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浅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浅谈

王立勇

1、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应用现状

首先,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是有很大成效的。科技的发展为农业生物技术的推广应用注人了新的活力,推动了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我国地域面积辽阔,农业种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家对“三农”建设支持力度的加大,生物技术有了更大范围的推广实施。目前,我国的粮食产量逐渐增加,种植品种不断优化,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质的飞跃,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次,我国的生物技术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国的生物技术起步比较晚,虽然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兴起的短时间内就已经取得了十分不错的成就,而且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运用与作用

农业种植中的生物技术就是转基因技术,就是在生物体外对DNA分子进行人工剪切与拼接,对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再导入生物体内的基因得以表达。其核心技术就是提取目的基因,是将供体生物的细胞内提取出来,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其中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对多细胞生物的检测,就是将每个受体细胞单独培养并诱导发育成完整个体,检测个体是否摄入目的基因,摄入的基因是否已表达。进而再淘汰无变化的个体,保留有相应变化的个体来进一步培养。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会使得农作物的品种得到改良,现在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其应用也不断呈现广泛的趋势。我们知道转基因植物的种植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耕地面积的大部分都在采用转基因技术种植技术。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转基因技术是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对农业种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可将一种作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的作物品种当中,使得农作物产量与质量得到提高。除此外还有杂交育种技术的应用,其所为杂交育种技术就是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使其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会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下一代。这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物种植技术,其操作方式比较简单,且这种技术的推广时间比较早,我们对杂交技术的应用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生物技术的应用都使得农业种植的难度降低。农业种植现代化过程中,怎样把高新技术同传统农业技术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任务,特别是在我们有限的耕地与人口不断增长的条件下,离开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生产出足够的农产品来维持中国人口的温饱。生物技术就是一项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领先技术,是被有关专家称为农业史上的第三次革命。生物技术可广泛用于种养业、林业与环境治理,维护人们的身体保健。它具有增产、除病等作用,是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不可缺少的新技术。通过生物技术在农业上的的综合使用,可以全面改善农作物生态环境以及农作物对各类营养成分的吸收能力,还有农作物自身对各种病害的抗病性能力,杀灭或抑制各种病害的滋生,降低或清除土壤环境中各类化学药物残留。

3、农业种植中应用生物技术介绍

3.1转基因技术应用转基因技术可使作物的一些遗传特质发生变化,染色体工程、遗传物质转移、细胞重组、原生质体融合是该实施技术的主要方式,人们通过转基因,可获得很多优良品种,如有较强抗涝、抗旱、抗虫和抗病等能力的作物,如国抗19号抗虫棉品种的培育就应用了转基因技术。以往的作物在生长中受环境影响较大,若发生虫害、病害,会导致产量下降,若使用转基因,会提高作物的存活率,有利于实现增产,现在,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广泛地应用转基因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2杂交育种技术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普遍应用杂交育种技术,种植杂交作物已经成为了农村农业生产的常态,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杂交育种的好处在于可充分、有效地利用土地,最大化地增加产量及提高农产品品质。这种技术类似于转基因,但育种更为便捷,因此,广大农民比较容易接受杂交作物。另外,杂交作物具有良好的生长质量和较高的产量,且已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其在农业生产中有着较高地位。

3.3组织培养技术在无菌条件下,利用细胞全能性,以一定方式培养农作物的组织,并令其生长为完整植物的技术,这就是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具有保证作物的良好发育及加快作物繁殖的突出特点。另外,因采取的是无菌培养,所以可使作物免受病虫害威胁。在组织培养中,须注意:一是在严格控制空气湿度、光照状况及周围温度下培养植物,另外,为使环境优良,应保证有渗透压、pH值合适的培养基;二是科学处理褐变,在接种操作后,会有褐变现象在外植物体的外表出现,使表面变成褐色。在细胞代谢时因多酚氧化酶的激活,很多醌类物的产生”是褐变的主要原因,其他酶的活性会因产生多量醌类物而降低,于是,组织培养过程也受到了妨碍。因此,若出现褐变,工作人员应当迅速进行处理和控制。若在新疆农业生产中应用组织培养,可使作物有更高的抗害能力,并保证不污染农产品,提高其品质。

3.4生物农药技术的运用生物农药技术是生物技术是农业种植领域中的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利用生物新陈代谢的产物进行对病虫害的防治。传统的农药喷洒,一般都是通过化学农业的大规模喷洒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虽然能够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却容易影响农产品的生产质量,同时也容易造成环境的污染。而生物农药技术,运用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作为农业,这种新型农药的化学成分少,因此对农作物和环境的影响也非常小。因此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生物农业技术。

总结:生物技术已经在农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有效地改善我国目前的农业现状,提高了农作物抵抗能力,提高农业产量,积极推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双.浅议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与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1(10).

[2]桑彦军.浅析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的推广及其作用[J].甘肃农业,2014(15).

[3]张平平,刘大为.探讨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推广和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