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灸护理方法

/ 2

浅谈针灸护理方法

陈春杰段君

陈春杰段君(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150001)

【中图分类号】R2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06-02

【关键词】针刺法灸法护理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针灸技术及临床治疗等部分。针灸疗法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显著、应用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

1针刺法护理

1.1毫针法护理毫针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针具,可刺全身之腧穴,故又称之为“三百六十穴之针”。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等多种病症,尤其对各种痛证疗效显著。操作前检查物品是否备齐,对针具做仔细检查,有硬弯、锈蚀、带钩等不符合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并再一次核对医嘱。针刺前评估患者的机体情况、精神状态,以下情况禁止针刺。患者疲乏、饥饿或精神高度紧张。皮肤有感染、瘢痕或肿痛的部位。高度水肿及有出血倾向患者。小儿囟门未闭时,头顶腧穴不宜针刺。孕妇的下腹、腰骶部及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通经活络的腧穴,禁止施针。要及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说明针刺过程的感受和注意要点,以消除其紧张恐惧情绪,同时取得患者的配合。根据病情,协助患者选择合适体位,既使患者感觉舒适,又便于操作。并应注意防寒保暖,必要时用屏风遮挡[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取穴准确,正确运用进针方法,掌握好进针角度和深度,勿将针身全部刺入,应留针身1/4,以防折针。锁骨上窝、胸胁、背部的腧穴,不宜直刺、深刺,以免伤及内脏或引发气胸的发生。年老体弱的患者,针刺时尽量选择卧位,手法宜轻。针刺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情,随时询问患者感觉,若患者出现晕针等反应时,应立即停止针刺,并通知医生行紧急处理。起针后要核对针刺腧穴及针数,以免针遗留在患者身上。并要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并做好记录。使用过的针具,应灭菌消毒后再进行检查和修理,然后再次消毒灭菌备用。局部肿胀疼痛较剧,青紫面积大,且影响活动功能时,可先冷敷止血后,再做热敷;也可在局部轻轻揉按,以促进淤血消散吸收。刺伤腹腔内小血管引起腹痛者,一般休息数天即可痊愈,但应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若误伤大血管引起严重出血导致的休克,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滞针对惧针者,应先与其进行交谈,以分散注意力,或在滞针腧穴附近,进行循按轻弹针柄,或在附近再刺1~2针,以宣散气血,缓解痉挛,待肌肉松弛后再起针。因单向捻针而致者,可向相反方向将针捻回,并用刮柄、弹柄法,使缠绕的肌纤维回解,即可消除滞针。切忌强行拔针。

1.2耳针法与护理针前须检查仪器性能,导线接触是否良好。调节电流时,不可突然增强,谨防引起肌肉强烈收缩,发生晕针、弯针、折针等情况。电针仪最大输出电压在40V以上者,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1mA以内,防止发生触电事故[2]。一组电针的两个穴位,应在同一侧,以避免电流通过心脏。孕妇、心脏病患者应慎用电针。安装起搏器者绝对禁用。醉酒、饥饿、过饱、过劳者不宜使用电针。在接近延髓、脊髓部位使用电针时,电流输出量宜小,以免发生意外。

2灸法护理

2.1艾条灸护理施灸前必须再次核对医嘱,并向患者做好解释,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评估患者的体质及艾灸处皮肤情况,有无禁忌证。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即按顺序先灸头项、胸背,后灸腰腹部及四肢。施灸过程中应及时将艾灰弹人弯盘或小口瓶内,防止烧伤皮肤或烧坏衣物。施灸过程中要随时询问患者局部皮肤有无灼热感,以便及时调整距离和时间,谨防烧伤。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正常现象,如水疱较大,应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如灸后出现小水疱,不需处理,可自行吸收[3]。施灸后,未用完的艾条,应插入火筒或小口瓶中灭火,以防复燃。整理用物,并进行记录。

2.2艾炷灸护理使用艾炷大小、壮数多少或艾条熏烤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和施灸部位而决定。艾炷一般为3~5壮或5~7壮,艾条一般为10~15分钟。艾炷灸后,局部若有轻度烫伤,无须处理。直接灸在灸疮化脓期问,防止感染。每天换药时,去除脓液,以消毒敷料保护灸疮或贴清水膏药,约3~4周即可自然愈合。

2.3温针灸与护理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可提高针刺的疗效。施灸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有无出现针刺意外。采用温针灸时,针柄上的艾绒团必须捻紧,艾绒或艾条燃烧完后应立即清除灰烬,防止艾灰脱落烫伤患者皮肤或烧坏衣物。施灸完毕,除去艾灰,起出毫针,用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并应核对针数,以防遗漏。操作完毕,协助患者穿衣,安排舒适体位,酌情开窗通风。整理物品,进行记录。

参考文献

[1]方幼安.针灸有效病症.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0,124.

[2]刘公望.现代针灸全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453.

[3]刘启庭.实用中医护理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