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咨询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综合医院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咨询方法研究

段爱明

湖北省黄冈市第二人民医院438000

摘要:综合医院中常会有精神心理障碍患者前来就诊,这些患者多以身体不适为由多次就医而不是寻求心理帮助。对此,综合医院中的医生应尽快掌握心理咨询的方法,以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进行及时引导,使之能够更好的配合治疗。在本文中,对中医学原理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在治疗心理障碍患者上的临床应用和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

1心理咨询方法

1.1建立治疗关系

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亲切的交流和沟通,在此过程中,对患者的病史进行了解和记录,给出准确的诊断,然后给予患者具有针对性的药物治疗,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综合应用倾听、鼓励、支持、理解、同情等咨询方法,来促进医患双方的交流和良好医患关系建立,得到患者的充分信任,以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1]。

1.2认识疾病性质

从中医学“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思想出发,对人体身心一体的关系进行讲述。如有负面情绪时,食欲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过度紧张、忧虑等情绪出现时,会出现腹痛或腹泻现象,恐惧时心率加快等。这说明心理因素可对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持续的心理因素影响,可不知不觉的影响人体机能,使人体出现的一些症状逐渐固定下来[2]。同时,使患者充分明白身体上出现的一些症状恰好是自身心理问题的外在体现,这也是心身一体的具体体现。而还有一些患者身体上出现的症状可能是在其心理因素长期影响下而产生的。

1.3解释心理过程

通过患者的病史和与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过程,并对患者的心理过程进行向思维、情绪、行为三者关系的转化,然后应用简洁明了的向患者进行说明,通过实例的讲解,使患者了解到心理变化的根源在于人的思维,只有思维正确合理,才能产生相应的恰当的情感反应,而在恰当的情感反应下人们才能够做出正确积极的行为[3]。而不合理的思维必然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的情感反应,如出现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在这些负面情绪的影响下,就可能导致一些消极行为的产生。

患者在充分了解思维、情绪和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后,还需引导患者对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如在面临某一事件时,患者的第一反应,由患者对自己的想法进行描述,引导患者对自身思维的特点进行分析,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悲观的,亦或是追求完美的。与患者共同分析思维产生的根源,主要由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以及家族遗传三个方面入手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得出结论后,对结论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和判断,使患者真正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思维主要是受什么影响,并充分感受到自身思维对自身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1.4思维训练联合身体锻炼

要求患者做家庭作业,此过程中,将自身思维不合理的地方全部详细的记录下来,然后进行逆向思考,针对不合理的思维提出合理的思维,并将与不合理思维相对的想法详细记录下来,并进行认真阅读和大声朗读。同时加强身体锻炼,可选择自己喜欢运动方式进行锻炼,跑步、打球、打太极、游泳等运动均可,每次运动半个小时,每周保持3-5次的运动,可将运动后的感受和想法写下来。患者在经过几个月的咨询和思维训练后,会明显感觉到自己在遇事时会下意识的进行逆向思考,且逆向思考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自己出现不良情绪时,能够及时进行自我告诫,更好的控制自身的情绪和行为,作出更正确的判断,使自身保持更为良好的心态。

2讨论

综合医院临床医生在遇到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时,既要承担医师的责任,又要承担心理咨询师的责任。在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对最终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医师的耐心程度、对患者的接纳程度、知识面、表达能力以及性格等都会对心理咨询的最终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因此,医师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治疗时要亲和耐心,并能够给出简明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建议,赢得患者的信任,使之能够积极的配合思考和治疗;注重以全科医学理念对患者的身心状态的变化情况进行关注;若患者年龄偏大、领悟力不高、文化程度不高,且出现了较多的临床症状,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治疗时,应由“心身一体”的理论出发对患者出现的症状进行解释和说明,使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从心理层面上得到消除;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充分认识到与其做无用功,进行反复检查求证疾病,还不如从内心理解和接受身体上出现的这些症状,这样能够使自身的心理压力和心理痛苦都得到很好的减轻。若患者是具有良好领悟能力的青年人,医师在对其进行心理咨询治疗时,可引导患者对自身的成长经历进行系统、全面的回顾,将自己一直以来的内心思维和情绪体验记录下来并进行梳理,并由此帮助患者找出其自动思维模式,对患者自动思维模式中的“绝对化”、“灾难化”等负性自动思维模式进行重点分析,引导患者对自身思维的合理性进行自主判断。由家族遗传、教育、社会环境三方面入手,对患者的个性和行为进行分析,此过程中,需对患者的生活经历和创伤体验进行重点分析,使患者认识到自身个性和行为是在家庭成员、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思维决定着情绪和行为,思维的不合理必然会导致不切实际的想法的产生,进而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引起身体的不适。因此,身体不适症状的改善,必须由思维层面的入手,在充分了解自己思维模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变。当患者认识到自身的思维模式不合理时,并找到不合理之处时,就会进行自我修正,摒弃一些观念,减少负面情绪的产生,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而思维锻炼联合身体锻炼的方式,既可实现患者合理思维的正强化和固定,又能提高患者的压力耐受性,进而使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有效提高[4]。

参考文献:

[1]陈文姬,李英辉.综合医院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心理咨询方法研究(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3):1482+1485.

[2]周仲华,黄文娟,金世红,郭敬柱,陈仕银.综合医院全科医疗门诊中精神心理障碍的患病率及诊疗情况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25):2942+2945.

[3]袁书田.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精神心理障碍情况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4):3150+3151.

[4]刘华,郭静萍.综合医院心理咨询门诊76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23):5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