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思维方向,在数理化等因果关系非常清楚的自然科学中最为常见。

2.水平思维法

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一个问题有多种可能的答案,评估这些答案难以用对错来下结论。这时就要采用水平思维方法,即打破思维定势,通过转换思维角度和方向来重新构建新概念的思维方法。垂直思维法是因果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水平思维法是有很多可能性的、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3.发现式思维

马斯洛认为:创新思维的本质方面是一种特殊的洞察力。显然这里的洞察力指的就是发现。如果创新也可以按品位的高低划分,那么发现的创新无疑是高品位的,因为这是创新思维的本质。

4.理解式思维

通俗地说,所谓理解的创新是指一种自发的、摆脱了陈规和陋习的自由思维。理解的创新是出生时就赋给每个人的潜能,在儿童时代表现尤为突出,几乎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在受到鼓舞时,对于某个问题的见解或许会令你吃惊。

5.操作式思维

这是创新思维的最终体现。即儿童思维的创新最终必须在操作中加以表现。一般而言,表现出创新思维的儿童,他们的行为更敏捷自然。

上述创新思维的几个层面是统一的。

(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就是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应答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人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人们的求知欲,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人们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会自然涌现,他取决于一定的情境。教学情境不外乎两种:注入式和启发式。前者是使学生所进行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被动地学;后者则是创设问题的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探索过程。因此,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需要能够进行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教师[2]。这样的教师或许对本学科的前沿发展的一些细节掌握的不够深刻,但对于本学科的总体应有所把握,对一些重要概念、理论、方法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特别是其思想方法和创新之处能够了如指掌,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去启发学生,达到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2.培养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是测定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3.发展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发明创造的先导,也是百思不解后突然诞生的硕果,在创造发明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展直觉思维首先要引导人们大胆实践,勇于实践。因为直觉思维不仅必须以社会和个人的无数次实践为基础,而且直觉思维本身也是实践的产物。其次,必须认真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体系,这是发展直觉思维的根本。因为直觉思维总是以熟悉有关知识及其结构为依据的。第三,要鼓励人们对问题进行推测和猜想,对科学问题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培养良好的直觉“习惯”。

4.培养创造人格

在研究创造性时,学者们普遍发现,创造性不仅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而且受个性的巨大影响。比如,独立性、冲动性、幻想性、自制性、有恒性等都是创造性人才的共同人格倾向。同时研究还表明,凡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人,在其早年的家庭经验中,就有充分的独立与自由,有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机会,而那些行为循规蹈矩、避免越轨、避免尝试的人容易接受权威性的主张,往往不会有创新性的表现。因此,创造人格的培养必须在生活早期就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孙多金.创新思维的开发[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7

[2]史宁中.培养能够进行素质教育的教师[N].中国青年报,2000-10-23(A5)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人民出版社出版,2002年11月8日

[4]陈存根,胡致本.采取有利措施提高教育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1,(15、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