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通气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过度通气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张春李东海苏航

张春李东海苏航(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184-02

【摘要】目的探讨过度通气综合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心理疏导;药物辅助治疗,如镇静剂、钙剂等;腹式呼吸训练:方法是患者接受20次腹式呼吸训练,每次1小时,2~3个月为1疗程。结论过度通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血氧降低,可发生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碱血症可引起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关键词】过度通气综合征过度通气状态

过度通气综合征是由于通气过度超过生理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组症候群。本征所指的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任何原因,而发作时有呼吸运动加快,产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低于5kPa),呼吸性碱中毒,并有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临床上表现各种各样症状。所有症状都可以用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来解释,症状的发生与呼吸控制系统异常、自主呼吸调节丧失了稳定性有关。

过度通气综合征即高通气综合征,它是由于呼吸调节异常导致的过度通气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侯群,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心悸、手指针刺麻木感、手指强直、口周麻木发紧和晕厥等,其特征是临床症状可以由过度通气激发试验复制出来。

我科2009年1月—2012年06月收治20例患者,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20~50岁;职业:公司职员5例,教师5例,学生8例,其他2例;既往有发作史者10例。

1.2临床特点:均有呼吸困难、呼吸快、肢体麻木、情绪紧张,伴四肢无力10例,晕厥或抽搐5例;均有情绪诱因。体征:呼吸频率35~45次/min,心率100~125次/min。10例患者行胸部X线、心电图、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其中2例行动脉血气检查,结果PH7.40~7.60,P(CO2)3.5~4.5KPa。

2讨论

2.1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诊断: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概念包括以下三个含义:第一,躯体症状;第二,可以导致过度通气的呼吸调节异常;第三,躯体症状与过度通气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躯体症状是由呼吸调节异常引起的。诊断依据有①症状、②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阳性、③排除器质性疾病。

Nijmegen问卷是目前常用的症状学诊断手段,问卷列举了高通气综合征的16项常见症状,包括胸痛、精神紧张、视物模糊、头昏、精神混乱或对周围的情况完全不加注意、呼吸深而快、气短、胸部发紧或不适、腹胀、手指麻木或针刺感、呼吸困难、手指或上肢强直、口唇周围发紧、手脚冰冷、心悸或心慌、焦虑不安。根据症状出现的频率计分:0:从来没有,1:偶而,2:有时,3:经常,4:频繁。16项症状总积分达到或超过23分作为症状学诊断标准。对于缓解期患者适宜。过度通气激发试验阳性是一个诊断工具,方法是嘱患者以60次/min的频率用力呼吸,3min后嘱其正常呼吸,立即询问患者在深快呼吸过程中的感觉和症状,如果患者的主要症状在过度通气激发试验中部分或全部得以诱发出来,则激发试验阳性,否则阴性。

很多器质性疾病可以引起过度通气状态,需认真于本文所提的过度通气综合征相鉴别。例如肺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代谢性酸中毒、肺栓塞等,都可伴随过度通气。本综合征的心血管系统的症状如胸闷、胸痛,有时候很难与心绞痛鉴别,因此这类患者经常反复在多家医院的心内科就诊,而得不到正确的诊疗,延误病情,增加患者不必要的心理上和物质上的负担,故需要认真鉴别。心绞痛常见的诱因如过度劳累、寒冷,不能有效的诱发出此类患者的胸痛症状,且对冠状动脉扩张剂反应差。过度通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血氧降低,可发生低碳酸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碱血症可引起冠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碱血症还可以使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引起组织性缺氧,加重心肌缺血缺氧。

2.2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治疗:过度通气综合征的治疗分为急性期和缓解期。对患者的治疗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心理疏导;第二:药物辅助治疗,如镇静剂、钙剂等;第三:腹式呼吸训练:方法是患者接受20次腹式呼吸训练,每次1小时,2~3个月为1疗程。急性期以第一和第二方面治疗为主,缓解期以第三方面治疗为主。

2.3饮食注意

在饮食上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说通气蔬菜,主要有菠菜、萝卜、竹笋、芹菜、藕等。忌食剌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香烟、饮酒等嗜好应戒除。

2.4本征常见于女性,具有神经官能症的表现或有诱发精神紧张的因素。

本征所指的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任何原因,而发作时有呼吸运动加快,产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低于5kPa),呼吸性碱中毒,并有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临床上表现各种各样症状。

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过度通气综合征的认识,仔细询问病史,鉴别诊断,抓住本病的特点,避免误诊,做出正确诊断是治疗该病的关键,同时加强心理指导。

参考文献

[1]邓伟吾.实用临床呼吸病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4.627,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