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舒适护理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范艳丽

范艳丽

(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500)

【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舒适护理)各36例,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护理舒适、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护理舒适度(91.7%)高于对照组(69.4%),护理满意率(97.2%)高于对照组(80.6%);患者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低,依从性评分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应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舒适程度,减轻不良心理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舒适护理;透析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177-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20%~40%之间,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处理,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威胁生命安全[1]。临床治疗一般采用透析方案,与此同时护理措施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分析,探讨了舒适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纳入时间段为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在对照组中,男性20例(55.6%),女性16例(44.4%);年龄处于28~70岁阶段内,平均(48.6±1.7)岁。在试验组中,男性18例(50.0%),女性18例(50.0%);年龄处于30~73岁阶段内,平均(49.5±2.2)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以比较(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依据《肾脏病学》[2],患者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后确诊,均为首次发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2)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患者,终末期肾病患者,合并心肝脑功能病变患者。

1.3护理方法

1.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是定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指标,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出现低血糖反应及时补充葡萄糖。向患者和家属开展健康宣教,讲解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后效果等,增强疾病认知、加强自我保健。还要做好饮食指导,注重营养均衡性,在改善营养不良的同时,不会造成血糖升高。

1.3.2试验组采用舒适护理,具体如下:(1)环境舒适。病房内保持安静整洁,调整适宜的温湿度,选择有护栏的病床。床单被褥要每日更换,使用循环风消毒、紫外线照射杀菌,减少空气中病原菌的数量。控制光线强烈度,不会打扰患者的行动和睡眠,同时为患者家属设立休息室。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喜好等进行交流,为患者提供舒适愉悦的住院环境。(2)心理舒适。一方面,患者对疾病和临床治疗不了解,要求护理人员和患者积极沟通,采用宣传手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病情,做好治疗准备。另一方面,由于病程长、治疗费用高,患者容易形成焦虑、绝望等负面情绪,要求护理人员实施心理疏导,让患者正确看待疾病;获得家属支持,对患者进行安慰和鼓励,提高治疗信心。(3)治疗舒适。透析治疗中,护理人员要表现出积极热情的态度,排班采用老中青搭配方式,不断提高操作技术,穿刺时做到一次成功,以减轻患者的痛苦。透析时加强巡视,观察患者的体征变化,积极防治低血糖、低血压等并发症。另外,做好穿刺部位的皮肤护理,确保针头和导管连接紧密,保持管道畅通。透析治疗后,要求患者静卧5分钟后再起床,确保动作缓慢,避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松开压脉带后,观察有没有出血现象,尽量不要在内瘘侧抽血、输液。透析完成后24小时,使用温水对穿刺部位进行湿敷,并在早、晚关注血管的震颤音。

1.4观察项目和指标

(1)评估患者的护理舒适和满意程度,其中后者从健康教育、医患沟通、技能水平、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评定。(2)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依从性情况[3],分别采用SAS量表、SDS量表测定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分值越高代表越严重;依从性评分以满分10分计,分值越高代表依从性越好。

1.5统计学方法

分析软件采用SPSS18.0版本,文中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舒适和满意程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护理舒适度(91.7%)高于对照组(69.4%),护理满意率(97.2%)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两组在护理舒适度、满意率上的比较(n,%)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合并症之一,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包括代谢异常、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遗传因素等。患者多存在复杂的代谢紊乱,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就目前而言,血液透析治疗在临床上较为普遍,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但同时护理配合措施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影响到患者的预后。

舒适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伴随着医疗理念的转变而出现的,指的是通过实施干预措施,使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等各个层面均达到舒适状态,或者尽量减少不舒适程度[4]。糖尿病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的特点,临床治疗难度大,实施舒适护理能够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文中舒适护理分别从环境舒适、心理舒适、治疗舒适三个方面开展护理服务工作,其中环境舒适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良的治疗环境,是接受临床治疗和护理的基础。心理舒适的重点在于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从而做好充分的身心准备,并且对存在负面情绪的患者进行积极干预,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的影响,提高治疗信心。治疗舒适主要是针对于透析治疗,分为治疗中、治疗后两个阶段,旨在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减少不良反应、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质量[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36例试验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满意率达到91.7%、97.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80.6%,和陈洁等人的研究数据相近[6]。且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更低,依从性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上,舒适护理应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舒适程度,减轻不良心理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曾锐.护理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75-76.

[2]王海燕.肾脏病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9(13):15-18.

[3]王庆竹,黎琪.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758-1759.

[4]刘荣.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91-1693.

[5]齐颜颜.糖尿病肾病患者实行个性化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0):28-29.

[6]陈洁,孔国美,陈萍等.舒适护理模式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4):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