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例菌阳肺结核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浓度的临床观察

/ 1

43例菌阳肺结核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浓度的临床观察

林欣

林欣(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胸科医院150056)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043-02

【关键词】菌阳肺结核可容性白细胞浓度观察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3例菌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浓度,并分析3SIL-2R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菌阳肺结核病人SIL-2R浓度治疗前526.6±77.8KU/L,明显高于治疗三个月后’346.9±92.1(P<0.01),且与对照组(307.4±112.6KU/L)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SIL-2R浓度与临床症状改善、病变吸收及痰菌阴转呈平行关系。提示测定血清SIL-2R浓度,有助于肺结核病人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的一种方法。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因其在白细胞介素-2(IL-2)介导免疫反应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国内、外免疫学领域研究的课题,尤其近年来,关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测定,已成为某些疾病辅助诊断的一种方法,因此,我们对43例菌阳肺结核病人治疗前、后血清SIL-2R进行浓度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卞: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观察组:本组入选43例菌阳肺结核均为我院住院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18~69岁,平均36岁,除外其他感染性或免疫性疾病。

1.1.2对照组:30例为健康献血员,男19例,女11例,年龄24~39岁,平均28岁。

1.2方法

1.2.1标本采集:病人在治疗前、治疗三个月后及对照组者均分别采集清晨静脉血,静置离心后分离血清待测。

1.2.2SIL-2R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定;试剂盒由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一次提供。

1.2.3痰菌及X线检查:所所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三个月后分别作痰菌及X线胸片检查。

2结果

肺结核病人血清SIL-2R的浓度

43例菌阳肺结核观察组血清SIL-2R浓度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IL-2R浓度(P<0.01)。详见表1。

表1肺结核病人血清中SIL-2R浓度(,Ku/L)

组别例数SIL-2RP值

观察组43526.6±77.8<0.01

对照组30307.4±112.6<0.01

表2治疗前、后血清SIL-2R浓度变化(,Ku/L)

组别例数SIL-2RP值

观察组43526.6±77.8<0.01

对照组43346.9±92.1<0.01

从表2显示:治疗后3个月血清SIL-2R浓度为346.9±92.1,较治疗前526.6±77.8极明显下降(P<0.01)。

3血清SIL-2R浓度的变化与病情的关系

观察组病例经过3个月抗结核治疗,病变吸收,痰菌阴转,症状改善者,SIL-2R浓度也随之下降。其中有5例痰菌仍阳性,11例病变吸收不明显,6例症状不见好转,血清中SIL-2R浓度也无显著变化,说明SIL-2R浓度与病情控制程度呈平行关系(见表3)。

表3血清SIL-2R浓度变化与病情关系

病情变化例数SIL-2R

症状消失或减轻37312.4±102

持续或加重6604±89

病变吸收或好转32307±97

不变或进展11512±113

痰菌阴性38327.8±92

仍阳性5578.5±83

4讨论

SIL'2R在体内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以甚微的含量存在于正常人的血清、尿液中,在某些感染性疾病时血清中其含量明显增高。本文菌阳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IL-2R浓度非常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经过3个月的扰结核治疗,大部分病人痰菌阴转,病变吸收,临床症状改善,血清SIL-2R浓度明显下降,与文献报道相符。由于结核菌能引起反应性淋巴细胞活化,使血清中SIL-2R浓度增高,随着结核菌的杀灭,血清SIL-2R浓度亦随之趋于正常水平。本文还观察到血清中SIL-2R浓度与病情变化相对应。因此,我们认为测定肺结核病人的血清SIL-2R浓度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一可作为评价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为病情演变提供有价值的检测手段。

参考文献

[1]谢惠安阳国太等.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1.

[2]郑梅花.菌阳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分析[J].山西预防医学杂志,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