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先行----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教师先行----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

林娜

林娜福州市博物馆福建福州350011

摘要:博物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和青少年学习活动的规划和执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先行,培养教师正确地使用博物馆是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

关键字:博物馆教育学校教育教师先行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组成更加健全的社会教育网络,是博物馆履行教育使命的需要,也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完善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博物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在博物馆资源的开发和青少年学习活动的规划和执行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先行,培养教师正确地使用博物馆是促进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

一、我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现状

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加强素质教育,对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福州市博物馆2014年底对新改陈的《闽都华章——福州历史文化陈列》观众调查报告为例,着重以第三方调查数据进行说明。调查时间分为三个时间段:工作日时间段、周末休息日时间段和节假日时间段。共发放问卷800份,现场回收720份,其中有效问卷702份。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在接受调查观众中,占比最大的年龄段为13—18岁,比例达到了51%,也就是说青少年是博物馆观众群的主体。

现阶段学校的正规教育正艰难地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存在着一系列制约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融合的现实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2011年陕西省博物馆教育功能调研报告为例,陕西省是我国声名远播的博物馆和文物大省,对于博物馆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开发也位于全国前列,参与调研的六家博物馆都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调研报告对近年来陕西博物馆在探索教育功能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也提出了面临的一系列问题。调研结果表明,青少年前往博物馆的次数有限,每学期1次占84%,每年1次占4%,每月1次占2%,显而易见一个学期去一次博物馆的学生占大多数,这对于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提升所需要的频率相差甚远。

二、让博物馆资源真正转化为教育资源

我国2015年3月新施行的《博物馆条例》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列于各功能之首,其重要性可见一斑。现在部分教师的固有观念中缺乏博物馆教育的意识以及如何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能力,博物馆充其量只能当作是春秋游的一个备选项,许多教师和学生的参观形式和去公园游玩是没有区别的。可想而知,如果连教师都无法认知到博物馆的教育价值时,许多博物馆中的教育项目必然无法发展成有益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资源。即便部分教师意识到博物馆教育与学习有其独特与不可替代之处,倘若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青少年就无法清楚的感知参观博物馆的目的和功能。不当的教学指导可能削弱原本的学习目的,使得博物馆参观失去吸引力和影响力,甚至导致学生对以后的博物馆参观缺乏兴趣,因此,培养教师正确使用博物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不仅关乎短期的科学学习,更会影响学生对博物馆的认知及未来对科学的兴趣[]。

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共同为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国外博物馆从创建伊始就把博物馆培训课程纳入博物馆教育体系。美国宾夕法尼亚博物馆最先于1908年就创办了博物馆培训课程;2001年,在美国有100多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上使用史密森尼研究院编印的博物馆教育资料,惠及数百万青少年,从学龄前幼儿至高中生都受益匪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先后出版了《希腊艺术》、《韩国艺术》、《南洋艺术》等一系列专题资料,赠予纽约市的所有公立学校;魁北克国家艺术博物馆、加拿大国家艺术博物馆为学校设置了一套详细的课程,使学校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在英国、新西兰,未来的小学教师上岗前都要接受博物馆教学的专业指导。

因此,近年来国内博物馆界也逐渐关注到教师先行对于青少年接受博物馆教育的必要性,纷纷进行了有效尝试。上海博物馆近年来格外重视做好教师研习会和教师会员的工作,除举办教研会、讲座、考察等各类活动外,与上海市教委合作举办教师利用博物馆的培训班,为基地学校教师提供文化实践和艺术体验机会,共同开展博物馆与学校教育课题研究,与相关教师合作,在博物馆展厅内开展“博物馆中的历史课”等博物馆教育项目[];2014年12月3日,故宫博物院试行首个免费主题开放日,首次免费开放群体就只针对教师,让预约参观的5708名教师受益,教师先行在有利于自己的知识储备的同时更能够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湖南省博物馆与长沙市中学历史教师联合会合作成立“长沙市中学历史教师沙龙”,招募现任历史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研究博物馆的历史文化,使博物馆资源与学校教学切实结合;2015年4月,福州市博物馆就与福州市晋安区教育局团委合作,让讲解员以团校特邀讲师的身份走进校园,为50多名中小学校辅导员进行了福州市博物馆陈列及馆藏精品等内容的培训讲座。旨在让教师先行了解博物馆的概况与内涵,从而带动更多的青少年学生走进博物馆;2015年6月,陕西省博物馆、文物局专门组织陕西校外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培训,让教师深入了解博物馆,学习博物馆文化,促进博物馆与学校教育的有机融合。

三、结束语:

在校教师对于青少年的心理与学习兴趣最了然于胸,想让博物馆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只有让教师先行才能促进两者紧密结合,发挥最佳效果。“一个教师等于一万个学生”这是国际博物馆界对于教师作用的一种形象比喻。[]可见如果博物馆能够主动迎合社会素质教育的需求、恰到好处地开展相关的提升教师利用博物馆教育资源的培训服务,让教师先行,将博物馆相关资源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此举对博物馆、学校和教师而言都是一项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顾卓敏:《以教师为桥梁利用好博物馆资源》,《青年报》2014年1月23日A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