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健全我国会计基础工作制度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关于健全我国会计基础工作制度的研究

刘韶文

刘韶文(郑州铁路局郑州铁路办事处河南郑州450000)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

摘要: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使会计基础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服务。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制度控制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离开这一基本环节,会计工作就无从谈起。会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它通过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从而为改进和加强经营管理服务。如果没有健全的会计基础工作,收集、处理、利用和提供会计信息就失去可靠保证,会计工作水平也就无法提高。

一、随着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实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已关心企业的会计报表,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但是我国会计基础工作还存在着很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加强管理,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使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从而使不法行为有机可乘;有章不循、执法不严,使会计控制制度失去了应有的原则性和严肃性,致使经济业务活动留下诸多隐患。然而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有些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等等。并且有关部门或领导对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不重视,未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致使会计行为无章可循。还有极少数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造成严重的后果。

(二)会计基础工作意识淡薄,财务控制失效。有的单位记账随意,手续不清,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有的甚至任意伪造、变造虚假会计凭证、账簿及报表;有的为谋取私利,偷逃税款,不择手段,弄虚作假,篡改账目或私设“小金库”等,这些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一方面原材料已购进,并且已领用,只是由于供货发票未到,不做估收物资处理,导致财务账面记录与仓库实存记录差异很大,同时变相降低库存。因此,出现未能及时入账,甚至跨期入账现象;一些单位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照、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帐薄、会计报表。

(三)填制会计记账凭证。关于填制会计记账凭证,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会计不认真审核和填制会计记账凭证,随意性很大,在没有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等等,其做法是极其错误的。一些单位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很大,没有合理的复核就登记入账,凭证后无原始凭证附件等。手续不清,差错严重,会计资料散失。

(四)记账、结账。会计人员在登记账簿时,应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它有关资料逐项登记入账;在结账时,应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和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而有的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只记余额,不记发生额,有的不按记账凭证和科目汇总表分别登记总账和明细账,以至于账账不符,这些都是会计工作不规范的体现。

登记账簿时,应将会计凭证的日期编号、业务内容摘要、金额和其它有关资料逐项登记入账;登记账簿要用蓝黑或黑色墨水书写,不得使用圆珠笔和铅笔书写;账簿记录发生错误,必须按照规定方法更正。有的单位记账和结账时用铅笔而不是按规定办理。有的单位结账不规范,会计年末根本就不结账,不能从账面上清楚地反映出全年的累计发生额。

二、加强会计基础管理工作的思路

(一)健全会计法规体系,依法进行会计监督

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执行法律的基础。新《会计法》颁布后,会计的法律环境有所改善。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例如,还没有非常有针对性出台解决会计人员两难境地的有关法律和法规。这便使得会计人员违心地做假帐,我国法律部门一方面要制定适应我国会计现实的法律,并加以严厉实施,坚决打击指示做假帐,而不仅是会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空间,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会计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加之会计业务错综复杂,会计手段灵活多样,会计人员素质千差万别。因此,加强会计监督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保证。

同时加强单位领导人的监督,单位领导人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者,也是保障各项财会制度顺利实施的组织者。他们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如何,采取措施是否得力,直接决定本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因此,单位领导人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组织并督促会计和核算人员不断加强和改善会计基础工作,从而推动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全面提高。加强会计监督管理,重要的是发挥好会计内在监管职能,发现和纠正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抵制和防止一切违犯财经法律、损害国家利益行为。会计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对策。要严格依法办事,认真落实《会计法》赋于会计人员的各项职责。既要积极“听话”,认真执行单位领导提出符合规定的合理意见;又要善于“讲话”,对不符合财会制度的指示和要求,要说服和制止,并积极提出合理的建议,为领导当好参谋,把好监督关。

(二)重视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角,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直接作用。会计人员要认清形势,认真学习并执行《规范》,使自己从事的工作符合《规范》的要求,既要有危机感,又要有责任感,无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国家企业利益出发,都应努力学习《规范》,认真执行《规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尤其对财会、税收、金融等方面出台的新政策,更要组织财会人员参加培训。对于财会人员本身来说,一是应认真学习《会计法》,掌握国家有关会计政策法规做到依法建账、算账和记账,扎扎实实地做好会计基础工作二是娴熟地掌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人员只有充分掌握会计工作的要领,才能提高会计分析和管理水平,真正发挥会计分析的重要作用,为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服务。三是应具有优良的政治品质和职业道德。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树立为国家为单位理好财,为人民为职工服务的思想,自觉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准,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三)严格执行财经法规,规范会计从业行为

应组织财会人员认真学习、贯彻、执行《会计法》等有关法规、制度,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财会人员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提高财会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法制意识;其次,不断充实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总之,通过建立健全内部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人员素质、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加强会计监督等方法,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管理水平,使会计基础工作在单位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蔚.《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与核算实务》.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年;

[2]王汉清.《当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几种表现》.《财会通讯》.2004年第一期;

[3]曾立学.《加强会计职业培训,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考》.《财会研究》.2006年第三期。