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础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

吴登会

(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急救部重庆400038)

【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基础护理在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12月,医院骨外科共收治股骨颈骨折92例,纳入对照组,常规基础护理管理。2017年1月—12月,医院骨外科共收治股骨颈骨折94例,纳入观察组,强化基础护理,包括优化管理、技术改进两个方面。对比护理质量、基础护理相关不良事件以及护理满意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床单元管理、体位管理、大小便护理、口腔护理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基础护理可使股骨颈骨折患者获益,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基础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277-02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5%,后遗症发生率较高,手术技术基本成熟,以置换术、内固定术为主,但不同患者的预后存在较大的差异[1]。股骨颈骨折围术期护理以康复护理、并发症护理为主,基础护理容易被忽视,影响其他护理措施的落实[2]。为此,医院2017年1月,尝试加强基础护理管理,截至2017年12月,共处理患者94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12月,医院骨外科共收治股骨颈骨折92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42例,年龄(54.4±12.5)岁。单侧80例,双侧12例。均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2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14例、营养不良与贫血13例。2017年1月—12月,医院骨外科共收治股骨颈骨折94例,纳入观察组,其中男51例、女43例,年龄(53.6±11.6)岁。单侧81例,双侧13例。均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23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或慢性支气管炎15例、营养不良与贫血11例。两组对象年龄、性别、病变部位、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单纯的股骨颈骨折;(2)临床资料完整。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除对症护理、康复护理外,也落实基础护理,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饮食管理、体位管理、床单元管理等基础护理由家属以及护士共同承担。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强化基础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基础护理的管理:①尽量集中操作,制定基础护理时间表,在晨间、午后、睡前开展相应的体位管理、床单元管理、口腔护理等工作。②按需供应,采用压疮风险量表、下肢深静脉血栓预测量表等方法评估患者的需求,结合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如高压疮风险的对象,需要更多的体位管理、床单元管理,增加翻身的频次,注意更频繁的体位微调,做好床单元的整理,减少碎屑。③认真评估患者及其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对于家属承担重要照料任务的对象,需要加强家属的指导,手把手教他,让家属掌握基本的口腔护理、体位管理等护理工作,能够初步的识别护理的风险,并进行控制,能够及时的主诉,取得护士的支持。④重视基础护理质量的反馈,护理后,问询患者感受,分析是否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下次护理时,进行改进。如体位调整时,患者出现明显的后背不适,与体位更换的频次过低有关,同时部分患者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也容易出现后背不适,需要加强指导,必要时进行肌肉的按摩、呼吸放松训练,以减轻肌张。⑤加强交班管理,交班时,将基础护理作为交班的内容,上一个班次护士需要交代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2)基础护理的质量管理:①针对口腔护理,在入院时进行1次全面的口腔护理,此后按照需求进行口腔护理,口腔刷洗采用软毛刷,普通对象采用维生素B12含漱液含漱,1日2~3次,每日漱口2~3次,若出现口腔症状,则需要检测唾液PH值选择含漱液,若<6.6则选择2%碳酸氢钠溶液,若为6.6~7.1选择凉开水,若>7.1选择硼酸漱口液。②体位管理,股骨颈关节置换术后可能会出现关节脱位,主要与体位管理不当有关,需要进行术前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完成夹持枕、床上大小便、床上直腿抬高、翻身、辅助工具夹持物体等活动,术后避免有髋关节内收、内旋动作、用力收发活动、骤然停顿加速等活动,进行体位转移时,多人合作,以维持髋部平稳状。早期使用长枕抬高患肢、足垫预防垂足垫,必要时采用约束带约束固定,使患肢外展中立位,鼓励抬臀。③大小便护理,患者术后早期严格的体位管理,可能需要床上大小便,需要加强管理,大小便后,需要用纸巾轻轻擦拭,避免有粪水残留,而后37℃~39℃PH5.5清洗液冲洗。对于高龄的对象,若有必要向会阴喷涂“洁悠神”,预防会阴、大腿内侧皮炎。

1.3观察指标

两组对象的床单元管理、体位管理、大小便护理、口腔护理护理质量评分,患者及其家属对基础护理满意率。基础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关节脱位、腰背痛、压疮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学分析,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服从正态分布,采用(Mean±SD)(x-±s)表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t检验,基础护理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基础护理满意率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础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床单元管理、体位管理、大小便护理、口腔护理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现代护理越来越重视患者整体护理的满足,而忽视了基础护理的改进。实际上对患者而言,基础护理是与他们关系最近的护理内容,也是最容易被直接感受的护理工作。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而言,因多为老年、卧床时间长,患者对基础护理的需求较强,基础护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康复护理等其他护理工作的开展,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3]。为进一步提升基础护理的质量,医院尝试加强基础护理的管理、技术改进,结果显示口腔护理、体位管理等基础护理质量明显上升,均在92分以上,与此同时基础护理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如腰背痛、口腔症状减少,这对于经口进食、早期下床活动有积极意义,利于加速患者的康复,获得患方的好评,研究中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也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

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除髋关节置换术外,还有部分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法,特别是那些病情相对较轻的年轻患者。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对基础护理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考虑到医院的护理资源非常有限,为提高护理的效率,需要重视基础护理需求的分析,特别是那些有较好自理能力、早期下床活动较早、家属自护能力较强的对象,需要以基础护理指导为主。而对于那些卧床时间较长、对体位管理等基础护理质量要求较高、自护能力较差的对象,则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护士需要承担更多的基础护理责任。基础护理本身难度并不大,但对细节要求较高,如床单元管理,需要做好床铺的平整,减少褶皱,这对于压疮预防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需要加强护士的培训,重视自我质量控制,在基础护理落实期间,进行自我评价,加强细节的管理。

4.小结

强化基础护理可使股骨颈骨折患者获益,降低相关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好评。

【参考文献】

[1]王欣.老年髋部骨折死亡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6):3929-3937.

[2]周俊锋,刘涛,李晓彬,等.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现状[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04):125-126.

[3]辛洪霞,符卓,黄芳,等.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知和实施现状的调查[J].全科护理,2013,11(30):2855-2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