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层临床护士对评判性思维的运用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析基层临床护士对评判性思维的运用现状

王永莉

定西市渭源县中医院748200

摘要:本文针对基层临床护士对评判性思维的运用,从护理操作,病情观察,医嘱执行,住院患者健康教育4方面分析探究,结合基层临床实践,肯定了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基层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基层护士运用评判性性思维,才能善于思考,发现问题,不断创新,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基层护士的综合能力,适应现代临床护理发展需要[1]。

关键词:基层护士;临床;评判性思维

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境中能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分析、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2]。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评判性思维是一个“知、智、行”的过程,即有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铺垫,通过敏捷的思维,指导护理行为。现将基层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的运用现状从护理操作,病情观察,医嘱执行,住院患者健康教育4方面分析如下。

1.在护理操作中评判性思维的运用

护理操作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之一,规范化的要求是基石。基层新老护士分层明显,存在护患比失衡,工作量大的现状,缺乏规范化的培训,操作技能水平较低。护士在护理操作中,注重执行,机械地遵守制度,急于完成护理操作,习惯于运用惯性思维,而缺乏对操作流程的深入思考,主观判断。例如,脾胃虚寒患者胃脘部中药热敷法,将刚煮好的中药热敷包敷于胃脘部,温度太高,会烫伤皮肤,所以临床护士可以在胃脘部放置适宜大小的毛巾三条,再放上中药热敷包,然后在中药包上面盖一层塑料布,起到保温的作用,操作过程随时跟患者沟通,当药包温度逐渐下降时需要及时分次撤去毛巾,这样既防止烫伤皮肤,又保证最适宜的温度达到治疗目的。可见,评判性思维运用在护理操作中,既能确保患者的安全也保证了护理质量。每项操作都有规范的操作流程,有特定的临床实践意义,基层护士只有运用评判性思维,灵活掌握操作技巧,在不断的尝试和总结中才能省时省力,有效的完成护理操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2.在病情观察中评判性思维的运用

病情观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及时、准确地观察病情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运用评判性思维给予恰当的护理措施,可预防并发症和避免病情的发展变化。例如,临床最常见的发热患者,护士作为第一目击者,应立即给予物理降温,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和各项生命体征变化,半小时后复测体温,物理降温无效者通知医生遵医嘱采用药物降温。护士作为病情观察的主体,应运用评判性的思维独立自主的思考,而不是依赖于医生。再例如,我病区某患者,输液结束在上卫生间途中晕倒,患者面部皮肤潮红,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护士回顾该患者刚输完青霉素,即可判断可能发生青霉素迟发型过敏反应,立即给予吸氧,肌注0.1%盐酸肾上腺素0.5ml,肌注地塞米松5mg,建立静脉通道,通知医生。该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观察病情到位,及时采取可行有效护理措施,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最佳时间,既扩展了基层护士的思维能力,丰富了临床经验,也为患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护理,避免了医患纠纷。基层护士工作量大,面临不同的病情和症状,需要掌握重点观察内容,及时给医生反馈信息,准确处理,这要求基层护士不仅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对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需求更加迫切,只有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逐渐提高。

3.在医嘱执行中评判性思维的运用

医嘱是医疗诊治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患者施行操作和治疗的措施依据,在执行医嘱时,护士应严格遵守“三查八对一注意”的查对制度,发现问题或者有质疑,先查对清楚方可执行,例如一糖尿病患者入院第2日,医生开具持续吸氧医嘱,护士处理医嘱时发现此患者为二级护理,病情无特殊变化,无吸氧指征,及时反馈医生,确定为医嘱失误,取消持续吸氧医嘱。该护士在执行医嘱时,运用了评判性思维,熟知该患者的基本病情,主动发现问题,避免了医嘱差错。评判性思维在执行医嘱中至关重要,基层护士年轻化,知识储备不足,经验缺乏。面对医嘱执行中的各种问题,基层护士应加强反思,培养自主性,避免习惯性思维、盲目执行医嘱。通过自身努力工作,主动探索学习,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在医嘱执行中的运用水平,避免医嘱执行差错,降低医嘱执行差错率。据不完全统计,有医院医嘱差错率竟达33%[3]的报道。所以,基层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严谨处理及执行医嘱,才能提高护理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4.在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评判性思维的运用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旨在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4]。基层住院患者病种病情多样化,且受年龄、文化层次、职业等因素的影响,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不尽相同。基层护士须在健康教育中运用评判性思维因人施教,因需施教。例如对一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时,收集资料得知患者在坚持综合治疗且血糖水平、血脂、血压均控制在治疗指标内,告知患者可以适量食用自己想吃的西瓜等含糖水果,改善患者饮食的多样化,消除患者因知识缺乏引起的心理问题。运用评判性思维,避免了健康教育的教条化。这需要基层护士通过学习,掌握大量的健康教育知识,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以及在病情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给予合理的健康教育,丰富住院患者的健康知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专业的发展,要求评判性思维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具备的一种临床思维能力。基层临床护士运用评判性思维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还处于中等水平,这与基层护士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及对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认识态度息息相关。评判性思维的核心是在质疑与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的认知过程[5],这就要求基层护士要善于思考,认真思维,注重学习、培养。在实践中总结,提高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要求,有效的提高基层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月怡.运用评判性思维护理56例早产儿的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16:106-107

[2]郭少丽,林婷,林广华,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13,13(1):127-129

[3]陈晓蓉.护理一般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临床护理用药杂志,2012,5(4):124-125

[4]黄津芳.住院病人健康教育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2

[5]赵振娟,林平.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8,12(1):18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