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移民对后扶产业扶持方式的对接能力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水库移民对后扶产业扶持方式的对接能力研究

杨红梅

曲靖市师宗县移民开发局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6557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增多,水库移民的数量也在增多,水库移民需要进行安抚,对应给予优惠政策,对后扶产业进行扶持,采用怎样的扶持方式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是现阶段应该研究的重点问题,同时还要加大对后扶产业科学合理的对接,不让其出现差错,导致水库移民生活得不到保障。所以本文对水库移民后扶产业扶持方式应具备的对接能力进行研究,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水库移民;后扶产业;扶持方式;对接能力

前言

近些年国家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云南地区年降雨充沛,云南境内江河流也比较多,水流湍急,水位落差较大,非常适合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云南地区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开展是关于民生发展大计的问题,在2006年国务院就水库移民扶持工作下发了文件,至今已经实施近十年了,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首先对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方式的对接能力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简要分析了当前水库移民产业扶持工作还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如何提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方式的对接能力的对策进行了探究。

1、分析水库移民对后扶产业扶持方式的对接能力

对水库移民的相关扶持政策,对象主要是水库的移民。对水库移民开展相关扶持政策的目的是改善移民现在的生活水平和增加经济收入,减少因修建水库需要移民带来的经济损失。而对水库移民开展的后期扶持产业的扶持方式非常重要,往往好的扶持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些扶持方式主要体现在扶持产业对接能力的高低,让扶持产业和移民的工作很好的对接,有助于水库移民在较短的时间内生活恢复正常,将因水库修建需要移民造成的影响减小到最低。

1.1水库移民的知识水平

水库移民具备的产业对接能力所需知识水平的高低是对接能力的根本。水库移民知识水平涵盖的面比较广,主要有对政府及社会扶持政策的掌握理解能力、移民受教育的程度、文化水平、对扶持产业投资经营相关理念的理解能力等几个方面,还和水库所在的地域、家庭环境等因素有关。水库移民本身受教育的程度和文化水平对移民扶持相关政策的理解非常重要,这也是扶持政策选择扶持对象的标准。对于水库移民来说,受到的教育程度越高、文化水平越高,越容易接受和理解新鲜的事物,同时眼光也比较长远,具备扶持产业投资的基本标准,一般受到教育水平越低结果正好相反。当然水库移民的教育水平也不用过高,具备高中以上学历即可。

1.2水库移民对扶持资金合理应用的能力研究

水库移民对扶持产业的对接能力的关键点在移民能否对扶持资金合理利用,水库移民对资金的应用能力依据扶持资金的来源可以分为筹措资金与自有资金的应用能力。移民筹措资金的应用能力与自有资金应用能力之间有逻辑关联性,具体来说,水库移民对自有资金的应用能力越高往往对筹措资金的应用能力就越高,反之则相反。水库移民的产业扶持资金一般有两重性,不仅有扶持帮助的一些属性,而且还有借款的一些属性。扶持资金是筹措资金的一种,具有筹措资金的属性,扶持资金也是帮扶资金的一种,扶持资金也具有无偿还本金、利息的特点。目前,我国的水库移民对资金使用能力的集中表现是对资金“打捆”利用,资金“打捆”使用本质就是把资金整合到一起合理分配使用。资金“打捆”使用法适合对扶持对象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小的人群,可以把扶持资金整合到一起一次性发给需要扶持的对象。近年来,国家对农村的扶持力度加大,十分重视“三农”的资金投入,农村的移民不仅可以获得移民扶持资金还可以得到政府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资金,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移民对资金的需求。

1.3水库移民产业扶持条件介绍

水库移民产业扶持资金分配是根据移民现有生活条件来进行合理分配的,水库移民生活条件是扶持资金分配比例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扶持,增加移民群众收入,应按照“因地制宜,规模种植,优质高效”推进的原则。围绕“稳粮扩经强三产、种草养畜抓输转”的产业扶持思路,切实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拓宽移民群众致富渠道。

2、对水库移民前期产业扶持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

在2006年国务院就水库移民扶持工作下发了文件,至今已经实施近十年了,整体来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把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彻底的解决,也从根本提高了移民的生活条件。但是随着移民扶持工作的深入,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就慢慢显现出来。比如项目扶持的资金量比较少,难以扩大规模,因资金紧缺项目发展受到限制,基础设施落后,水利设施损坏无钱维修,农业产业化发展明显滞后。

2.1与后扶产业扶持配套的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在2006年7月份,国家针对水库移民扶持问题下发了文件,主要用来解决广大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移民直接补助资金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项目扶持资金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可以采取两者结合。项目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修路、修沟、通自来水、通网络、通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扶持政策不统一、扶持标准偏低,拨到当地的项目扶持资金量比较少,而且当地财政资金紧缺,没有整合的项目资金,相比较用于搞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就较少,导致移民现居地的基础设施差,用水、用电及出行等不便,给移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而且政府拨发的项目扶持资金中很少有用于产业扶持的资金,导致产业扶持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直接因缺乏资金停产,让移民的收入剧减,生活难以保障。针对以上问题,应完善移民后扶产业配套政策,加大对移民产业扶持资金的投入力度,才能打破制约移民发展的瓶颈,使移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2.2水库移民对后扶产业扶持的对接能力较低

水库移民对后扶产业扶持的对接能力较低主要表现在产业扶持的前期,很多移民因为自身的文化水平较低,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同时对于政府下发的相关扶持政策理解不到位,或者根本不关心,造成很多移民难以接受水库移民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水库移民普遍存在经济收入低的现象,移民中打工经济收入在年总收入中的比例在逐年增加,但是移民经济收入中农业收入还是占主导地位。所以广大移民的自身素质和传统小农意识是制约移民产业扶持发展的主要原因。

3、提高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方式的对接能力的具体对策

3.1补充完善后扶产业扶持相配套的政策

对于移民的扶持工作来说产业扶持才是长久之计,上文中提到对移民直接的补偿金额太少,很难起到大的作用,只有靠后扶产业的发展,带动移民增加自己的年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对移民的扶持政策的制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要到人民群众当中调研,尽量制定出人民满意、科学合理、低风险健全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当地政府财政要加大移民产业扶持的资金投入力度,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产业扶持对于同一扶持对象并不是资金的一次投入,对于不同扶持项目亦不是资金的一次投入,而是循环的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可持续的资金投入。

3.2增强水库移民的自身能力建设

水库移民要提高知识和文化水平、不断加强学习,特别是关于水库移民扶持政策的学习,利用广播、媒体和网络了解熟悉熟知各种惠民政策,多开展移民扶持政策的培训和讲座,一方面通过熟悉和理解移民扶持政策的内涵为自身发展提供政策保障,为政策的落实以及相关行政机关的执法程序进行监督,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通过知识水平的提高,能够积极参与经营符合优惠政策的各种实业,为移民自身转变为准扶持对象做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黄洪坤,赖欢,于婧,张春美.水库移民对后期扶持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南昌市调研数据[J].新疆农垦经济,2015,02:1-6.

[2]吴高键,屈维意,彭文桢,王洪亮.广东省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后期扶持模式探究[J].水利经济,2014,02:65-69+78.

[3]王洁,黄华.对我国水库后靠移民参与库区旅游业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36:22451-22453+22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