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光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技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透光法在无肝素血液透析技术中的应用

朱力杨丽红

(桐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浙江嘉兴314500)

【摘要】目的:探讨一种在无肝素透析中对动静脉壶、透析器凝血情况的观察方法。方法:将136例次无肝素透析随机分成实验组(透光法)和对照组(传统法),两组均采用肝素生理盐水预充管路,实验组用透光法行按需冲管,对照组按传统法每半小时冲管一次,比较两种无肝素透析法的效果。结果:两种无肝素透析法在透析器与静脉壶的凝血情况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心率波动、血压变化、冲管液量、肌肉痉挛和低血压发生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光法能在不增加凝血风险的情况下减少无肝素透析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透光法;无肝素透析;血液透析;凝血

【中图分类号】R4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2-0379-02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是救治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维持性治疗技术[1]。透析中必须用到抗凝剂,但对于有活动性出血或高危出血倾向的患者,应用任何抗凝剂都是有危险的[2-4]。为此,临床工作者针对有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的患者采取无肝素透析法[5]。但对于心脏负荷过重、严重感染、老年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他们的血压波动较大,过大的超滤量,冲管时大量的生理盐水快速进入人体均可引起血流动力不稳,导致更多并发症发生[6-7]。我院透析中心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运用透光法,观察无肝素透析中动静脉壶和透析器的凝血情况而决定冲管时机,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对象

将取自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的136例次无肝素透析,随机分成实验组(透光法)和对照组(传统法)。我们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透析龄、血管条件、透析剂量、原发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发现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需要进行无肝素透析的患者。

排除标准:血流量不足180ml/min,具有凝血功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高于正常值。

1.2管路预冲

我院用500mL生理盐水排净透析器及管路空气,再用500mL肝素盐水(肝素含量200mg/L)以100mL/min预充管路,待肝素盐水预充结束,静止30min。在透析前再用生理盐水500mL再次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泵速200mL/min。

1.3材料与方法

两组均采用尼普洛150U透析器和宁波天一透析管路,透析机为费森尤斯4008S。对照组采用传统法冲管,即每30min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一次至透析结束,冲管液量可提前算入超滤量。实验组用透光法每30分钟观察一次静脉壶和透析器(可由两人核对执行),根据静脉壶和透析器凝血情况进行冲管。如发现静脉壶凝血速度快可缩短观察时间,如每15分钟观察一次,并根据透中的实际冲管情况增加超滤量。透析时间均设为3小时。

1.4观察内容

透析完成情况,冲管液量,患者血压、心率变化,透析器与管路凝血情况。

1.5透析器及动静脉壶凝血分级

透析器凝血分级:0级:无凝聚或数条纤维凝血;Ⅰ级: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Ⅱ级:半数以上纤维凝血;Ⅲ级:大部分纤维凝血。静脉壶凝血分级:0级:无凝血或无挂壁现象;Ⅰ级:有微小血栓或小片挂壁现象;Ⅱ级:有大片血栓或大片挂壁现象。凡达到透析器Ⅱ级或静脉壶Ⅱ级凝血均提前下机,不更换透析器或管路。

1.6研究工具

1000流明的黄光LED变焦手电筒,统计学计量工具,观察记录表格。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和χ2检验。以P<O.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8透光法原理

透光法的透光原理与X线成像原理相似,强光手电的黄光有较强的穿透性,而不同的人体组织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血凝块与流动血的密度不同),光透过这些组织时被吸收的不同就会呈现出不同亮度而显影。

2.结果

两种无肝素透析法在透析器与静脉壶的凝血情况上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两组患者在平均心率波动(t=3.554,P<0.05),平均收缩压变化(t=3.612,P<0.05),平均舒张压变化(t=4.165,P<0.05),平均冲管液量(t=18.643,P<0.05),肌肉痉挛(χ2=4.847,P<0.05),低血压至提前结束透析情况(χ2=8.5,P<0.05)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在无肝素透析中,静脉压、跨膜压的变化是反应动静脉壶及透析器是否凝血的重要指标。有研究报道体外管路发生凝血最常见的部位为透析器和动静脉壶,且静脉壶凝血是导致无肝素透析提前下机的主要原因。运用透光法能清楚的观察到无肝素透析中的动静脉壶凝血情况并结合静脉压、跨膜压的变化而决定冲管时机。但这需要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血透护士执行,且过于明亮的透析环境也是影响其观察效果的一个因素。透光法对于透明纤维透析器能观察到透析器的表层凝血情况,而对于乳白色的纤维透析器观察效果较差。

虽然如此,透光法可以在减少甚至不需要盐水冲管的情况下,随时观察无肝素透析中动静脉壶凝血情况,可以减少因超滤量过大而引起的并发症,并减轻工作量,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笑云编.血液净化关键技术[M].南京市: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4-6.

[2]朱虹,王小兵,朱小华等.11例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血液净化治疗[J].医药前沿,2013,(20):307-308.

[3]狄宏.1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9,20(3):218-218.

[4]张晓红,贾瑞春.透析患者的血样对聚凝胺交叉配血的影响[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13(3):250-251.

[5]蔡益民主编.专科护理领域培训丛书血液净化分册[M].长沙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60-61.

[6]龚德华,季大玺,.老年患者血液透析相关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0,19(1):53-54.

[7]林惠凤主编.实用血液净化护理[M].上海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8-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