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在尘肺诊断中的疗效观察

赵毅

(湘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对尘肺诊断中应用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50例尘肺患者,均在本疾控中心2018年3月至2018年7进行诊断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将其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25例,采用高千伏(HKV)胸片进行诊断检查,观察组患者25例,采用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DR)进行诊断检查,对不同组别患者诊断的优片率和检出率进行比对。结果采用高千伏胸片诊断的对照组患者,其优片率和检出率明显低于数字化C线成像技术诊断的实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针对尘肺患者的诊断,应用DR胸片检测效果要好于HKV胸片检查患者,并且可以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为精准、科学的信息。

关键词:尘肺;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诊断;高千伏:观察

部分人群因为工作需要,会长期性接触粉尘,这就导致我国近几年尘肺病患者数量日益提升。而作为常见性职业病,尘肺的产生对患者机体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需要通过对尘肺的检测诊断来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依据。而针对高千伏胸片的应用,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诊断作用,但是其检查条件要求较高,并且在图像清晰度、影像灰度固定、曝光宽容度、密度分辨率、调节等方面都相对较差,无法满足实际诊断需求,无法清晰、明确体现出患者肺部的密度结构,进而对患者后续的临床治疗产生一定影响[1]。也正因此,如何进行尘肺病诊断有效性的提升,俨然成为当前我国医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基于此,为提升其图像的精准度和清晰度,针对尘肺诊断的开展可以应用数字X线成像技术,以此实现的患者尘肺的高质量诊断。

1资料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于本疾控中心2018年3月至2018年7进行诊断的尘肺患者50例,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划分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纳入25例尘肺患者,女性10例,男性15例,平均年龄(50.45±4.35)岁,患者从事职业包括矿石运输、电焊工、铸造、喷砂、锅炉工、研磨工种,其工作年限在6至30年,平均工作年限为(19.25±1.20)年;观察组纳入25例患者,女性患者9例,男性患者16例,平均年龄(50.28±4.56)岁,患者从事职业包括矿石运输、电焊工、铸造、喷砂、锅炉工、研磨工种,工作年限在5至30年之间,平均年限为(19.01±1.35)年。依据《尘肺诊断标准》,判定所有患者均患有尘肺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针对尘肺的诊断,采取HKV胸片检测,严格按照《X线诊断学》进行拍摄,并且拍摄电压为125kv,其胸片尺寸为356×356mm。需确HKV胸片拍摄质量达到《尘肺诊断标准》要求,如若拍摄效果未达到标准,需进行重新拍摄。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针对尘肺的诊断,采取DR胸片进行检测,严格按照《X线诊断学》开展拍摄,其拍摄电压控制在125kv。并且学生患者的胸片需要由3名权威医师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且判断过程中需要依据《尘肺诊断标准》来保障其诊断效果。X线摄影系统功[2~3]。依据相关标准要求,严格控制其投照条件,规定胶片尺寸为356×342mm。

1.3观察指标

对实施DR胸片检测的观察组患者与HKV胸片检测对照组患者的优片率和检出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采用x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查验,显示为(%),若P<0.05,表明本研究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不同组别优片率比较

表1不同组别优片率比对(%)

3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迅猛发展,现阶段已经针对DR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众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已经对DR胸片检查有了高度的认可。在以往我国尘肺诊断过程中,主要诊断检查方式为高千伏(HKV)检查方式,虽然可以起到诊断的效果,但是因其图像不清晰、细微结构表现不清楚、分辨率局限等缺点。并且在实际暗室操作中,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造成胶片出现漏光、污斑等现象出现,进而导致对尘肺检查的准确性和精准性产生严重的影响[4~5]。也正因此,DR检查方式逐渐受到医师的重视。针对该检测方式的应用,主要原理是利用探测器为成像介质,进行模拟信息的数字矩阵转化,最后生成具体影响。促使DR成像基础无论是在图像层次、图像清晰度、摄像速度、窗位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优势[6]。

在本研究中,实施DR胸片检查的观察组尘肺患者,无论是在优片率还是检出率方面,都明显高于实施HKV胸片检查的对照组(P<0.05),所以该研究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在具体尘肺病诊断过程中,应用DR成像技术进行尘肺病的检查,其效果和质量会更令人满意。蔡志春等人提出针对尘肺病的诊断,应用DR成像技术,在分析和检出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而Fukuhis等人表明,针对尘肺病诊断中小阴影的表型情况,DR成像技术的应用具有更大的优势。当然,受制于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还无法进行高千伏胸片检查的完全取代,可以以检查补充的方式或者是二者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尘肺病检出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针对尘肺病的诊断与检测,应用DR成像技术检测可以获取更为优质、精准的图像,并且在小阴影密集度、图像层次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而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DR成像技术的应用会愈发完善和优化,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杨荷戟,刘瑞莹,刘育灵,etal.数字化X线摄影与高仟伏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应用的比较[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0,28(6):457-459.

[2]杨立新,尹光平,杨文雨,etal.数字化X线摄影(DR)在尘肺筛查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7):44-46.

[3]张柏林,罗军,纪祥,etal.平板探测器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7):181-183.

[4]王峥,韩书进,刘瑞珍,etal.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0):16-17+19.

[5]陈钧强,蒋兆强,肖芸,etal.数字化X线摄影胸片与高仟伏胸片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一致性分析[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30(1):8-12.

[6]刘尚军,王鹤龄,翟乃云,etal.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在尘肺检查与诊断方面的应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4):56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