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邵向英

邵向英(电子信息工程学校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中,相较于普通教学机构来说,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难度较高。首先,大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大部分教师仍旧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科教学中;其次,在当前的职业院校中,很多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以及敏感心理,对于教师的要求会产生较大的抵触意识,从而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职业学校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教育;教学问题;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8.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691(2019)03-0224-01

前言:在当前的职业学校教学过程中,其自身的整体模式以及整体结构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站在教育体系上来说,职业院校的教学设备以及课程规划均得到了一定的质量提升,能够为学生提供正常的教学服务。但是在德育教育方面,职业院校就显示出了一定的问题。在当前的职业教育中,很多学校仍旧会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中,对德育上产生一定的忽视态度,影响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

一、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自身素质过低

在当前的招生制度中,职业招生往往排在比较靠后的位置上,换句话说,在录取学生时,职业院校所录取的学生都是被其他高等学校所淘汰下来的。站在客观角度上来说,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较差,学习水平较低,所以对其开展德育工作通常会遇到较大的阻碍;其次,站在主观角度上来说,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都会存在较大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低人一等,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较强的极端心理,自暴自弃,使得教师无法开展教育活动[1]。

(二)社会影响过于负面

相较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说,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学生与之所产生的差距就是学习的成绩。但是在当前的社会中,大部分人却会对职业院校的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自动将其规划为没有素质、没有道德以及品行不端的一类。这种带有歧视的眼光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厌倦的心理,甚至会开始厌恶学习,抵触学习,影响自身的综合发展。

二、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相关优化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加强人文关怀教育

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不能应用学科教学的理念,组织学生背诵理论知识,或是开展卷面考试。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同时也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正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就需要对自身的教育理念进行适当的优化,以保证教育工作的稳定开展。

首先,教师们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坚实“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个体意识。相较于其他教育工作来说,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特殊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所有行为都会对学生形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教师们就要将一切的活动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根本,降低学生的抵触情绪[2]。

其次,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类活动,比如德育教育讲座,社会公益活动等等,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为他人提供服务,帮助学生了解何为“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以此推动学生正确价值观以及德育观的形成。

(二)加强法制道德的教育,优化学生班级管理

在当前的社会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青少年参与暴力事件以及血腥事件的新闻,究其根本,是因为学生自身缺乏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法治观。通过调查,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很多孩子在接受审问时都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犯下了多大的错误。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必须要注重法制道德教育的开展,并能够对班级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首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增强对班级的关注程度,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当发现学生存在德育问题时,教师应该及时地进行制止优化,防止学生形成更大的错误;其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们应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3]。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严格按照制度对学生实施管理,针对于违反制度的学生,教师有权对其进行处罚,以保证制度的威严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正确德育意识的形成;最后,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进行法制知识渗透,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法律思维,使得法律能够从根本上对其进行约束,促进学生综合德育素养的稳定发展。

(三)开展多样化德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好动心理以及好奇心理,死板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其并不使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就可以适当地进行教学拓展,将学生带出教室,带进社会,通过多种多样的时间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学生德育意识的形成[4]。

比如,在日常教学之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前往社会中的公益机构,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再比如,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德育教育相关的竞赛活动,并设计一定的奖项,以此对学生形成吸引,推动学生德育素质的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在职业院校教学的过程中,夯实学生的职业基础,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不一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中发展。在当前的社会中,一个具有高素质高道德的人才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还需要注重开展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德育意识的形成,从而推动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行为观,帮助其创建一个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韩艳,杨新宇.我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8(30):167.

[2]潘晓立.职业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3]宁文侠.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7.

[4]孙超.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7,8(0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