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未接受疾病筛查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新生儿未接受疾病筛查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黄彬吴云秀

黄彬吴云秀(罗定市妇幼保健院广东云浮527200)

【中图分类号】R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267-02

【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提高疾病筛查率。方法调查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的399例新生儿未接受疾病筛查。调查内容包括宣传教育、新生儿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居住地、风俗习惯、交通情况、系统保健管理、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399例未接受疾病筛查中家长知识缺乏,直接拒绝疾病筛查178例(44.61%,宣传教育不到位,家长不知道疾病筛查及其重要性72例(18.04%),提前出院,电话及地址不详(失访)69例,(17.29%),新生儿疾病转院治疗21例(5.26%),采血未做好登记20例(5.02%),交通不方便17例(4.26%),没有进行系统管理及风俗习惯(未满月不出门)22例,(5.51%)。结论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学科之间的配合,重点管理随访追踪,充分利用妇幼保健网络,不断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未接受疾病筛查原因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严重危害新生儿健康的遗传代谢性疾病进行的一项检查,以便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文献报道先天性甲状腺减低症发生率为0.49‰,苯丙酮尿症为0.086‰[1]。目前,我国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减低症(CH)和苯丙酮尿症等新生儿遗传代谢病(PKU)。由于这两种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不容易被诊断,在生后三个月会逐渐出现一些异常表现。如果这时才被诊断,治疗就晚了,这将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早期发现、早期确诊、早期干预。只要做到早治疗,可以将损伤降到最低程度,大多数患病宝宝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可以达到正常同齡儿童的水平。因而新生儿疾病筛查对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家庭幸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提高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对未接受疾病筛查新生儿进行追踪随访、调查分析及召回。现将具体做法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未接受疾病筛查的399例新生儿。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出生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见表1。

表1我院2011年1月~2011年12月出生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

3干预策略

3.1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重要意义和有效措施的宣传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应从孕期开始,并做好产前产后的“一对一”的宣教,利用多渠道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和意义,扩大社会知晓率。制作科普宣传资料,发放给所有新生儿家长,针对不同人群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性健康教育和相关知识宣传教育,使他们真正了解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必要性。赢得全社会对疾病筛查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大多数父母觉得自己的宝宝很健康,不需要筛查,医务人员应做好新生儿父母的解释工作,即使是家人健康,新生儿生下来看上去也健康,但因为有些疾病不会在刚出生时就有明显病症,但可通过筛查早期发现,并且筛查对新生儿没有任何伤害和不良影响。

3.2加强学科之间协作做好记录整合产科、新生儿科、检验科、儿童保健科的力量,统一规范操作流程。填写好采血卡各个项目,对已接受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及时在登记本上做好记录及签名。以便统计。

3.3建立完整追踪档案对在我院出生的每例新生儿请家长留下有效详细的地址及电话,方便联系。对每个出院的产妇,医务人员都应检查其新生儿是否已接受疾病筛查。如未满72小时出院的,应在新生儿疾病筛查回执单上注明回院接受筛查的日期,并交代清楚。本着认真负责态度,对提前出院及其他因素尚未接受疾病筛查的新生儿作好记录,逾期未回的新生儿由专人负责及时采取电话方式通知其回院采血。教育家长改变旧习俗、旧观念、采纳新的健康行为。

3.4重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举办新生儿疾病筛查培训班,组织各医疗单位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相关法规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方案、运作流程等。做好采血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队伍素质。

新生儿疾病筛查必须依赖多部门和多学科的协作,才能使先天性甲状腺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儿童得以早期诊断和干预,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新生儿疾病筛查属控制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措施,它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及我国的人口素质[2]。因此,以实际行动消除家长的忧虑,积极配合促使新生儿疾病筛查顺利开展,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艳华,秦玉锋,赵正言.中国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低下症与苯丙酮尿症筛查22年回顾[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18.

[2]刘婉如.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以预防医疗纠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