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以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赵海深1曹文江2王曼雅1*蔡硕1范苗苗1丁小丽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2.阿勒泰地区哈萨克医医院,新疆阿勒泰地区836500)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以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法,包括单纯针刺、电针、针刺结合推拿、针刺结合耳穴、针刺结合药物、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等疗法,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针刺;面瘫;综述

周围性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表现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全,鼻唇沟变浅,口角流涎等症状,属于中医“口僻”范畴,古代又有“口蜗僻”、“卒口僻”等名称,又俗称“吊线风”。其病因无非外感与内伤,外感于风、寒、暑、湿、火等邪气,内伤于情志、饮食等因素,可致气血两虚,痰浊血瘀。当人体正气不足之时,邪气乘虚而入,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血瘀,瘀阻面部经筋,致其失养而口眼歪斜。临床已证实,针刺治疗及其配合其他治疗方式,临床上已经取得显著效果,现将以针刺为主结合其他治疗方法,予以总结,以供临床参考。

1单纯针刺治疗

易文博[1]认为针刺具有补气血、疏经络、调虚实、平阴阳等作用,其在运用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40例中,以患侧太阳、牵正、地仓、迎香、鱼腰、下关、四白、阳白、颊车,颧髎和双侧合谷穴为主穴,根据症状进行穴位加减,皱眉不能加攒竹穴,颏唇沟歪斜则予以承浆穴,迎风流泪者加睛明穴,味觉减弱者加廉泉穴,人中沟歪斜者加水沟穴,其总有效率为98.1%。李彦橙[2]运用针刺治疗周围神经面瘫31例,其治疗前后CNS评分分别为(19.64±4.27)分和(11.13±2.78)分,总有效率为87.10%。两者均可证明针刺治疗面瘫具有显著效果。

电针治疗

伍丽[3]运用电针治疗面瘫60例,其总有效率为95%,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屈红艳等[4]认为电针可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取得最佳效果,其运用电针治疗面瘫47例,局部选穴为翳风、地仓、颊车、阳白、太阳、攒竹、迎香、四白、水沟,每次根据症状选择6个穴位;远端选穴为合谷,双侧交替,若因情绪激动引起,则选双侧太冲,针刺得气后,予以电针,以面部肌肉跳动和患者适宜为宜,30min拔针,其痊愈34例,基本痊愈10例,显效3例,总有效率为93.6%。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

何彩云[5]认为针刺可疏经祛寒、助正祛邪,推拿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加强针刺效果,其将面瘫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法,治疗组采用针推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王勤勇[6]应用毫针针刺穴位结合手、足阳明经筋推拿方法治疗蛇串疮性面瘫13例,结果,治愈11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84.62%。

针刺结合耳穴治疗

许学兵等[7]运用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6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耳压治疗,经过2个疗程,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和93.75%,治疗组效果显著。

5针刺结合药物治疗

花凌芳[8]将周围性面瘫68例作为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还可缩短病程。陆昱成[9]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针药组31例和针刺组例31例,两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针刺组在治疗过程中有3例脱落,针刺组因此为28例,穴位选择合谷(健侧),其他均选择患侧太阳、阳白、地仓透颊车、翳风。同时根据症状和分型进行加减,症状若见人中沟歪斜,则加水沟穴;若见鼻唇沟浅者,则加迎香穴;体质较弱和恢复期者,予以足三里穴;证属风寒者加以风池穴,属风热加曲池穴。针药组在针刺组的基础上加以牵正散(台湾庄松荣中药厂生产的科学中药)日3次,每日1g,温水送服。经过4个疗程后,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5.24%,针刺组总有效率位94.44%,

针药组由于针刺组。

6针刺结合穴位注射

李妍[10]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面瘫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针刺,观察组在对照租的基础上,再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结果两者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96.0%,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戴慧峰[11]运用针刺结合金路捷穴位注射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32例,其总有效率为96.88%,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针刺在治疗周围性面瘫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常常配合电针、推拿、耳穴、中药、穴位注射等等方法治疗效果更加显著,但在总结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疗效的评判标准不统一,选择穴位的各异、选择针具的不同,急性期等不同分期是否应该针刺、针刺的刺激量的大小等等,均需要我们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总结。

参考文献:

[1]易文博.针刺治疗顽固性面瘫40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2):171-171.

[2]李彦橙.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269-270.

[3]伍丽.电针治疗面瘫60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5):686-686.

[4]屈红艳,刘静.电针治疗面瘫47例[J].中医学报,2008,23(3):55-55.

[5]何彩云.针刺推拿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50例[J].中国针灸,1999(s1):50-51.

[6]王勤勇.毫针针刺结合经筋推拿治疗蛇串疮引发面瘫13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3):48-49.

[7]许学兵,许涛,陈燕.针刺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8):120-121.

[8]花凌芳.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6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7):42-43.

[9]陆昱成.针刺结合牵正散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

[10]李妍.针刺结合甲钴胺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面瘫[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6,3(17):3370-3370.

[11]戴慧峰.针刺结合金路捷穴位注射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4(11):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